【摘 要】隨著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和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過多個教學實例分析了如何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不同類型的美術課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的過程、增強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 美術教育 輔助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4-0136-02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日新月異的社會,多媒體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多樣化的信息陪伴著我們的學習,所以現今社會的教師不僅僅需要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還應當學會把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起到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易于學生吸收、增強教學效果的作用。
我從事了十年的初中美術教學工作,這十年正是現代化技術手段飛速發展的十年。以前在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通過書本、掛圖和示范畫等有限的教學形式對學生傳遞美術知識的信息。可是現如今的學生成長在信息交流快速、網絡知識井噴的時代,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了。而將多媒體技術引入美術課堂后,多媒體技術的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能使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涉及的知識面更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教師也開始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多媒體操作技能。下面就我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談幾點體會。
一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欣賞課中的運用
傳統的美術欣賞課大致就是先讓學生自己欣賞書中的作品,談談他們的感受,然后教師再講解作品。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枯燥無趣,學生參與感差,當遇到過于抽象難懂的作品時,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難把他們帶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所以美術欣賞課上,往往會出現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單調乏味的課堂氛圍。這個時候,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就可以大大改善這種窘狀。如:在欣賞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的油畫作品《格爾尼卡》時,學生感到理解不了這種繪畫表現形式。為了引導學生讀懂畫家在表現什么,深刻體會作品的內涵,我采用了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首先利用投影儀將作品投射到大屏幕上,讓學生認真觀察,談談看法。學生大多都會回答畫面凌亂,看不懂。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資料“德國空軍轟炸西班牙的小鎮格爾尼卡的暴行”。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了解到作品產生的背景與畫家繪畫這幅作品時的心境。這樣一下就拉近了學生與作品的距離,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這幅作品畫面凌亂的原因。再來引導學生參與到作品分析中去,從而理解作品,使欣賞課的教學不再是一味地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再如:在學習秦始皇陵兵馬俑這一課時,教師一味地介紹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多么的壯觀,秦軍多么的威武,這樣只是“填鴨式”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們記下了這一知識點,可是未必能理解。我在上這節課時,先截取了電影《英雄》里的秦軍在戰場上威武無敵的視頻進行播放,然后在大屏幕上放出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俯拍圖、近景圖、兵馬俑的細節圖等,循序漸進地介紹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占地面積、兵馬俑的數量等相關知識,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方式,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知識點也更容易掌握。
二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繪畫課中的運用
在繪畫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是離不開教學演示的,演示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繪畫作品的畫法。傳統的演示方法是在黑板上用粉筆演示或者把紙貼到黑板上進行繪畫演示,這樣的演示方式,坐在前排的同學尚好,但是坐在后排的同學那就未必能看得清楚了。有些需要用到水性顏料的畫,在黑板上豎著畫,水分控制不好顏料很容易流下來,破壞畫面的美感,影響教師演示的效果。有了實物投影,教師上課時只需要把畫紙鋪到投影臺上進行繪畫演示,大屏幕上就會顯示出來。教師在平面臺上演示,要比在黑板上豎著畫方便得多,同時全班同學都能看得清晰。另外,一些費時費力的繪畫作品,在課堂上直接演示繪畫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可以選擇把制作的全過程錄制下來,直接在課堂上播放視頻。如:我在講授一版多色版畫這一課時,就采用了這樣的方法。像版畫這樣需要費時間制作的作品,教師演示的時間如果過長,既耽誤課堂時間,效果又不一定會很好。因此,我制作了一段演示的微課程視頻,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播放。演示的內容是一版多色版畫制作的全過程和方法,這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因為微課程視頻是事先錄制好的,在編輯視頻時就可以重點展示一版多色版畫的制作步驟與方法,而且把中間不必要的環節剪切掉,這樣編輯好的微課程在課堂上播放時,既能讓學生看清制作要點,又不耽誤課堂學習時間,使上課的節奏能更加的緊湊,留給學生自己制作的時間也能更充分,真正地做到了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三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手工課中的運用
手工課一直都是學生最愛的課,怎樣才能上好呢?除了實例制作圖解之外,教師的演示也必不可少。可是問題來了,小小的手工制品,一位教師在講臺上進行演示學生怎么能看得清楚呢?這個時候實物投影就又派上了用場,教師在實物投影臺上進行制作方法的演示,大屏幕上進行實時同步播放,全班的學生都可以看得清楚。除此之外,教師展示的實例制作圖解也可以采用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我在講授紙板的創想這一課時,把多個紙浮雕與紙雕塑分步制作的圖解,用Flash軟件編輯成一個個小動畫。可以把制作方法反復地、慢速地進行播放,讓學生更快、更好地學會制作方法。既提高學生對手工課的興趣度,又高效地解決了教學難點。
四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設計課中的運用
現在的初中美術教材涉獵的內容很廣泛。如:旅行團的旗幟與標志、服裝的色彩搭配等課,都是屬于工藝設計領域的課程。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嘗試把用電腦進行設計的理念引入課堂。尤其是初二的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已經學習過設計應用軟件Photoshop。因此可以讓他們結合學習過的美術知識與計算機知識,利用電腦軟件進行作品設計。雖然學生的電腦操作技術還處在很初級的入門階段,可是不要低估他們的設計,應該多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設計制作,讓他們了解到雖然美術屬于小學科,但是他們學習到的美術知識是非常實用性的。從中也能激發一部分對美術設計有興趣的同學,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
五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課堂中的趣味運用
網絡游戲一直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大因素,可是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它,認為它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把網絡游戲巧加利用,可以豐富我們的課堂,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如:我在講授服裝的色彩搭配這一課時,就利用了網絡上的“變裝小游戲”,講授服裝色彩搭配的一些要點與禁忌。還給出主題讓學生上臺利用“變裝小游戲”進行服裝搭配的嘗試。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直觀地讓他們了解到有些搭配方式為什么是不合適的。再如:我在講授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這一課時,講到平擺式的表達方式時,在大屏幕上展示了運用這種表達方式設計空間布局的網絡游戲“夢幻西游”的截圖,讓學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同時,也了解到了美術知識在他們喜愛的游戲里也是有著廣泛運用的,從而更進一步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把多媒體技術引入到美術課堂,也要科學地使用它,不能盲目地依賴多媒體教學手段。有些教師用了多媒體課件之后,連板書都很少寫,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雖然知識點在大屏幕上有展示,可是講到后面的環節就會把前面的知識點翻過去,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學生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學習習慣。因此一定要在黑板上把重要的知識點寫出來,加深學生的記憶。更不能因為有了多媒體,而放棄很多傳統的、好的教學方式。盲目地運用課件視頻演示繪畫方法、手工制作方式,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必要的教師課堂示范是不能摒棄的教學環節,也會使學生對教師的能力更加佩服,更加喜愛美術課的學習。所以必須科學地應用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應用多媒體技術于美術教學,能使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易于突破,教學知識信息量更大,有助于照顧到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速度,省時高效。因此,作為當今社會的教師,我們要大量學習新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的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多媒體操作技術。電腦多媒體的出現為美術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使我們的教學手段更多樣化,使學生們的學習更有樂趣,為教與學之間創造了許多便利的條件。但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要恰到好處,不能盲目地用,也不能毫無意義地用,要讓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發揮最大的作用,讓我們的教學取得最佳的效果。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