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較小學數學更加抽象,學生不能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情況下容易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積極探究不同形式的趣味教學法,以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幫助學生重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趣味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9-0132-01
較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在知識難度方面有所提升、對學生的抽象思維等方面的要求均較為嚴格,導致很多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這對學生的長遠學習極為不利。初中數學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并在互動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從而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來重塑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真正從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其才會主動地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而趣味教學法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初中數學教師深入探究。
一 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數學教學中更可以應用其來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探究的積極性,多媒體能將抽象、僵化的知識具體化、生活化,這種趣味性教學法的應用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對學生的長遠學習助益較大。
例如,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章節的內容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黑板上將直線與圓、圓與圓之間的關系畫出來,圖示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但利用多媒體將這種僵化的圖示法靈活化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進行教學活動前,我利用備課時間將圓與直線、圓與圓之間的關系制作成幻燈片,將直線或圓變成動態的,然后在教學中利用鼠標對直線或圓進行拖動,從而向學生靈活地展示直線與圓之間存在的相離、相切、相交,圓與圓之間存在的內含、相交、外切、內切以及相離等不同的關系,這樣通過動態化的多媒體教學學生可以很快地意識到原來直線與圓、圓與圓之間的關系是由直線與圓的距離、圓心距(d)及圓的半徑(r)等決定的。
二 采用競賽模式活躍課堂氛圍
通常情況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氛圍都是較為僵化的,教師通過板書等形式將抽象的知識表示出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興趣,致使其無法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采取較為靈活的教學方法通過活躍課堂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課堂小組競賽模式。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用題是最能直接將這種關系表現出來的,為強化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單獨選取一節課的時間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準備各種類型的應用題,讓學生分組進行競賽式復習。競賽過程中教師每次用幻燈片展示一道題并給每組學生一分鐘的時間進行探討,時間到便開始搶答,學生的回答要具體分為對應用題的分析、設x與y、列出相關二元一次方程、對二元一次方程進行運算等各個環節進行,當然如果一個小組答錯了其他小組可以再次進行搶答,這樣競賽式的課堂趣味教學法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縝密思維能力與團結合作意識,對其長遠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三 以趣味故事導入新的數學內容
課堂教學前數學教師也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述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來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適時引入所要教授的數學內容,這樣在學生充滿興趣的時候引入新的內容,學生為了弄清楚故事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便會仔細地聽講,此舉有助于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我便利用講故事的形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在古代,阿拉伯有個數學家叫花拉子密,他在立遺囑的時候正是他妻子懷著他們的第一個小孩,他在遺囑中寫道:‘如果我親愛的妻子幫我生了個兒子,我兒子將繼承三分之二的遺產,而我的妻子將得到三分之一;如果生的是女兒,那么我的妻子將繼承三分之二的遺產,而女兒則繼承三分之一’,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花拉子密就去世了,之后發生的事情更令大家困擾,因為他的妻子幫他生了對龍鳳胎,那么根據遺囑,花拉子密的妻子、兒子與女兒分別能獲得多少遺產呢?”這樣充滿趣味性的探究故事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當學生在談論后卻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時,我便開始引入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結合故事幫助學生分析方程條件“根據遺囑,其強調的是母親與孩子的遺產分割關系,而必須滿足的條件是兒子得到的遺產是母親的兩倍,而女兒得到的是母親的一半,因而可以將母親得到的遺產設為x,那么兒子得到的便是2x,而女兒得到的便是x/2,將遺產看成一個整體則可以列出x+2x+2/x=1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便可以輕易得知花拉子密的妻子、兒子和女兒分別得到其遺產的4/7、2/7、1/7”。結合故事的趣味性教學方法可以極大地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
四 總結
趣味性教學法在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有較為突出的作用,值得初中數學教師深入探究。當然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只有真正掌握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及其產生的原因,教師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探究出更適合教學實踐的趣味性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推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査虹蘭.趣味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踐行探研[J].中學教學參考,2013(34):57
[2]張靜.趣味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踐行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3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