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動作示范是指教師以具體的動作為范例,使學生了解動作形象、結構、要領和動作方法的一種教學方法。體育教學中的動作示范是最直觀有效的體育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任務有著重要的作用,規范的示范不僅可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形象,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體育教學 動作示范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9-0146-01
教師合理地運用動作示范法,能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體育教師準確理解動作示范,以及掌握正確的示范方法、提高示范的有效性等也是完成學校體育教學任務的有力保證。
一 體育教師對動作示范要提高認識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教師在課堂設計上都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作為理念,體育教學中教師都在嘗試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體育與健康課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這些理念和方法使一些體育教師有些迷茫,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及空間,許多教師大量縮減教師動作示范時間和示范次數甚至省去了教學中必要的教師動作示范環節。課改認知的偏差讓體育教師在教師動作示范認識上走入了誤區,認為自己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己正確的動作示范去教會學生一定的動作技能,而是徹底給學生自我發展的空間,教師只要在旁邊做一定的指導就行。這樣就失去了體育學科的特點,新課改在體育教學中不是不讓教師做示范,而是示范在體育教學中要把握時機。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的標準動作示范是學生非常歡迎的,同時教師動作示范是有利于運動技能形成的,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的。
二 體育教師的動作示范要準確、規范
在教學中教師的示范動作的準確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正確的動作技術、活動方法與學習興趣,往往就是在教師一次次漂亮的示范影響下才得以掌握和形成。由于學生模仿能力較強,且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逐步成熟,尤其是小學生男女性別的差異逐漸增大,加之教學中動作技術難度的變化,導致學生在教學中動作學習發生困難。特別是在教授復雜的動作時,處理不好,往往會使學生產生一種不好意思或不愿學,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礙,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這時就需要教師規范漂亮的動作示范,不僅使學生感受到動作的直觀印象,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記憶表象,經過思維對所要學習的動作進行必要的加工,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而且還會提高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課堂氣氛更融洽,學生學練動作信心增強,有利于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由于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專業基本功不扎實,還有些體育教師因歲數偏大或者傷病的緣故,在教師動作示范過程中出現示范動作不規范甚至動作不正確,這樣的動作示范就會在學生腦海中建立錯誤的動作表象,學生始終按照之前教師錯誤的動作示范去練習,從而導致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錯誤。因此,教師的每次示范都應準確、規范。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與體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與技巧。而運動的技能和技巧是十分嚴謹的,并不能靠教師介紹幾個定義、幾個概念就能理解,而且體育教學動作技術對于小學生光講不示范,學生基本上就完成不了。例如,前滾翻教學,教師講解了動作要領,并做了很好的引導鋪墊,多數教師講到團身時,會用一個球和一塊磚向前滾動,來說明團身的重要性,這時讓學生做動作完成率不會太高,學生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此時如果教師能有一個漂亮的動作示范,那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只有教師的正確示范與講解才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方法,很好地完成動作。
三 提高示范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天性是好動的,對上體育課有很大的熱情,對于教師教授的項目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地安排體育隊形,來確定用什么樣的示范。盡可能做到多方位的示范教學,避免學生觀察不清,體會不到示范所帶來的直觀感受。還應根據每一堂課所教授的內容,注意把握動作的構成和學生觀察動作的角度,選擇不同的動作示范,可采用正面示范、鏡面示范、側面示范、斜面和背面示范等。如學習廣播體操、徒手操,多采用鏡面示范與其他示范相結合的教學。當然在實際教學中,為了突出動作的高度,如在投擲項目上,前拋實心球、投壘球等可采用側面示范,這樣學生能清楚地觀看教師投擲的出手角度,有利于學生在學練中獲得較好的成績,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與興趣。教師選擇合理有效的示范動作對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提高動作技術學習效果有積極的作用,正確、規范和優美的動作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誘導性,并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提高學習技術動作的積極性。
體育教學中始終離不開教師的示范動作,教師的示范動作永遠是課堂上一種表現最直觀、最能讓學生接受的有效方法,一節課如果離開了教師的動作示范,體育教學便會顯得蒼白無力。因此,體育教師要做好長期的、堅持不懈的自我練習,保持或提高技術動作水平。同時教師要加強業務能力的鍛煉,以動作示范促講解,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