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充分重視并盡快建立起對各類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進行綠色校園評價的標準,定期對各類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進行綠色校園評價并建立退出機制,保證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教育教學安全、順利、有效地開展。同時,考慮到中國區域發展的差異,綠色校園評價的標準也應有側重,進一步完善并細化綠色校園評價的標準。
【關鍵詞】綠色校園 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C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9-0150-01
一 對中小學進行綠色校園評價的必要性
校園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2010年底相關統計數據,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1萬所,全國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為2.6億人。校園擁有大量的建筑存量,設施多樣、人口稠密、能源與資源消耗量大,是社會組成的一部分。2012年8月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編制了《綠色校園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標準》綜合考慮中國校園建筑與校園環境的特殊性,評測重點從生態效益、環境質量、校園基本功能及與社區的關聯適應性、學校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從學校的綠色課程、綠色活動、創新研究和低碳基地建設等內容,將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物質空間建設結合,制定了詳細的劃分綠色校園的等級項數要求,借鑒國際上綠色校園評價體系的經驗,針對我國的地域、經濟、社會情況,強調節能、節地、節水、節材與運行、教育推廣,試圖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校園評價指標體系。該標準初步建立綠色校園評價的體系,給出了相關的評價指標,應該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充分重視。但是,在考慮我國地域差異的基礎上,要建立起更加全面細致的綠色校園評價標準,并且不能把幼兒園及社會辦學的教育機構排除在外。
對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進行綠色校園評價,有助于學校在教育教學系統化管理的基礎上,重視校園環境的軟硬件建設,改善教育教學軟環境,使教育教學與區域發展相協調,符合區域環境建設發展要求。同時,也應該對達不到相關標準的學校予以徹底的整改直至關停。考慮到我國各地發展水平的差異,《綠色校園評價標準》應該是一個基本的參考標準。小城鎮綠色校園評價應該更加注重校園基本功能及學校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大城市綠色校園評價應該更加注重環境質量及與社區的關聯適應性、學校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二 充分重視小城鎮校園環境軟硬件的評價
近年來,中小城鎮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接連發生校園安全事故。如2013年,某學校廁所的矮墻突然倒塌,砸中三名男孩,其中一人因傷重搶救無效死亡,另兩名傷者中,一人身上多處骨折,另一人肝臟破裂。2014年,某幼兒園放學時出現房屋倒塌,事故造成3死1重傷2輕傷。類似案例不一而足,且明顯屬于環境硬件評價缺失造成的本可以避免的傷亡事故。
近年來,校園里出現的各類人身侵害事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些侵害事件有的不是普通的聚眾斗毆,侵害場面殘暴、手段或隱蔽或殘酷。侵害嫌疑人或是學生,或是社會人員,還有的甚至是老師。這類案例明顯屬于環境軟件評價缺失造成的本可以避免的侵害事件。
各類坍塌安全事件表明,在中小城鎮校園硬件環境的建設是首先要重視的。同時,中小城鎮校園的各類人身侵害事件說明學校在軟環境管理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對于此類事件,不能只是發現問題且造成嚴重后果時才對教育相關主管人員追責。校園環境安全評價是為了防患于未然。應該充分重視小城鎮校園環境軟硬件的評價,保證教育教學安全有序進行。
三 充分重視大城市校園環境的質量評價
我國區域發展的差異較大,一個《綠色校園評價的標準》難以評價不同區域的學校發展現狀。對于大城市,中小學幼兒園及社會辦學等教育機構綠色校園評價應該更加注重環境質量及與社區的關聯適應性、學校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大城市市政建設變化快,對校園環境軟硬件的評價應充分重視城市規劃帶來的影響,對由于城市規劃建設的變化導致達不到綠色校園評價標準的學校及時關停、搬遷或改建,以保證教育教學安全地進行。同時,相關標準的建立及細化應該體現出城市規劃部門的責任。
四 結論
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充分重視全面開展對中小學幼兒園及社會辦學等教育機構進行綠色校園評價的意義。在現有的《綠色校園評價的標準》基礎上,積極地進行細化和完善標準,使之成為綠色校園評價的基本指標,并定期以此為標準對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園及社會辦學等教育機構進行綠色校園評價,及時發現校園環境存在的軟硬件問題,及時整改,保證中小學幼兒園的教學安全有效、有序地開展。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