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特殊教育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對于直觀的東西更喜歡、更容易接受一些,把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育技術融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特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特殊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育技術 學習興趣 效率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9-0155-01
興趣是記憶的動力和強化劑,學生對新奇的東西都會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我們在課堂與日常生活中,要求學生記住的東西,一定要設法把它變得有趣,努力培養特殊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引起孩子的注意。經過教育實踐,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教育信息技術以其特有的技術資源,能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渠道,呈現多樣性的知識,更形象、更詳盡地描述知識形成的過程,課堂上隨機生成更多的資源。合理地利用教育技術能有效促進特殊學生的記憶。
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使學生被動接受,興趣不濃,而多媒體教學有聲、有色、有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輕松有趣。特殊教育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對于直觀的東西更喜歡、更容易接受一些。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用一個故事導入,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習的興趣也高漲起來。
在教學生記憶數字時,比較常用的是數字記憶法,就是從兩位數開始,任意說一些數字,每個數字之間保持一秒鐘的間隔,讓孩子跟著說,如能跟上,則將數字增至三位、四位……看孩子能記住哪些數字,記住幾位數字。然后按記憶水平將孩子進行分組訓練,這樣就會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這種教學方法雖有效,但卻是一種事倍功半的方法,如果我們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動畫課件,輔以色彩、音效,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我用多媒體出示一組數字動畫圖片,再配上優雅的樂曲,讓學生在模擬實踐活動中記憶數字。
培養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傳統的方法是利用學習卡片,讓學生進行看圖說話的訓練,就是把幾張不同內容的圖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會兒,然后翻過來,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圖片內容盡可能準確地敘述一遍;或者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襪是什么顏色的等等,老師煞費苦心,但效果不一定明顯。如果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以色彩鮮明、形象逼真的畫面拓展教學內容,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形象地感知圖畫內容,使其更快、更大容量、更準確、更牢固地接受知識和信息。
運用信息技術于特殊教育的課堂,這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提高特殊教育課堂效率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通過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我更加認識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特殊教育課堂將會對整個特殊教學產生影響,會給特殊教學帶來生機。
首先,運用信息技術于特殊教育教學,變抽象為直觀,易于特殊學生理解。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述來讓學生感知事物,形成能力顯然是不夠的,如果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信息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特殊教育教學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把課文中的語言符號和教師的口頭表達以鮮明的視聽形象再現,能夠極大地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知。
其次,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情感,使學生主動求知。在特殊教育教學中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會呈現出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的特征,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生字對于一年級的聾生來說,特別容易混淆,在用字時往往張冠李戴。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獲得生字學習的主動權和提高效率。看著課本上的一個個再簡單不過的字詞,面對這群無法正常交流的學生,我們以前是用盡了心力,想盡辦法來讓學生識字,但效果不夠明顯。現在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大量真實、形象、具體的資料,利用多媒體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感染力強的特點,使抽象的內容具體而生動,使課堂生動活潑,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促進學生對生字的學習理解,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讓學生在學習生字時實現生活化、詩意化,直觀地理解字意,從而識記生字。
在特殊教育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信息技術,為特殊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種新趨勢。我們應該增強現代教育教學意識,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勇于實踐,大膽探索,揚長避短,把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教育技術融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激發特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特殊教育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