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文素質作為青少年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在青少年教育中增強對人文素質的教育既是青少年實現全面發展的需求,亦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要要求,是培育面向世界的現代化人才、提升國民道德修養水平的重要舉措。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就我國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展開探究。
【關鍵詞】中職語文 語文教學 人文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9-0176-01
語文教材中多為古今中外各類優秀的文學作品,其內容上不僅有著較為完美的藝術表現形式,更蘊含著諸多積極健康的思想內容,對于處于身心發展時期的中學生有著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通過這些文學作品對學生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相較于直接的德育說教,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和理解,從而能更好地促進其健康發展。本文就以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從課堂教學、閱讀、寫作三個方面做出分析說明。
一 通過課堂教學開展人文素質教育
語文課本作為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載體,其中蘊含著大量的人文素材,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首先就應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挖掘課本中的人文精神。如在講古文《師說》時可以通過講解廖沫沙的《〈師說〉解》來對學生進行啟發,從而引出目前師生關系的現狀,讓學生懂得新時代理應建立全新的師生關系。另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充分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展現文學之美。傳統的語文教學多是一粉筆、一課本,通過教師的講述來為學生實現,使學生必須依靠自己的想象來構思文字所代表的畫面,使學生不易產生審美效果,難以體現身臨其境的愉悅。所以,教師應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感受全新的審美視野,從而在視覺與聽覺的通過作用下,獲得完整的美學感受,提升審美能力。
二 借助閱讀提升學生人文素質
1.讀人物傳記
人物傳記多是對著名人士成長、成功經歷的記述,被記述者多是經歷了無數艱難坎坷,才有所成就的。學生通過對此類書籍的閱讀,會發現主人公一路走來,披荊斬棘所依靠的就是人文精神。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名言“生命屬于人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時,他就能夠說:‘我己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這句話對所有閱讀過該書的人都產生了深深的震撼,使其感受到了其中所蘊含著的濃厚人文精神。
2.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不論是課堂中對文學作品的解讀還是學生自己課外的文學閱讀,都不應是一個人的獨語,而應通過交流表達自我,從而真正發掘文學之美。所以,中職語文教師應組織學生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組織學生就自己近期的閱讀成果展開探討,使其在自己理解和感悟的基礎上進行對話和討論,從而使其在思維火花的相互碰撞下增強自己對所讀文學作品的理解與感受,解決自己閱讀中產生的疑問,進而真正感悟作品的真諦,深化其對人文精神的領悟。
三 通過寫作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
語文寫作是對學生思想狀況及語文能力的直接反映,囊括了學生的生活積累、價值情感觀、語言運用能力等諸多方面。對語文寫作的教學就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及思想道德素質的培育,寫作教學可有效地實現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1.寫作必須真情實感
傳統的應試教育中為追求高分,語文作文的寫作上總是存在形形色色的框架,學生寫作時往往依據固有的套路,一成不變地進行寫作,很少能夠發表自己真正的見解,這使得作文的寫作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完全脫軌,寫作時學生總是表現得苦不堪言,難以下筆。因此,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陋習,讓學生寫自己所想,不局限于死板的模式板塊中,使學生文字呈現個性化,這對于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是極為有益的。
2.以自己的內心為起點
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首先是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而寫作作為學生思維與情感活動的反映,激發寫作欲望就是促使學生勤于思考。人類的思考對象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兩類,即個人的內心和外部世界,其中個人內心就是思考的起始點,只有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自我思考,增強其對自己的了解,才能真正有效地促進其思想的進步,實現其人文精神的提高。
3.以提升創新能力為契機
寫作是一項具有極高創新性的精神活動,寫作能力的培養必須與個人創新思維的培養相結合,具體而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寫作文體的開放性,作文的命題上應嘗試不同文體間的相互交叉使用,從而顯著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2)寫作立意的開放性。作文材料的選擇上,以具有多元化立意指向的材料為佳;(3)觀點的新穎性,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提出不同的新穎意見,切勿照本宣科。
四 結束語
人文素質教育作為中等職業教育中的基礎性教育,促進其教育水平的提升,是實現教學整體效果提高的有助推動力。不斷優化和探索中職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方式有著現實與歷史的雙重意義,這既是基礎教育健康發展的保障又是中職教育領地生存與發展的依戀,應引起每一位中職語文教師的關注。
參考文獻
[1]楊秋紅.中職語文教育如何體現人文素質教育[J].語文學刊,2011(20):122~123
[2]房思明.中職語文教學與人文素質教育[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21
[3]黃菊妹.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D].華中師范大學,200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