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變化,開始思考怎樣高質量地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怎樣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學校是中小學實施閑暇教育的主要機構,應合理地協調閑暇與教育的關系,讓學生的閑暇時間得到充分有價值的利用。
【關鍵詞】中小學生 閑暇 閑暇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8-0008-02
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工作時間在不斷縮短,自由時間在不斷增加。“閑暇”一詞在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人們開始思考怎樣高質量地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怎樣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一 閑暇及閑暇教育
閑暇,一般是指個體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支配自己的生活的一種心理狀態和生活方式。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人唯獨在閑暇時才有幸福可言,恰當地利用閑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礎。”①
閑暇時間的科學、合理利用,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命質量的提升在人的發展中具有決定意義。人應該從小受到良好的閑暇教育,獲得在閑暇中實現自我滿足和自我發展的知識和手段。中小學閑暇教育,就是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樹立科學的閑暇價值觀,養成有價值地利用閑暇時間的習慣,從而提高閑暇生活質量的一種教育。
二 閑暇教育的意義
閑暇教育盡管被冠之以“教育”一詞,但它卻是涉及社會、學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中小學“減負”工作,某種意義上是為中小學生贏得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給他們自由發展和創造的天地,但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并不能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中小學開展閑暇教育,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閑暇價值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1.閑暇教育的開展有利于中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早在我國古代,敬德修業和休閑游樂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就在著名的教育論著《學記》中提出。現代教育理論也認為:學生的文化學習,不但有正規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傳授知識、技能、行為習慣的課程,同時也有通過非正式方式和途徑,通過生活環境中的習俗、風尚、文化氛圍、人際交往、自發活動等進行的隱性教育,即隱性課程。②隱性課程就通常在閑暇時間進行。
在閑暇時間里,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點、興趣,自主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閑暇活動,自由地發展個人的才藝。在活動中,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和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我決斷意識和自我決斷能力,真正成為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的主人。閑暇生活不僅為中小學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繼續“學習”的機會,而且又為他們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自由廣闊的社會發展空間和途徑。
2.閑暇時間的合理利用決定著教育的成效
根據國外學者的預測,到2015年前后,人類將有50%的時間用于休閑。工作是我們必須做的,休閑是我們喜歡做的,而休閑對于快樂的生活具有勞動無法替代的價值。休閑是人生的本能需求,無法阻擋。
由于有寒暑假等假期,青年學生的閑暇時間每年至少有180天。當然,閑暇不只是一個時間范疇,更是一個活動的范疇。閑暇時間雖說是一段空閑時間,但絕不是一段空白時間。閑暇時間的科學利用直接決定著教育的成效,閑暇教育有著和學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首先,閑暇時間使學生走出課堂,從狹小的自我空間走出來,去了解社會、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其次,在閑暇教育中,學生可以更多地挖掘與發展自身的潛能,養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即在豐富活動的刺激中迸發出靈感的火花。
“玩,就是學習”,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嚴文井曾提出這樣的看法。誠然,玩還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學習。我國提出休閑文化理論的學者于光遠先生早在1983年就曾指出,玩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要素,應該玩得有文化,玩得高尚。中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游戲活動的方式,在閑暇與閑暇活動中促進個體的發展。
三 中小學生閑暇生活的現狀
在我國,閑暇教育的重要性尚未引起人們普遍的關注,大多處于自發或盲目狀態,僅限于對閑暇時間的安排,形式單一。學生自身沒有形成正確的閑暇價值觀,閑暇教育處于較低層次。
1.閑暇生活缺乏計劃和正確的導向
無節制地娛樂,通宵達旦地上網、游戲等是很多學生休息日的安排。對于怎樣合理科學地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相當多的學生缺乏思考、隨意性強。他們要么無所事事,要么無所適從,對閑暇時間的安排處于盲目和隨大流的狀態,浪費閑暇時間的現象較為突出。教師對學生閑暇生活的指導沒有明確的目的性、計劃性,流于形式,對于如何指導學生有意義地度過閑暇時間顯然缺乏具體的導向和有效的措施。教育與指導上的不得力、不到位必然導致中小學生閑暇生活的茫然無序。
2.閑暇方式由成年人做主,存在著將其作為學校教育補充的傾向
學生的閑暇時間被占,閑暇方式由成人做主,很多學生的閑暇時間被大人安排得滿滿的,學生們的周末被父母安排去學鋼琴、舞蹈、小提琴等,課余時間被安排去學習英語,上特長班、輔導班等,幾乎是把孩子當作學習的機器。學生很反感這樣的閑暇生活,而家長卻無視學生的這種反感。成年人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安排學生的閑暇生活,將閑暇教育變成了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強化,缺乏對學生個體特殊需要的尊重,以成人的意志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在他們身上,隨意干涉他們的閑暇生活,剝奪他們的閑暇自由。
四 如何在中小學生中進行閑暇教育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的教育是快樂的、令人向往的。德國哲學家皮珀在《閑暇:文化的基礎》中是這樣闡釋休閑的:“休閑是人生命中的一種狀態,是上帝的恩賜,是一種可以使人類沉浸在‘整個創造過程中’的機會。”他認為的閑暇教育,就是要在休閑的狀態中,使人學會發掘自我的潛能,由自我的不完善走向完善,最終達到自我實現的境地”。閑暇教育的本質是自由,但并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怎樣合理地協調閑暇與教育的關系,讓學生的閑暇時間得到充分有價值的利用呢?
1.社會各部門為中小學生閑暇活動的開展創設一個廣闊空間
社會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閑暇教育的意義,高度重視中小學生節假日的休息和活動安排,有計劃地增加公共休閑設施,加強健康向上、有審美價值的社區閑暇環境的建設,盡可能為中小學生開設豐富的、有特色的閑暇活動場所,為學生的閑暇活動創造廣闊的空間,盡可能避免青少年學生受到不良閑暇文化和閑暇環境的影響。
2.學校要樹立正確的閑暇教育觀
學校是實施閑暇教育的主要機構,學校閑暇教育的目標要明確。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閑暇素養,換句話說,就是造就占有閑暇時間的主體。通過有針對性地向學生傳授各種閑暇活動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閑暇價值觀或閑暇態度,使學生學會有價值地、自主地選擇閑暇活動,從而豐富和提高自己閑暇生活的質量。二是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成為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熱愛學習和熱愛生活的人。在學校中開展的閑暇教育,正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閑暇素養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用各種各樣豐富的、感性的東西去體驗生活,去體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學校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閑暇活動
第一,走進學生的閑暇生活。一名教師如果想要與學生在心靈上進行對話和交流,想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就必須走進他們的閑暇生活,了解他們在閑暇方面的志趣、愛好和偏向,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權利、能力和機會,從而去支配、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第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閑暇意識。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選擇閑暇生活方式時,要選擇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價值觀的閑暇方式,要從自己的興趣、期望和特長出發,選擇體現自己獨特個性或風格的閑暇活動。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閑暇活動。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文化教育設施,挖掘地方閑暇教育資源,如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健康的文化場所,充實中小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各地學校還應結合本地師資條件和學生的特點,組建科技、藝術、體育、讀書等各種興趣小組和社團,如舉辦文化節、科技節、讀書會、報告會以及相關的知識講座,開展豐富的閑暇活動。
英國教育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過,“教育的問題就在于使學生通過樹木而見到森林。”通過閑暇教育使學生成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熱愛學習和熱愛生活的人,正是我們追求的最高目標。
注 釋
①〔美〕J·曼蒂等著.閑暇教育理論與實踐(葉京等譯)[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②郭寄良.關注閑暇生活 重視閑暇教育[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11)
參考文獻
[1]〔英〕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著.教育的目的(莊蓮平、王立中譯)[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
[2]陳春蓮.對我國學校閑暇教育的理性思考[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
[3]馮建軍、萬亞平.閑暇及其教育價值[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4)
[4]裘指揮、宋曉云.中小學閑暇教育的理論分析與策略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03(8)
[5]徐秀娟.小學生健康閑暇生活的引導策略[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06(4)
[6]謝志明.論閑暇教育的價值取向[J].教育學術月刊,2008(10)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