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攝影基礎是高等院校教育技術學、廣播電視等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本文根據運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攝影基礎課程教學的實踐,對課程教學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以期對高校基于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攝影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有所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攝影基礎 網絡輔助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8-0065-02
攝影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隨著數碼照相機的普及應用和圖像處理的數字化發展,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實踐技能等方面產生了很大變化,促使我們在課程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對教學設施、教學手段進行不斷更新和改革。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教學平臺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實現教育手段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它不僅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更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網絡輔助教學是高等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現代化改革的必要手段。借助網絡教學平臺,能夠實現教學模式的變革,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網絡輔助教學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它為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提供了平臺,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 攝影基礎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功能分析
攝影基礎網絡教學平臺具有教學基本信息、教學資源、教學交互、教學評價四大模塊,包括十四個子模塊。
教學基本信息模塊,通過教師信息子模塊和課程介紹子模塊,使學生了解授課教師的基本信息以及本門課程的性質、主要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本課程的意義等;通過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模塊,幫助學生掌握本門課程的性質、教材和參考書目、課程內容及教學基本要求等情況。
教學資源模塊是本門課程網絡教學平臺中重點建設的一個模塊,包括教學材料、教學筆記、個人資源、研究性學習四個子模塊。各子模塊分別按相關內容設置三級模塊,即步進教程、重點難點、輔導答疑、思考與練習、專題講解、前沿進展、名詞術語、攝影基礎多媒體課件、常見問題和專題、常用軟件、教師講稿。學生可以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之外,進行課下的預習和復習,完成實踐課程的操作練習,也可以利用常見問題和專題、輔導答疑等模塊解決疑難問題。另外,學生可以根據名詞術語、專題講解和前沿進展來進行專題學習,在鞏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對專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
教學交互模塊主要包括課程通知、答疑討論、教學郵箱三個子模塊。其主要作用是實現課堂外課程信息的通知、課程相關內容的答疑、某些主題的討論和交流。本模塊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課下進行交流和討論的一個重要渠道,可以有異步交互和同步交互兩種方式。
教學評價模塊包括課程問卷、課程作業、試卷試題庫三個子模塊。該模塊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及時收集教學數據和信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反饋的信息、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進而對教學情況做出判斷,及時調整教學活動、教學方法等,并將反饋信息發布給學生。此模塊中,既包括教學前期的診斷性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性評價,也包括教學結果的總結性評價。
二 攝影基礎網絡輔助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
在運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攝影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更加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要求學生通過自主
————————————————————————
* 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青年課題“體驗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混合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
探索和發現來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但由于學生長期習慣于傳統“填鴨式”的教育方式,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對于網絡輔助教學的接受和適應較慢。尤其是那些自主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進行網絡學習帶有一定盲目性。學生仍重視教師課堂教學,忽視網絡輔助教學的作用。這樣,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網絡教學平臺的形式化,也難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要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教學交互實質性不強
教學交互是學習過程中,以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產生正確意義建構為目的,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的相互交流與相互作用。它既包括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包括學生和各種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與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相比,雖然網絡教學具有教學資源豐富、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但是教學交互實質性不強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攝影基礎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教學交互模塊使用率不高,真正的教學交互內容較少,教師不能根據相關結果做出正確判斷。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優勢,加強教學交互深度,提高交互質量。
3.缺乏協調、監控和管理機制
在進行網絡輔助教學時,教師應該從傳統課堂上的主導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但實踐中,教師對課下學習和實踐操作課程往往缺乏有效的協調、監督和管理,對學習者學習狀況不能準確了解,對學生的問題不能及時反饋,進而導致無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因此,在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攝影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對網絡輔助教學過程的管理和監督,便于全面監管教學過程,給予及時修正。
三 攝影基礎網絡輔助教學的改進策略
1.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攝影基礎課是應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因此,應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平臺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對傳統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輔助和補充。其中,教學材料和研究性學習兩個子模塊在運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攝影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教學平臺給學生發布研究的問題或探索的主題,學生借助教學平臺提供的相關教學資源、圖書資料和其他多媒體信息資源或借助計算機網絡,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將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傳統教學的弊端。
2.強化技能操作訓練
攝影基礎課程中實踐學時占總課時量的一半,學生對于簡單操作能及時掌握,但對于復雜操作的具體步驟難以熟練地掌握。這主要是因為實踐課無法進行大班教學,盡管進行分組教學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教師無法分身到各個小組進行及時指導,教學效果仍然并不十分理想。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教學,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平臺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了解操作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領,便于對每項操作的整體性把握,加深理解。同時,學生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利用相關視頻資源對操作內容進行預習和鞏固,提高了實踐內容的操作水平及學習效率。
3.加強師生、生生的交互和協作學習
師生交互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有效的教學交互是實現高質量教學的重要保證。攝影基礎是一門對實踐操作要求較高的課程,如果對于實踐操作的指導無法做到及時全面,而且課后缺乏有效的反饋途徑,教學效果會受到很大影響。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答疑討論和教學郵箱模塊,可以滿足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的要求。在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自主探究學習的同時,利用研究性學習模塊鼓勵學生協作,將協作學習從課堂延續到課外,形成學習共同體,共享信息和資源。
四 小結
攝影基礎課程網絡輔助教學的實踐證明,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開放式的學習資源,便于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和基于一定主題的協作學習,同時,也為師生、生生交互提供了便捷的渠道。這對于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實踐中我們也充分認識到,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攝影基礎課程教學中充分發揮網絡輔助教學的作用,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還需通過進一步地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李學杰.數字環境下《攝影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現代教育技術,2010(10)
[2]張萍、吳秉會.網絡輔助教學:意義、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5)
[3]江婕、盧曉勇、劉小勤.網絡輔助教學實施效果提升機制及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7)
[4]邵恒、李娟.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4(5)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