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黨建和就業工作是高職院校各項工作中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亟須解決的兩大主要問題。當前,高職院校與企業廣泛合作辦學,以提升就業率;實施專業訂單人才培養模式,以提高就業質量。學生在校時間的減少和校企合作給黨建和就業工作帶來新的思考。高職院校要做好學生黨員的工作,讓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使黨建與就業有機結合,促進學生順利就業,從而推動學生黨建與就業工作的雙贏。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黨建 就業 雙贏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8-0141-02
隨著教育模式的變化,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黨建與就業雙贏模式的推廣,能增加黨員的創造力和戰斗力,發揮其紐帶作用。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系到整個家庭和整個社會,無論從哪方面看,我們都應該實施黨建和就業雙贏模式。
一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與就業存在的問題
200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超過500萬,2011年超過600萬,2015年達749萬。同時,互聯網時代和變幻的經濟形勢,更為諸多行業帶來變革。就業格局之變,此刻也正在促使在校生及高校教學、黨建等改變工作現狀。面對壓力,各高職院校積極探索畢業生黨建和就業工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黨員的思想教育內容缺乏系統性,畢業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與就業指導互相促進效果不夠明顯;二是黨建和就業工作機制不完善。學生黨建與就業工作的結合缺少協調機構,教育缺乏實效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黨員的考核獎懲辦法、激勵約束機制有待健全和完善;三是黨建工作和就業工作內容不豐富。黨組織生活創新意識不足,流于形式,凝聚力不夠。從就業工作中的眾多個案來看,學生學習動機不強,職業素質不高,同時就業指導水平不高,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就業指導課程開發、就業指導活動都需加大力度;四是對畢業生黨員(頂崗實習學生)的管理和持續教育不夠。在實習階段,不能集中對畢業生黨員開展教育,忽視考察,沒有建立黨建與就業相關的信息庫,對就業跟蹤工作不細致,尤其是畢業生黨員的就業實踐情況歸檔不完整,查閱不方便。
二 如何構建學生黨建與就業雙贏模式
1.思想教育系統化
大學生黨建工作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把學生黨組織建設成為就業思想教育活動的主陣地,使思想教育系統化,會有效提高黨性教育的質量,提升黨員整體素質,促進學生黨員的就業。
第一,轉變觀念。高職院校黨務和就業工作者要從理論上解放思想、從實踐中體現解放思想。學校就業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就業部門要率先做好黨員畢業生的就業推薦工作,使其優質就業。對學生黨員,要加強黨的優良傳統教育、就業觀教育、職業道德觀教育,多方位、有深度地進行正面引導,以此來加強學生黨員在平時工作、學習、生活中的自我約束,促進就業工作的開展。
第二,豐富黨建教育內容,加強學生黨員的就業指導。在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中加入就業指導內容,進行系統的培訓,也可與實習就業企業對接,以企業崗位職業素質要求為目標,把黨課學習和企業文化教育有機結合,如為學生設計“愛崗敬業、傳承企業文化”等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黨章黨史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讓學生理解黨的現行政策,在積極參與中提高思想認識。
2.管理模式制度化
根據實際情況,建章立制,制定實施辦法,推動學生黨建和就業工作的開展。以畢業生黨建為組織基礎,根據畢業生黨員的特點,形成促進學生就業的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促進就業工作。
第一,制訂黨員聯系人制度。為增強黨員的先進性,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實施“1托2管3”工作模式,即1名黨員或積極分子負責2名普通同學(不含學生會成員、班級干部)的3方面管理(學習、寢室衛生、上課出勤),并對黨員和積極分子制訂了詳細的考核制度,考核重點在就業方面的突出表現。
第二,制訂黨員畢業生聯系制度。充分發揮黨員畢業生的信息溝通作用。從其他畢業生角度來看,黨員畢業生可以為他們搜集就業需求信息,尋找就業途徑;從就業指導部門而言,黨員畢業生能夠快速、準確地向其他畢業生傳播就業信息,并及時準確地搜集到其他畢業生的就業意向以及就業動向,有助于就業指導部門有針對性地改變就業指導策略。
第三,制訂黨員畢業生幫扶就業制度。由于黨員畢業生扎根于同學中,他們更能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切實為同學考慮,學生黨員能以“就近原則”負責就業弱勢的同學和擇業觀不明確的同學,及時了解就業困難學生的求職意向和就業動態,為他們提供就業信息和解答就業過程中的困惑。
第四,建立黨員畢業生信息庫制度。建立包括畢業生思想動態、歷年表現、考查情況、就業意向、就業現狀等內容的畢業生黨員和積極分子信息庫。及時統計畢業生黨員的就業率、就業層次等方面數據,并就此信息庫及時與學校相關部門交流溝通,有效促進畢業生黨建和就業工作互惠互利,共同提高。
第五,建立畢業生黨員階段化管理制度。實習前期召開黨員動員大會,針對實習期間的工作要求,提醒他們時刻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建立“實習生黨員跟蹤調查表”、“學生黨員實習工作匯總表”等,定期了解掌握實習學生黨員的思想和就業狀況。
實習中期建立網上即時通訊平臺,建立學生黨員QQ群、微信群,加強與黨員的聯系。主動與企業溝通,成立企業流動黨員黨支部或實習期黨小組,對實習學生黨員的管理,明確分工并形成工作機制,保持校企溝通渠道暢通。
實習后期自籌自建黨課小組,由實習指導教師或入黨介紹人負責監控,完成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與管理,以及各類就業信息的統計分析工作。
3.持續教育網絡化
積極利用網絡優勢,發揮網絡在教育管理上的作用,引入相關就業指導規劃,發揮畢業生黨員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黨建和就業工作人員的互相溝通和合作,解決畢業班黨員外出時間多、學習時間少,后續教育跟不上的實際困難。
拓展畢業生黨員教育途徑,如創建黨建網站,開辟諸如“黨的知識”“時政要聞”“黨員信箱”等欄目,或者通過每位黨員的電子郵件地址,與黨員本人取得聯系,既加強對黨員的監控,也可以解決他們在校外實習以及應聘過程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困惑。
加強“網絡載體”建設。建立網上黨校,定時過組織生活;開設“支部書記博客”,網上及時宣傳黨的理論,解答黨員的困惑;設置在線黨課知識考試專欄,建立網上黨課知識試題庫,實現網上考試等,使網絡成為組織與畢業班黨員交流思想、提供就業信息的管理平臺。
4.工作方式創新化
黨建和就業創新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應該在立足實際的基礎上,堅持系統性、整體性的深入思考和謀劃,以階段性、長遠性的統籌舉措推進創新工作。
第一,創新工作理念。找準黨建和就業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創新工作思路,更加貼近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可以把學生黨支部建在就業企業,雙方黨組織從黨建組織創新方面著手,將基層黨組織進行結對共建。黨總支與用人單位間構建暢通橋梁,積極籌建學生實踐實習基地,做好畢業生角色轉換工作,利用見習期使學生積累職業經驗,為學生與用人單位間溝通建立橋梁。
第二,創新教育觀念。在黨建理論課堂和組織生活、民主生活中引入就業相關的指導思想,加強對畢業生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社會現狀融入課堂內容,將出國深造、參加工作、實習和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和區別性以合適的形式加入課堂教育,端正學生的入黨態度、凈化學生的思想,增強就業指導思想的可接受性。
第三,創新工作載體。以載體豐富內容、深化措施、推動黨建和就業工作的結合。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對大學生進行共產主義理想、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覺悟。構建“黨建園地”“黨員示范宿舍”“頂崗實習管理”組織體系,以黨建為抓手,促進就業工作。
在新的形勢下,高職院校要從互相促進的角度考慮,將大學生黨建工作和就業工作納入學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統籌兼顧,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就業和黨建中的優勢,在思想教育上系統化,管理模式上制度化,持續教育上網絡化,工作方式上創新化,將大學生黨建工作與就業工作有機結合,實現兩者雙贏。
參考文獻
[1]李海平.大學生黨建與就業工作聯動機制探索[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178~181
[2]鄭秋娟.以黨建為抓手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途徑探析[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6):31~32
[3]白雪、張海濤.大學生黨建與就業雙利雙贏策略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6):15~16
[4]黃曉梅、孫英梅.高校畢業生黨建與就業工作相結合的探索與研究[J].黨建研究(理論版),2013(1):26~27
[5]胡文淑.高校畢業生黨建和就業雙贏模式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7(Z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