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不僅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引領者和知心朋友,也是保證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輔導員工作經驗,介紹了新時期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輔導員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輔導員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5-0152-02
一 如何做好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孤立地教條地做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會有什么效果。大學生思政教育必須做好兩點:第一,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作為輔導員,要想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弄清楚學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學生需要的是一個領路人、一個人生導師、一個遇到困難時的知己,而不是需要一個每天去叫他起床、做操、上課的貼身保姆。第二,要考慮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可能有一些輔導員包括一些任課老師會認為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我卻認為不然。每一屆新生進校軍訓,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學生與教官關系之融洽讓人嫉妒。當軍訓表演完后看著他們與教官相互擁抱、依依不舍道別的情景,作為輔導員的你有何感想?我想作為輔導員的我們不應該嫉妒,更多的應該是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并找到解決的方案。軍訓教官之所以受到大學生的喜愛,是因為他們照顧到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大學新生剛剛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輔導員應該及時為他們排除困難,教育他們學會抵制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誘惑,多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多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健康成長。一旦他們的潛力和特長能很好地發揮出來,那他們肯定能做好自己,且學習成績會越來越好,特別是他們的學習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思維的活躍度和對個人發展的關注等諸多方面都會比往屆學生更好一些。
如果我們的思想教育能夠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能夠具有很好的針對性,能夠完全照顧到青年大學生的特點,并根據中央文件要求“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尊重學生的利益,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不流于說教,并持之以恒,那么我們肯定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思政工作最終將比軍訓的教官做得更成功、更有效。
二 如何有效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成長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日益復雜多樣,我們在每年新生入校時都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測試,結果發現有心理疾患的大有人在。經分析,他們大都有來自經濟、情感、學習、就業等方面的心理壓力,從而引發的心理問題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這種情況不能不讓人擔憂,因此,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優化育人環境,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協調,不僅可以減少大學生的心理疾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心理素質,而且有助于校園穩定,進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有序地開展,為實現高等教育培養目標奠定基礎。
那么,要怎樣才能有效地開展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要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學生心理特點是前提,明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是根本,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學理論是基礎,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調適的方法是重點。只有從大學生生理發展對心理影響的角度切入,才能從根本上洞悉大學生的內心矛盾,然后依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相應的有效行事策略。以大一新生為例,我們首先分析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特點,不難發現,在他們身上交織了幾對矛盾:自豪感與自卑感、新鮮感與戀舊感、輕松感與被動感;然后分析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他們是剛躍進龍門的金鯉魚,他們是涉世未深的準成年人;最后根據上述特點選擇正確引導的方法,幫助其克服殘存的少年思想,引導其逐步適應正常的大學生活氛圍,最終讓學生自己意識到何謂與自己實際年齡相稱的心理年齡以及應當表現出來的積極處世之道。
我認為加強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有:
第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課程,使學生掌握并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調節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基礎。
第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打造一支專業知識強的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隊伍。
第三,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輔導和咨詢等工作。在咨詢服務時,我們要把握好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心理輕度失衡,輔導員要能及時發現并解決;第二層次是一般性心理障礙,這時應該交給學校心理咨詢室處理;第三層次是心理疾病,必須送到醫院就診。
第四,發動學生社團成立心理學會,及時向大學生提供有效的、經常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
第五,利用學校的網站、校刊、廣播、板報等宣傳媒體,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地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陶冶大學生高尚的情操,增強學生相互關懷與支持的意識。
第六,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要注意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努力營造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環境。積極向上、樂觀、和睦、輕松的群體氛圍,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朝氣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學生能在廣闊的生活空間中盡情地施展天賦與才華,增強競爭意識,奮發進取。
三 怎樣做好高校政治輔導員的工作
總結多年的輔導員工作經驗,我覺得要做好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不但要做到“重點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提升,常規工作求精細”,還必須要有“六心”:愛心,心中有愛,無堅不摧;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礎;細心,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耐心,無論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靈魂;恒心,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性感的心,喜歡人生的成功和失敗。
輔導員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輔導員的工作不僅僅是管理、服務,更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不僅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引領者和知心朋友,也是保證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輔導員與學生的聯系最多,要求輔導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責任心是我們所有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輔導員工作的最基本的準則。如果輔導員不負責,工作不到位,方法不得當,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就會導致班級建設跟不上,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輔導員必須要增強自己的責任心,要增進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要與他們交心談心,縮小與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對班里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
輔導員在增強責任心的同時,還應該增加對學生的愛心。尤其是對待班級特困生和后進學生要熱情幫助,要對他們多一些特殊的關愛。現在的大學生缺少社會責任感,缺少對他人的關愛,這就需要輔導員來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對他人的關愛,通過主題班會教會他們懂得感恩,要讓他們具備一定的人文精神。這里說的人文精神是指人要學會處理好三種關系:一個人如何學會自律,怎樣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人與人之間怎么關心、關愛、和諧;人對自然怎樣感恩。現代教育在這方面還有很大欠缺,所以在工作中,我認為輔導員應該多培養學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素質。
輔導員的工作是多樣化的,也是紛繁復雜的,而學生的思想更是日趨復雜,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好的形象,工作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工作方法是在工作中不斷思考總結出來的,同時,要多參加一些輔導員工作經驗交流會,向有經驗的輔導員學習,取長補短,增強自身能力。
四 結束語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力軍,肩負著幫助大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思想品質及健康心理的重任。輔導員必須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加強思考和學習,改進工作方法,增加工作熱情,這樣就一定能把輔導員工作做好,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輔導員。
參考文獻
[1]高露.淺談高職學院輔導員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2)
[2]戴鈺.淺談怎樣才能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神州,2012(32)
[3]陳雨婷.淺談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2008(30)
[4]唐柏林.關于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5)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