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公路監控技術及應用課程是交通類高職院校開設的為高速公路監控系統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門專業技能課程,為了使該課程適應公路監控行業發展需求,本文對該課程的職業崗位、課程內容設計、課程教學設計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公路監控技術及應用 項目化教學 職業崗位
【中圖分類號】G6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9-0017-03
為了適應交通職業教育新形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使公路監控系統技術及應用課程適應專業發展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對該課程的項目化改革進行探討。
一 職業崗位分析
為了使該課程適應公路監控行業發展需求,達到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通過走訪省內企業、交通行業協會、用人單位,了解產業發展趨勢、人才結構與需求、專業教學現狀,按照崗位對職業能力要求,列舉職業崗位(崗位分析圖如圖1所示),分析具體崗位所必備的能力要求、知識要求和綜合素質,崗位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二 課程內容設計
1.設計原則
為了更好地實施本課程的項目化改革,課程內容設計遵循以下原則:(1)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在設計課程時,重點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帶動我們整個項目的連接。(2)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設計。課程開發與行業積極開展合作,所有課程都是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開發與設計。(3)充分體現職業性、實用性和開放性。課程設計時充分體現職業崗位的活動內容和素質要求,充分體現行業的職業性;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選用課程模塊和內容,體現課程的實用性;同時,在設計課程時采取開放的形式,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到實驗室進行實踐操作、課外創新等。
2.課程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的選取以崗位對工作者職業能力的要求為目標,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基于工作過程為開發理念,按照項目導向的原則,結合公路監控系統技術及應用課程項目化的特點,通過與行業、企業、學校共同開發,構建出了9個項目共31個工作任務。項目劃分見表2所示。
本課程所設置的9個學習項目31個工作任務的教學內容采用適合于學生的實際項目進行“項目導向”的教學,先從簡單項目開始,逐步增加項目的復雜程度,使學生在自主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從低級到高級,逐漸實現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增長。
三 課程教學設計改革
1.教學模式
本課程以實踐教學為主線,肯定學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教學由面向知識結構,轉變為面向崗位、面向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來對學生進行培養,強調轉變“學科知識的完整”為“崗位操作技能的完整”,形成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導向”、“校企合作、工學交替”、“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2.教學方法
全面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引導教學法和模擬活動教學法等,營造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如同進入工作崗位,通過自身的組織管理,相互配合,在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去解決一個問題或完成一項任務,使學生以真實角色進行實戰演練,從而獲得職業技能的系統訓練,在技能學習的同時也強化了職業素養。為了保證教學效率和實效,我們采取的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分組教學法、演示教學法、課外創新等。教學中將學生作為活動主體,結合企業崗位實際,學校積極推行討論式教學、講練結合等多種面向實踐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做“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全面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當然在運用新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教師角色的轉變、項目設計的可操作性、教學文件的準備、教學過程設計以及學生協作能力的培養。
3.教學評價的建議
要全面了解和評價學生,需要綜合的評價方法。實施項目化教學的課程實踐性很強,學生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培養需要靠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因此,課程考核宜采用過程考核、綜合應用能力考核及理論知識考核相結合的方式。
教學過程(平時)考核:教學過程中內容信息量大,只有學生及時掌握所學的每一節課的知識才能使所學的知識前后緊密銜接起來,所以平時考核有著重要的作用。考核內容包括作業完成的工作量和質量、課堂提問、課堂學習、期中考試、平時出勤、小組綜合問題的解決效果。考試成績為100分制。
綜合應用能力考核:綜合應用能力考核在每個項目學習結束時進行,評價內容包括對項目的分析能力、知識選擇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對問題的判斷能力、回答問題的質量等。項目化教學任務完成過程中,項目實施的結果是項目化教學成果的展示,是學生學習效果的體現,是教學目標實現與否的關鍵環節,應該作為考核學生的重點內容。
理論素養考核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內容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核和分析理解問題能力的考核兩個方面。試題范圍及內容盡可能覆蓋職業崗位的知識要求,但要突出課程重點。合理安排試題的難易度,建議不同難易程度的試題比例為:一般難度試題30%,中等難度試題50%,較深難度試題20%。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判斷題和問答題。
以上三項考核項目各占總評成績的比例為:過程考核(20%)、綜合應用能力考核(50%)及理論知識考核(30%),最終的課程評定成績為:總評=過程考核×20%+綜合應用能力考核×50%+理論知識考核×30%。
四 小結
針對公路監控技術及應用課程的特點,對其進行項目化改革。課程內容是以崗位工作任務分析,轉換為9個項目31個典型工作任務,項目一到項目九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更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增強;針對典型工作任務的教學項目,進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形成教學、學習任務,變課堂教學為情景式教學項目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應用能力;課程考核不再采用傳統的單一理論考核方式,而是采用過程考核、綜合應用能力考核及理論知識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能夠更好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海燕、茅蓉蓉、蔡厚平.高職院校基于項目化《船舶技術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6):114~115
[2]譚麗娜.《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課程項目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225~226
[3]張薛梅.論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評價體系的有效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3(29):53~55
[4]孫方遒.工程力學項目化課程改革探討[J].船舶職業教育,2013(3)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