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的加強,高職教育國際化也日漸成為全球高職教育發展的總體趨勢。在高職教育國際化的探索上,自20世紀90年代始,澳大利亞高職教育研究者及實踐者就開始推行高職教育國際化,其TAFE學院在高職教育發展上邁入了國際化快車道。本文圍繞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的概況,梳理其特征及發展狀況,為我國高職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澳大利亞 高職教育 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G6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9-0101-03
高職教育是一個國家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教育能力的標志。澳大利亞從20世紀末開始,致力于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在使其高職教育市場得以拓展的同時,間接帶動了整個國家教育及經濟水平的提高。對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加以探析,有助于從中汲取經驗,促進中國高職教育的發展。
一 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歷程
1.萌芽階段
澳大利亞TAFE學院,全稱為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成立于20世紀70年代,是澳大利亞高職教育的主要人才培養基地。澳大利亞政府將高職教育作為本國的發展產業之一,聯邦及州政府在高職教育資金投入上較為充足,并著力對教育制度進行改革,建立了零學費及高職學生專項補貼機制。進入80年代,TAFE學院研發了高職教育自費項目,針對各國留學生實行學費全額收取制度,90年代后,澳大利亞政府提倡TAFE學院市場化發展,由此使TAFE學院高職教育進入一個新階段。
2.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在政府提倡高職教育向市場化邁進的背景下,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進入全新的高速發展期,此時期其高職教育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澳大利亞政府制定實施了《培訓保障法》,從而為TAFE學院國際化運轉奠定了法律基礎;建立并完善了澳大利亞高職教育資格框架制度、高職教育學徒及培訓制度;對TAFE學院的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加以改進,借助信息技術開發研究相應的遠程教育資源出售給其他國家。在澳大利亞技術移民日趨增多的90年代中期,TAFE學院通過開展技術移民英語技能培訓及認證的方式,招攬了眾多留學生,使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初具雛形。
3.成熟階段
邁入新世紀后,基于本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澳大利亞高職教育管理部門聯合其他部門,對資源加以整合后成立了IDP Education Australia,也就是澳大利亞國際教育開發署,并在世界多個國家設有專門的業務辦公室,從事相關高職教育活動。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政府部門又制定實施了眾多法律政策,如《海外留學生教育服務法》及相關的學費扶持計劃等,使高職教育成為本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澳大利亞TAFE學院還通過與國際企業的交流合作,探索學院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大學及高職院校合作辦學的途徑,并借助師生資源的交換和流通進一步加深高職教育的國際化程度。在高職教育課程建設上,TAFE學院涉及了眾多專業課程的教育及培訓,為留學生提供千余種可獲取文憑及認證證書的相關教育課程。
二 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狀況探究
1.深化國際交流,積極開展聯合辦學
澳大利亞TAFE學院積極參與國際聯合辦學實踐,與之合作的國家及地區數量已超過30個。具體到我國,在2002年北京市教委與澳大利亞國際教育開發署達成了合作辦學的相關協議,在2003年我國電力系統下屬高職院校與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開展了聯合辦學實踐。在聯合辦學機構方面,我國的上海醫藥學院、上海電力學院、廣州大學服裝與紡織學院、江蘇無錫太湖職業技術學院與澳大利亞博士山學院交流合作,成立了各自的辦學機構。在聯合教學課程方面,我國高職教育院校與澳大利亞各個學院在物流、旅游、酒店、商務、電氣、計算機等領域都設置了相關專業。
2.廣招留學生,加大學生交流及流轉力度
澳大利亞高職教育院校在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另一個主要途徑是廣泛吸收各國留學生。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現階段澳大利亞國內的留學生數量已突破60萬,在2006年實現了留學生人數的倍數增長,從2009年開始,澳大利亞高職教育留學生人數與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留學生人數基本持平。除了廣泛接納各國留學生之外,澳大利亞高職教育院校如TAFE學院,還注重加大學生交流及流轉的力度,通過學生互換等途徑,進一步促進高職教育向國際化縱深方向發展。例如,澳大利亞博士山學院就電子信息課程,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展了國際生的流轉互換,促進了雙方高職教育水平的同步提高。
3.打造國際化高職教育遠程課程資源
在形成了高職教育行業國際化發展態勢后,在高職教育課程資源建設上,澳大利亞高職院校也著重進行了國際化實踐,在高等教育、高職教育教研及教育服務等多個領域引入國際化課程內容,打造出富有國際色彩的課程資源。其具體實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設立國際教育課程及英語課程,類型力求多樣豐富,例如,澳大利亞博士山學院圍繞旅游及酒店管理設置了與亞洲地區文化相符的相關專業課程及商業課程。其次,在已開發并使用的課程內容里融入國際內容。
此外,在遠程課程教育資源的開發上,澳大利亞高職院校也進行了有效探索,主要以TAFE學院為主,該學院打造了千余種遠程教育課程并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伴隨著國際高職教育學習及培訓需求的增加,借助信息技術及網絡通信技術,各國留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渠道與TAFE學院展開遠程課程交流,從而實現高職教育國際化的全方位發展。
4.組織國際事務交流及培訓工作
除了聚焦高職教育發展本身之外,澳大利亞高職院校,還針對在本國召開的各種會議及活動開展相應的國際事務交流及培訓工作。如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學院,作為本國規模最大的教育機構,就擔負著近50%的國際事務交流及培訓任務,在大型運動會的技術人才保障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澳大利亞其他高職院校,如博士山學院也將部分精力投注于國際事務交流及培訓環節,與新加坡、印尼、泰國等亞洲國家達成了相關的培訓協議,使本國高職教育國際化觸角延伸到更深層面中。
三 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的特征及其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
1.產業化
從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亞政府將教育作為一種產業資源來對待,通過提倡本國高等院校及TAFE學院展開教育競爭的方式獲取生源及市場經濟收益。基于這一戰略高度,澳大利亞政府大力推動TAFE學院邁入國際市場,參與到教育資源及培訓資源的競爭及擴展中。而澳大利亞政府制定的留學生學費制度在保障本國高職教育資源合理利用的同時,又能有效地實現教育創收。結合相關數據統計,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及培訓在本國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教育出口業已成為澳大利亞的重要產業類型。
2.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的高效化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堅持終身教育這一原則,TAFE學院在學生招收上不對國家、地區及年齡加以限定,并對學制加以擴充,使高職教育涵蓋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其次,在教育方式上,澳大利亞TAFE學院形成了英語、專業課程、資格認證課程、中長期及短期培訓課程等多種形式的教育體系,從而便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自主選擇相應的學習課程。此外,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借助計算機技術及信息技術,TAFE學院提供了遠程教育形式,打破了傳統教育及培訓的時空界限,使高職教育實現了國際化與高效化的統一。
3.將高職教育國際化融入國家移民政策中
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形成發展初期就注重對國家移民開展教育培訓,隨著本國經濟結構的升級調整,澳大利亞開始注重對技術移民在年齡、英語技能等方面的篩選及認證,針對非英語國家的移民群體強化了其英語學習及培訓的力度,建設了一系列適用于移民群體的教育課程及英語技能培訓項目。澳大利亞政府在2006年調整修訂了相關的移民簽證政策,對移民的英語技能要求加以提高,在此背景下,政府將高職教育國際化機構與新移民政策相連,將移民英語語言的學習及培訓工作交由TAFE學院負責,使高職教育國際化與移民政策相契合,提高其國際化水平。
四 結束語
自澳大利亞著力推進高職教育國際化以來,其發展態勢迅猛,在實現了高職教育全球化發展的同時,也形成了本國高職教育的特色化。本文從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歷程著手,分析了其發展現狀,總結了其發展特征,以期為我國高職教育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王姣姣、鮮潔.中國與澳大利亞高職教育內部質量管理體系的比較研究[J].教育界,2013(19):14~15
[2]丁岳偉、呂永紅、傅一弘.澳大利亞高職教育比較研究與啟示[J].科教文匯(下旬),2013(5):8~9
[3]樊非.澳大利亞高等職業教育特色與借鑒[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7):224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