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教育事業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注,高職院校為社會的人才資源儲備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并且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實踐型人才。但是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當中卻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存在缺陷,其所具備的時代特征大都是處于劣勢狀態。本文將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時代特征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其劣勢狀態的辦法,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時代特征 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9-0123-03
與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的教育性質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主要教育方向不是文化課程,而是技能性學習,筆者以為:這也是造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現劣勢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素質方面體現出來的時代特征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入學要求要比普通高等學校的入學要求低,而且國家對于高職院校的就讀學生有特殊補助。從入學生源的整體水平看,他們在思想素質上與一般高校學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失落感和自卑感,這些都是導致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筆者將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素質方面所體現出來的時代特征進行具體分析。
1.政治覺悟較低
一些剛入學的新生幾乎都存在強烈的上進心,并希望在就學期間能夠獲得入黨的機會,為此參加了不少黨團知識講座以及其他的社會活動,以增加自己入黨的優勢條件,然而時間一長,原先強烈的入黨期望也越來越弱化,加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不夠,教育內容偏差大,更是讓這些學生在心理上、思想上出現問題的時候未能得到良好的干預和教導。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政治覺悟逐漸弱化,對于自身所肩負的政治責任也少有榮譽感、責任感。
2.缺乏組織性、紀律性以及自我約束能力
高職院校學生在心理上本就有“低人一等”的想法,因此,他們更加渴望在校園當中能夠受到平等的待遇,能夠備受關注,然而長期的學習生活讓他們的自尊心、上進心消磨殆盡,思想上也變得隨波逐流。隨意曠課、破壞公共設施、泛濫的人際交往以及并不符合學生身份的各種行為讓他們無法自拔。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缺乏組織紀律性,不能自我約束。
3.心理敏感脆弱,承受能力相對較弱
進入到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都是一些高(中)考落榜或是迫于父母壓力才上學的學生,他們上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大多不受學校和老師的重視,這造就了他們復雜而脆弱的心理。在高職院校的就學期間,他們的思想和心理會受到很多事情的干擾,除了心理的承受能力差之外,他們對于生活的承受能力也是較低的,總是習慣將本屬于自己的任務推卸給父母或者身邊他所認為的有能力、應該為他完成這項任務的人,而自己卻輕松地享受一切成果。
二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現出來的時代特征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現出來的時代特征有如下幾點:
1.具有明顯的就業導向特征
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顯帶有就業導向的特點。很多的高職院校以及學生將學校的一切教育工作、學習工作等都看作是為了未來的就業打基礎,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就是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也不自覺地攜帶上了就業導向的特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進行職業道德與意識的教育,反而忽視了社會責任、愛國精神、時事政治方面的教學。
2.具有明顯的應用性特征
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開展教育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他們也將其教育的方向指向了應用性思想政治知識,注重思想政治知識對學生就業和動手能力的實際應用性或指導性。
3.具有明顯的實踐性特征
高職院校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實踐教學,只有通過反復不斷的實踐才能培養學生熟悉地掌握一項職業所需的全部技能。因此,他們同樣將這樣的教學方法和理念落實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當中,致力于在實踐中不斷地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賦予思政政治知識以實踐性,幫助指導學生開展今后的工作。
三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以上特征的原因解析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以上特征,或者說是缺點,主要受到了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具體的影響因素分析如下:
1.學校自身的影響
高職院校與一般高校相比,其在生源、師資力量、后勤力量、硬件設施、管理制度上都處于劣勢狀態,這些因素會導致高職院校無法擁有一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和條件。另外,高職院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水平也相對較低,很多教師都是大專、本科學歷;高職院校的教師流動性非常大,這就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無法實現持續和均衡。
2.高職院校自身教育特點的影響
高職院校以教授職業技能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其目的也是為了培養更多更優秀的職業型人才,這必將導致其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不自覺地與自身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的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偏離了普通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特點,轉而投向了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減少了進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與時事政治教育教學的機會和時間。
3.學生自身存在的影響因素
從小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缺少獨立能力,不懂分享,造成了他們自私、狹隘的心理,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以后,這樣的思想素質也就順勢影響到了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學生的入學背景并沒有光環,對于高考落榜或者被迫入學的學生來說,在進入高職以后,他們在思想上也并不認為自己在高職能夠開創出一片天地,贏得老師和同學的贊揚,這無疑也增加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壓力和難度。
四 優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
高職院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必須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實施“兩課”教學,發揮教育的渠道作用
所謂“兩課”即是指政治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不僅在高職院校當中,在其他一些學校的政治教育中,都缺乏對于政治理論課的重視。政治理論課程對于樹立學生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責任感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思想品德教育則主要對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以及個人思想素質進行教育和培養,兩課雙管齊下才能夠打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天平傾斜的局面,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構,避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全面的現象。
2.打造良好的校園思想政治風氣,發揮校園文化的積極作用
良好的校園文化對于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具有積極的作用。為了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健康發展,高職院校應當開展各種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文化活動、公益活動。建設校園文化還需要改善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文化長廊,打造綠色、活躍的校園環境。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大幅度地改善學生的思想素質,提升其自信心和學習活力,同時還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形成公益之風、助人之風。
3.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方法,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就業導向特點
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應當且必須增加一些關于時事政治、基本國情、最新政策以及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方面的內容。改變從前依附于高職院校教學特點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從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思維和思想政治精神出發,建立起一套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并輔助教學老師進行理念革新,將就業問題單獨納為一項特殊的教育課程或者輔助項目,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南以及就業壓力的心理輔導,以利于全面開展符合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和要求的教育,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繼續發展其實踐性和應用性特征。
4.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力量和支柱力量,完善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變其處于劣勢狀態的時代特征就必須發展起一支具備嚴正作風、務實教風、創新精神以及責任精神的教師隊伍。
發展和壯大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首先需要改變教師的招聘制度,適當地提高高職院校教師入職要求。另外,還應當對教師的個人作風進行認真的考查,對于作風不良、有悖道德的人堅決不予錄用。定期與教師進行溝通以及考查評價,評價的內容大致可以設定為:教育期間學生的行為變化、思想政治考試成績變化、班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變化,等等。
五 結束語
高職院校是我國人才培訓的重要搖籃和載體,它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面對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這些特征,要努力去改善它的不足之處,展現和放大它的優勢所在。
參考文獻
[1]郭麗平、楊瑞芬.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困境與改進策略[J].成人教育,2012(5):346~348
[2]林廣梅.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環境研究[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215~216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