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師范院校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培訓效果關系到教育頂崗實習的成敗和高等師范院校師范生的培養質量。然而目前關于高等師范院校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培訓還很少,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熱情和指導能力都亟待提升。為了彌補高等師范院校頂崗實習指導培訓中存在的不足,論文從精選培訓內容、拓寬培訓途徑、豐富培訓模式三方面闡述高師院校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培訓機制的建設,以期為師范院校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培訓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高師院校 頂崗實習指導教師 培訓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9-0147-02
隨著教師教育制度的改革,師范生頂崗實習已經成為高師院校主要的教育實習模式。師范生頂崗實習主要是指師范專業學生脫離師范院校的學習,集中一段時間到指定學校獨當一面,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的教育活動。在幾乎全新的情境中,頂崗實習生不僅要實現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更要實現教育理論到教育實踐的轉換。為了幫助頂崗實習生盡快地適應崗位工作獨立從教,高等師范院校都安排了實習指導老師對實習生進行同期指導。但是從實際調研情況來看,師范院校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現狀和效果不容樂觀。很多師范院校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基本上形同虛設,指導實習生的任務幾乎完全轉嫁給實習基地的教師。而實習基地教師的指導質量由于各地各校對實習的認同度和指導教師自身的水平差異導致質量參差不齊。頂崗實習學生處于“零指導”的狀態是常有之事。作為師范院校而言,出于對學生負責、對國家基礎教育負責的角度都應該重視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質量,尤其重視對指導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在此,筆者對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培訓內容、培訓途徑以及培訓模式展開初步探討,以期為師范院校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培訓提供理論指導。
一 精選培訓內容
1.頂崗實習學校的境況
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身處高等師范院校,對實習基地學校或地區的教育狀況往往都不太熟悉,這非常不利于實習指導工作的展開。因此事先深入了解實習基地學校的境況,可以緩解實習指導老師的陌生感,有助于實習指導老師與實習學校進行各方面事務的溝通,使得實習活動的開展更順暢。
2.實習指導教師的工作職責
隨著“雙指導教師制”模式逐漸被各高師院校采納,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了職責劃分不清的現象。盡管高師院校均制定了針對頂崗實習的管理辦法規定,其中也對指導教師的職責做出了相關規定,但均沒有根據高師院校指導教師和實習學校的指導教師的特點進行區分,只是籠統地對兩者的職責進行闡述,使得高師院校指導教師和實習學校指導教師無規章制度可循,使頂崗實習生的非正確教學行為得不到及時反饋與糾正。
3.基礎教育的相關理論與實踐
作為一名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熟悉中小學教材,了解中小學教學實際情況,解讀新課程標準,知曉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變革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對于高師院校指導教師而言,資深的學科教學教師一般都具有中小學的教學經歷,但是由于多年脫離基礎教育一線,已疏于掌握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情況;資歷尚淺的指導教師或剛從高等院校畢業又無教學經歷的年輕教師在指導方法和實踐方面有所欠缺,有的教師對于中小學的教學仍舊停留在自己當年學習的那個層面,并且實際中的教學和理想中的教學是有差距的。因此,在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培訓中應該加強基礎教育相關理論與實踐的培訓,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實習學生的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指導實習學生開展基礎教育的調研活動,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解答頂崗實習生的困惑。
4.人際交往的技巧
良好的溝通是頂崗實習活動開展的前提與保障。在頂崗實習的整個過程中,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始終扮演著協調者、管理者、評價者、心理調適者和理論指導者的角色,在指導工作的各個環節中都離不開人際交往。頂崗實習指導教師需要與實習學校、頂崗實習生、高師院校展開多方面的溝通與交流。盡管在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選拔中,以組織能力強,表達能力強作為選拔的標準之一,但也不能確保每位教師在人際交往中都占據優勢,因此人際交往的培育一來可以補充選拔中的不足,二來可以讓優秀者更加優秀。
二 拓寬培訓途徑
1.自我研修
高師院校的教師本身具備一定的自我研修能力,因此對師范院校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培訓應該積極利用好這一優勢,組織頂崗實習指導教師進行自我研修。同時,高師院校一方面要做好自我研修的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要出臺相應的激勵手段。如在圖書館開設“頂崗實習指導”書籍專柜、學報上開辟“頂崗實習指導”的專欄、開展“頂崗實習指導”的論文評比等,拉動指導教師的自我研修的熱情。
2.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基于學校教育教學問題展開研究。頂崗實習作為高師院校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屬于校本教研的重要范疇。為提升指導教師的指導能力和指導熱情,高師院校可以通過組建多學科頂崗實習指導團隊、組織申報頂崗實習指導課題、開展頂崗實習指導的論壇或學術講座與沙龍、展出頂崗實習指導成果等多種方式激發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對實習指導工作的學習和研究。
3.網絡培訓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網絡培訓已成為各個領域中培訓的普遍途徑,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各種自定時間通過各種方式自定時間,自定地點進行自主學習。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的培訓本就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簡單集中培訓不足以滿足教師的需求。而且目前來看,指導教師一般都不是專職實習指導教師,多是兼任,因此受工作時間和精力的限制,教師也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長期參與集中培訓,所以網絡培訓由于它的靈活性和自由性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集中培訓的不足。
當然,開展網絡培訓最重要的是網絡資源與平臺的建設,這對于一個高師院校而言,開展網絡培訓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如果由各高校聯合開展,綜合各校的頂崗實習情況,共享資源,共同建設,將會事半功倍。為保證網絡培訓的效果,可以實施“三步走”戰略:在網絡培訓實施之前對頂崗實習指導教師進行調查研究并分析教師真正的培訓需求;在培訓中監督培訓過程的實施;培訓一段時間加強后續支持服務,完善培訓。這樣便使培訓更加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爭取培訓最優化。
三 豐富培訓模式
1.“師徒結合”與“同伴互助”相結合的互動模式
在培訓的過程中,由指導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師傅的角色,帶領著新任指導教師以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指導方式,使新任指導教師通過對資深指導教師指導實習生實踐的觀察、模仿,逐漸體悟指導中的隱性經驗或緘默知識,新任指導教師充分領會指導技巧并具備獨立指導頂崗實習生的能力。因為隨著彼此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徒弟可以從師傅那學習指導經驗,師傅可以從徒弟那學習新的指導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這也是一種“雙贏”的做法。
與此同時,參與培訓的指導教師也可以選擇“同伴互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指導教師自由組合,分享彼此的指導經驗,共享彼此的指導資源,共同探討和應對頂崗實習指導中產生的問題,并最終提升彼此的頂崗實習指導能力,贏得實習生的認同。
2.“問題診斷”與“課題研修”相結合的學習模式
頂崗實習指導教師作為成人參與學習培訓,往往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因此,在進行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培訓的過程中要強化問題的呈現與探討,一方面要善于收集指導教師在指導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同時要鼓勵指導教師提出自己的指導困惑,并鼓勵教師撰寫“指導頂崗實習”的教育故事。為了進一步去提煉實習指導教師個性化的、零散的指導經驗,應該鼓勵教師圍繞頂崗實習指導展開課題研究,高師院校也應該對指導教師該類課題申報予以適當傾斜,并組織專家給予大力的指導。這既能拉動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熱情,更能提升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能力,自然也提升了頂崗實習生的實習質量,優化了師范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成果。
參考文獻
[1]羅新祜.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指導教師隊伍的管理[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2]李偉.行動研究與教育實習指導教師角色再定位[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3]胡軍衛.中小學教師網絡培訓需求分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