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輔導員的工作領域不斷延伸、角色內涵不斷豐富,學校、學生、輔導員自身的角色期待也在不斷地變化和提高,化解輔導員多重角色期待所帶來的角色沖突問題,對緩解獨立學院輔導員目前出現的職業倦怠,促進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角色""獨立學院""輔導員""職業生涯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5-0155-02
一"獨立學院輔導員的角色期待
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范與行為模式。角色期待是指團體中多數成員被期待做出某些應有的行為模式,即擔任某一職位者被期待的行動或者特質,其內涵包括信仰、期望,主觀的可能性,權利與義務的行使等。
1.學校期待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獨立學院特殊的辦學模式與性質決定了學生與其他性質的高校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獨立學院的生源較為復雜,普遍表現為學習成績較差、求知欲不強、對未來期望迷茫、功利性濃厚、缺乏務實的精神,加上獨立學院學生費用較高以致讓學生萌生“學生養學校”的意識,進而產生自己付那么昂貴的學費來讀書就有權利要求學校提供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質的師資。因此,大部分的獨立學院學生工作要求首先是穩定,其次是發展。學生工作各部門都要求輔導員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獎懲助貸、心理危機、就業指導等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完成學生工作部下達的各項輔導員個人考核指標。
2.學生期待
目前大部分的學生都是“90后”,通過數據了解發現,“90后”大學生的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強,輕度的生活瑣事、考試失利、感情受挫,大多會選擇向朋友、同學傾訴,情感的宣泄更傾向朋輩;獨立學院的學生大部分家庭環境較好,受家庭環境的影響,部分學生與家長溝通較少。因此對輔導員的期待與高中的班主任不一樣,從內心反感輔導員向家人匯報在校的不良表現,特別是考試成績不合格、曠課違紀等。通過調查了解,學生更期待輔導員是學校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一方面大學生期望通過輔導員及時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講座活動、就業招聘等信息,另一方面期望輔導員能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反映學生的合理訴求,做好學校與學生之間的協調者。
3.自身期待
目前獨立學院的專職輔導員大部分都是“80后”,輔導員隊伍總體上年輕、自我意識較強、人格較為獨立、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文化素養。部分輔導員是從大學校園走出來又走進大學校園,但角色的轉變使他們對輔導員工作充滿期待,期待把從學生角度所理解到的、所希望看到的帶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揚長避短。同時,作為一線的學生工作者,輔導員期待學校能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加大輔導員培訓、進修學習的力度,給予輔導員更多的關懷和鼓勵,為他們提高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創造更多的平臺和機會,為輔導員的成長提供更大的空間。
二"獨立學院輔導員面臨的多重角色期待的沖突
角色沖突,即在角色之間或內部發生矛盾、對立,妨礙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角色沖突有兩類,一是在不同承擔者之間的沖突,它是由角色利益上的對立、角色期望的差別以及偏離角色規范等原因引起的;一是在角色承擔者自身內產生的沖突。
1.學校期待與學生期待的立場沖突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在學校對輔導員的角色期待中,輔導員更多時候是首先要做好一名“管理者”“教育者”,其次再努力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作為教育者,輔導員必須按照學院的相關要求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管理者,輔導員要站在學院的立場執行相關規章制度,要求學生服從與配合好學院的各種制度及政策的落實。在學生對輔導員的角色期待中,學生更傾向有事找輔導員反映,在學生的眼里,輔導員是學生向學院反映、抱怨一些不滿的想法的最好人選,期待輔導員能夠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維護他們的權益。當學院與學生二者的沖突可調和時,輔導員充當了很好的橋梁、紐帶作用;若二者的沖突出現不可調,輔導員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像是校園的“夾心層”,在學院與學生中兩難。
2.學生期待與自身期待的能力差距沖突
學生期待輔導員是他們人生規劃的引導者,是學校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心理咨詢師、調解員、保姆等等的角色,學生期待的角色要求輔導員無所不能。然而在現實中,特別是獨立學院的輔導員,很難達到輔導員在上崗時有相關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的背景,在參差不齊的專業背景下,加上學院各職能部門給予的工作壓力較大,輔導員的培訓及學習跟不上,容易造成工作經驗欠缺、理論能力不強、業務能力有限的境況,讓輔導員對學生的期待產生不安與自責。
3.學校期待與自身期待的發展空間沖突
在獨立學院特殊的辦學模式下,學院層面幾乎所有的職能部門工作都與輔導員相關。一方面,輔導員需完成好各項工作得到學院的認可進而拓寬自己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學生工作的落腳點回歸于輔導員自身的學生管理,學生的獲獎情況、班級建設等都與輔導員的考核息息相關。兩方面的沖突讓輔導員很難有多余的時間與精力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在不斷的“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業務糾纏中難以得到提高,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輔導員期望任重道遠。從而導致輔導員對于自己的發展空間充滿迷茫與不安,也在高強度的工作下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的狀態。
三"解決獨立學院輔導員角色沖突的職業生涯規劃
1.從學院層面完善輔導員選聘制度、培訓制度、考核制度、職業發展制度
首先在學院選聘輔導員時,學歷層次的把握、思想政治素質的考量、學生干部工作經驗、專業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綜合考核后方可進入輔導員隊伍。其次在輔導員進入學生工作后,學院應加強對輔導員的培訓,全面提高輔導員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明確自身職業能力標準。再次要針對輔導員隊伍建設建立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考核體系,通過績效評價體系對在崗的輔導員工作進行比較與認可。最后學院要積極探索拓寬輔導員職業發展空間,切實解決輔導員的出路問題。第一,要積極推進輔導員隊伍向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的方向發展。第二,要鼓勵輔導員隊伍中優秀管理人員走向中高層崗位。第三,要鼓勵輔導員向教學、科研方向發展。
2.從輔導員層面對自身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一,輔導員自身要客觀認識和評價自我,積極有效地進行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通過正式測評和非正式測評、自我反思、他人評價等方法對自身的價值觀、興趣、性格、能力傾向進行自我探索,形成職業生涯規劃的元認知,然后參考職業選擇決策的SWOT模型確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綜合自身情況、工作目標,學院的發展進行分析,最終制定符合學院發展目標、有效促進學生工作開展、最大限度激發自身潛能的職業生涯規劃,達到人與職業的最大匹配度。
第二,金斯伯格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論強調:職業選擇是一個終生的決策過程,是不斷重新增進自己正在變化的職業目標和工作現實之間匹配的過程。在輔導員的實際工作中,可考慮從以下幾點著手:(1)注重學習,積極參與業務培訓。如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和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培訓,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培訓,才能培養起對自身工作全面的認識和開闊視野,從而不斷挖掘輔導員工作的內涵,在工作中尋求自我實現,提高職業認同。(2)注重科學研究,促進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獨立學院可調動擁有的學術資源,組織專家對輔導員的科研進行指導,將輔導員日常管理中的問題與科學研究結合起來,最后,不斷修正,完善規劃。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不斷修正、不斷完善、持續實施的循環過程。一方面,需要對不斷發展變化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是否與當前的工作相匹配,及時調整和修正不適應形勢環境變化的職業發展目標;另一方面,需要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實現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的動態發展。
獨立學院輔導員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獨立學院開展學生工作的基礎和保證。獨立學院要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與發展,全面提高輔導員的素質,真正做到“待遇留人、制度留人和事業留人”,從而加快輔導員職業化和專業化、專家化建設的步伐,建立一支符合獨立學院發展需要的結構合理、素質高、能力強且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輔導員隊伍。
參考文獻
[1]張再生編著.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Z],200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Z],2006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