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競爭推動著企業IT的轉型。
今天,世界正在進入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移動互聯無所不在,社交媒體大行其道,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著海量數據。有統計顯示,當今90%的存儲數據都是在過去兩年內產生的……外界環境的上述變化迫使企業不斷調整業務經營模式,進而直接影響到企業IT系統的構建和部署。應該說,在IT系統所面臨的諸多變化中,最重要的變化之一是將應用逐漸由“業務流程為核心”轉移到“以用戶(或客戶)為中心”,這一轉變也迫使IT部門特別是企業CIO要重新思考其價值。
眾所周知,多年來企業CIO及其所轄的IT部門的主要工作都是圍繞服務器、數據中心去打造企業IT系統架構,而讓最終用戶去適應新的計算環境。現在隨著云計算的流行,這方面的工作正在逐步向云服務上轉移,CIO和企業IT部門正在逐步從簡單的、底層的維護工作中解脫出來。而另一方面,當“計算無處不在、數據無處不在”正在成為新常態時,用戶希望任何時候都能夠安全訪問他們需要的應用和數據,同時,在內部企業需要圍繞員工去提供靈活、移動、人性化的工作場所。上述兩股力量共同地推動著企業IT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轉型。
毫無疑問,“以用戶為中心”是對企業IT系統的重大考驗,比如,IT要滿足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需要快速推出新的產品,原有產品的升級和迭代速度也會加快。這對IT系統的靈活性有了很高要求,遠不是傳統IT架構所能滿足。這也是當下虛擬化、云計算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這方面互聯網巨頭們走到了前頭,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謀求建立一個像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那樣的IT系統——業界有人專門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就是互聯網規模的IT系統(Web-Scale IT),同時學習用它們的方式去思考、行動和打造應用程序與基礎設施。
當然,以用戶為中心不止是體現在對外的客戶服務。在企業內部,讓員工使用的IT系統更友好和使用更自然也是一個必然趨勢,國外有兩個流行的詞匯與此有關,即“IT消費化”和“游戲化”,并有公司專門從事這樣的業務。例如,嘗試將微信的交互模式、流媒體視頻服務、個人云存儲和數據同步等引入到企業計算環境中來,讓最終用戶的體驗等同于日常網上沖浪,無需任何培訓等。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IT技術的進步已為轉型奠定了一個基礎。比如,BYOD相關技術的成熟就為釋放員工的潛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BYOD要求應用軟件與設備無關,過去的技術不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而隨著云計算以及VDI技術的成熟,這一障礙已經基本不存在。又如,得益于大數據分析技術,IT系統能充分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并以更加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去實現需求,而非簡單地延續和擴展以往的產品功能和能力。社會化電子商務這種基于新一代社交網絡的電子商務便是最好的例證,而微信、QQ、微博上面衍生的新興電子商務模式,正在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重要杠桿。
可以說今天,無論是技術的進步還是用戶的需求都在推動企業IT的轉型。面對新的變化,CIO惟有順勢而為,才能更好地支持企業的業務經營,支持企業創新,從而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