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高端容錯計算機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個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是浪潮集團,其項目成果就是天梭K1系統。
這是近年來計算機領域難得見到的國家大獎。它一方面體現出國家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戰略正在加大支持力度,無論是研發、應用還是獎勵;另一方面也是對天梭K1系統的成功研制和應用前景的肯定及贊許。作為IT媒體人,天梭K1系統和它的獲獎值得我們點贊。
其實從天梭K1系統的正式發布到“K遷工程”的啟動,直到今天獲獎,我們目睹了天梭K1的發展,感慨良多。高端容錯計算機項目總設計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說,天梭K1系統是400多位浪潮工程師耗費4年多時間研發成功的。的確,這其中的艱難、辛苦甚至郁悶與不理解,是局外人不能體會的。不過,王恩東和他的團隊應該慶幸,他們趕上了好時候。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制自己的高端計算機,可以說幾代人為之奮斗,但真正成功了,打出品牌、實際應用的寥寥無幾。雖然其中有各種原因,但從國家層面來看,作為“十一五”期間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天梭K1從立項、資金、政策等方面得到的支持,以及國家發展的大環境和我國整體IT水平的提升,應該都是今非昔比。現在不做,更待何時?
天梭K1系統是帶著使命問世的,那就是替代國外小型機。要想替代,一是技術上要過硬,二要在重點行業的核心系統里站穩腳跟,三是要圍繞著K1建立起生態環境,得有人愿意陪你一起“玩”。
這三點既是互相依賴、相輔相成的,也是一步步遞進的。綜觀幾十年來眾多的國產項目或產品,為什么真正立得住的少之又少,最終沒有進入良性循環而偃旗息鼓?除去技術原因外,沒有應用或應用很少是一個重要因素。而天梭K1的高明之處就在于,新產品推出的同時就已經與中國建設銀行開始了合作,并率先落地新疆建行的核心系統。從這點上看出,王恩東在一開始就已經將系統在關鍵業務上的應用與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綁定在一起了。之后,天梭K1又相繼走進許多重點行業的核心系統,前不久,郵儲銀行IT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明確表示,郵儲銀行目前正在開展K1系統的試點工作,作為第一步,采用K1系統的客戶營銷系統已經上線。對于這些支持國產系統、并愿意使用國產系統的用戶,我們要大力點贊。
由此想到,之前采訪一家國產數據庫廠商的CEO時,他說到了一句話:好的產品是打磨出來的,只有不斷使用,才能越來越完善。這家廠商為了改進產品,持續不斷地傾聽用戶反饋,一點點升級,目標就是取代國外數據庫。
遠的不說,就說天梭K1瞄準要替代的那些國外產品,這些產品也不是一出現就十全十美,也是經過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和打磨才走到了今天,期間同樣經歷過失敗、宕機、出錯等等挫折,可以說是成千上萬的用戶成就了他們。
即使路就在腳下,也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做國產高端計算機也好,做國產數據庫也罷,都是國家戰略,其應用關系國計民生。對于浪潮和王恩東來說,天梭K1未來的路不容易,而對于各行業的用戶來說,支持國產,國家才會有明天。
天梭K1未來的路不容易,支持國產,國家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