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九侯山,大家興致不高,也許是對這個地方太熟悉了。過去逢節(jié)假日,九侯山是好去處,路程近又不多花錢。
金秋時節(jié),天高氣爽,雖略帶些寒意,陽光溫和地灑在身上,溫暖舒適。九侯山如今已是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以前坑坑洼洼的山路變成了水泥路,透過車窗放眼望去,山下許多小村莊散落在翠綠的山野之間,我們仿佛置身于空靈幽雅的山水畫中。到了半山腰,車在一塊空地上停下。這里設(shè)立九侯山旅游區(qū)管委會,還配有食堂、停車場,更讓我驚訝的是竟然有了導(dǎo)游。熱情接待我們的是九侯山旅游區(qū)管委會主任,他向我們介紹這里的建設(shè)情況,并專程和一名導(dǎo)游為我們帶路。我們感到些許不解:“上山還要帶路?”主任說:“我們給你們當(dāng)導(dǎo)游,另走新辟線路,讓你們大開眼界,好幫助宣傳。”
原先上山的路堵了,我們跟著主任和導(dǎo)游走。導(dǎo)游先詳細(xì)介紹了整個旅游線路。登上山坡,一眼看見前面有塊巨大的石頭聳立著,猶如天生石門。門中有明朝云南參政羅汝芳鐫刻“天開”二字,格外顯眼。導(dǎo)游興致勃勃地介紹:“這里叫‘天開門’,門前有一塊橢圓形巨石,觀之如石龜靜臥,石上的‘九侯名山’ 是元朝高僧無礙手書古樸雄健的石刻。右側(cè)峭壁上的‘獨秀群峰’石刻,旁有清朝舉人林天翔題跋、溫陵王梅溪書寫的‘萬山第一’ 石刻。”主任說:“諸位,沒經(jīng)過這里不算來過九侯山,這些石刻可別錯過。”這是進山的第一站,我們紛紛與“九侯名山”合影。進了山門,步上月案池,爬石鉆洞,幾經(jīng)周轉(zhuǎn),我們進入五儒書室。哇,里面清涼極了。傳為宋禁偽學(xué)時趙嘉客、周直言、伍仲求等五人到此講學(xué)。
寫作愛好者容易對大自然產(chǎn)生靈感。天然橋旁不遠(yuǎn)處有塊巨石臥在田地里,真叫人遐思!有的說是犀牛望月,有的說是獅子……大家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想象,暢所欲言,不亦樂乎。走進大名山,眼前便是千年佛教圣地九侯禪寺。
也許是導(dǎo)游解說的緣故,我們特別認(rèn)真觀察,對原有的景物倍感親切、新鮮。“哇,壯美!”旁邊一位女士不由發(fā)出贊嘆。九侯禪寺煙霧繚繞,整座寺院規(guī)模并不大,布局卻獨具匠心,憑借山勢,從低往高,錯落有致,確實十分壯觀。我們和許多外地游客走進禪寺的前殿,映入眼簾的是迎門橫梁懸掛的明末理學(xué)家黃道周的題匾——“洗心之藏”,字體灑脫飄逸。大家駐足欣賞。沿著臺階登上望海樓,頓時豁然開朗,大家臨窗遠(yuǎn)眺,指點美景,贊嘆不已!近看,煙波云樹,稻果農(nóng)舍,一派祥和安寧的景象;遠(yuǎn)望,幾十里外的詔安灣,碧波萬頃,渺茫之中可見海面上的鳥兒飛影和行駛的漁船。
有人發(fā)出感慨:“幼時跟隨父親裝修寺院,不懂古建筑工藝之精湛,如今看來還真不簡單啊!”到庭院內(nèi),我們見左右各有廂房,佛殿居中,飛檐翹角,雙重櫞明瓦,金碧輝煌。屋脊之上雙龍戲珠,栩栩如生,直欲呼嘯騰空去。屋檐之下,垂梁斗拱,濃墨重彩的牡丹、芍藥格外靚麗,叫人目不轉(zhuǎn)睛,觀之如癡如醉。
此時,禪寺前的陽光特別燦爛,善男信女們在香爐焚香燒冥幣,煙霧繚繞,真像“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情景。我們從禪寺兩邊的臺階上主佛殿,殿中供奉著釋迦牟尼,左有阿彌陀佛,右有藥師佛,兩側(cè)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韋馱尊天、疆羅尊地佛像站立前面兩旁。正殿兩邊,十八羅漢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我們只觀佛像而不拍照,對一路上的詩詞對聯(lián)、牌匾字、摩崖石刻,一處也不放過,逐一拍攝下來。
沿著禪寺左側(cè)上去便到了福勝巖,仰頭觀望著左上方長著樹的花瓶石。孤樹抱石的較量與交融,吟唱著頑強不息的贊歌。游客們瞻仰了遁來佛,來到飛來佛亭前駐足。《飛來佛與遁來佛》的故事經(jīng)導(dǎo)游精彩的講述,我們眼界大開、深受啟發(fā),原來烏龜和兔子賽跑的故事早就在這里上演。
疊石與山泉是九侯山美景不可或缺的魂靈。一泓清泉自天柱峰流下,不屈不撓,穿行于疊石叢中。雖沒有“遙看瀑布掛前川”,但松澗泉的水流歷歷在目,悅耳動聽。同行的老先生說:“飛來佛亭前的這塊巨石像鯉魚,每逢雨天流泉暴漲,形成一處三疊瀑布,猶如巨鯉沖波擊浪逆流而上。鯉魚石下,數(shù)十塊巨石相疊,形成一個個天然的石洞,洞中的石塊形狀不一,清泉順流飛濺,這里的景觀獨好。”游客們聽了,不由地舞弄著泉水,引來了陣陣叫聲與笑聲。我洗洗手腳,嘗上一口,甘涼清爽遍布全身,旅途的疲倦頓時煙飛云散。
一路的摩崖石刻,記錄著九侯山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同樣,松澗石壁上鐫刻著乾隆年間沈筱書“澤盡煩襟”和“試劍”石刻,其中也有典故呢。據(jù)導(dǎo)游介紹,相傳開漳圣王陳元光平定“靖安之亂”、“崖山之亂”后,帶六部將領(lǐng)游詔安九侯山至松澗泉,見流淌的泉水清澈,興奮地拔出佩劍,在石頭上用泉水磨礪,頓時寒光逼眼,隨手用劍劈石,石頭裂成兩塊,后人在此刻下“試劍”作為紀(jì)念。
在通向天柱峰綿長的峽谷中,我們鉆石洞,爬崢嶸的怪石,撫玩奇形怪狀的石蛋,體驗層崖疊嶂的感受,還有親睹“一線天”奇特的亮光。遠(yuǎn)處的風(fēng)動石還在和我們遙遙相望,似乎在賣弄著九侯山更神奇的景觀。
玩山游水在于一個心情,感覺好了,也就別有一番情趣。此次游九侯山,出乎我們的意料,在原本平靜的心湖里激起一層層特別閃亮的浪花。回到農(nóng)家菜館,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飯菜已準(zhǔn)備好,雖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我們卻吃得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