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歷史
一個沒有反省能力的民族,固然難以前行,而一個否定自己的民族,就像車禍之后失去記憶的人,也缺乏前進的基礎。只有讓傳統在今天的思想里融會貫通,才能有繼續向前發展的希望。
文化·文明
文化“必定有異”,文明“難免有異”,文化“必須存異”,文明“可以存異”,這就是文化與文明之間的區別。文化可以交流,甚至融合,但最終“存異”。文明的趨向卻是“求同”。文明的背后是核心價值,只有人類的共同價值,才最有價值。沒有價值觀支撐的文明,不是文明,起碼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明。
公正
什么是公正?人在社會上需要公正,需要的公正主要有兩大類:精神和物質。公正,公,公家,公共,大眾,集體的意思,是客觀的;正,就是客觀的東西如何對待自己,正也就是自己本身的感受和體驗。客體對自己的主體公與不公,就是公證。這里,對參照系的選擇極為重要,選擇怎樣的參照系,就會得出怎樣的公與不公的結論。
文學·作家
文學,是山野爛漫的花,是碧波蕩漾的河。文學,是星月爭輝的夜,是清晨爽意的風。文學,是旭日輝煌的美,是晚霞映紅的空。作家,一支枯筆,一盞孤燈,一顆赤心,一腔熱血,一襲靜夜,一陣蟬鳴。甚么誘惑,甚么寂寞,全都拋卻,演繹人間真情,表達常人喜怒哀樂。
文學·哲學
木心說,文學在于玩笑,文學在于胡鬧,文學在于悲傷。不錯,因為面對的是辛酸,是無奈,是彷徨和震撼。
木心又說,把哲學當文學讀,把文學當哲學讀,把人當書來讀,把書當人來讀。是的,只有人生命運相結合;只有把人生遭遇升華到理論的高度,只有從中獲得經驗,教訓和啟迪;只有最終回歸自然,揭開騙人的迷惑。
劇·戲
古人的,今人的,凡寫成劇,都變成了戲,戲歷史,戲人生,從大處戲到小處,從高處戲到矮處,從寬處戲到窄處,戲字無處不在,戲得人看的眼花繚亂,不知所云;他在哭,你覺得好笑,他在笑,你感到莫名其妙,好一個戲字了得。如此戲歷史,如此戲人生,一路戲下去,最終恐怕連自己都被戲沒了。
美·丑
美的反面是丑。美與丑,如果表現在層面上,往往容易迷惑人,往往容易使人在這種能量的吸引下走入歧途或喪失理信。浮在層面上的東西,很多都是假象,美的不一定美,丑的不一定丑。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故曰:美的東西,有事顯得丑,丑的東西,有事顯得美。美丑的互相表現,美丑的相互轉換,乃生活之規律也。
真·美
生活中,凡是沒有經過偽裝的東西,都不具備欺騙性。沒有帶欺騙性的東西,應該說是真。真,是事物原始本質的反映,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它都是一個樣,基本上的一致。真的不一定美,美的不一定真。生活中出現的真與美,往往都被無情的社會加過工。
官道
一位在官場上混得很不錯的友人,在一次酒足飯飽之后,總結自己仕途經驗,道出了頗具經典的三個字:捧、哄、壓。捧,對自己上司,捧得他昏昏然捧得他把你當成心腹,捧得他把你視為知己。哄,哄自己的同級,哄得他對你增加信任,哄得他對你減少戒心。壓,對自己的下級,壓得他乖乖然,服從領導,不敢亂說亂動,更不敢說你的壞話。
藝術家
一個藝術家,在他的作品里所表現出來的不外乎是一個情字。這個情字,是人間真情。有了這個情字,藝術家的作品才會生動感人,才會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藝術家這個情字的獲得,當然是源于生活,源于人生。如果藝術家一旦把人生看透,把人生活的這個社會看透,這個情字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情字的消失,意味著藝術家創作生命的結束,對藝術家來說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縱觀歷史,國內外才會有藝術家,特別是杰出的藝術家,在看透人生,看透社會,深感痛苦而絕望的時候,往往都選擇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求得徹底的解脫。
政治家
看來,這個世上,恐怕唯有政治家才需要把人生看透,才需要把社會看透。只有當政治家把社會和人生看透了,看的一清二楚了,政治家才拿得出治理社會,治理人生的策略。至于說這個策略的優劣,又另當別論。這是因為,這個治理社會和治理人生的策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非常殘酷的,是要政治家“吃了秤砣鐵了心”才會拿出鐵的手腕去付諸實現。
編戲·演戲
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有一個起控制作用的中樞叫政治舞臺,相當于今天現代化舞臺的控制中心。它決定著整個社會大舞臺的命運,它被政治家所控制和指揮。當然,這些政治家也是在演戲,演別人編好的戲,演自己編撰的戲。由于他們是政治家,手中握有生死大權,是掌握歷史命運的人物,因此他們往往都是編劇兼導演,有時也是主演,別人大都是配角。這出戲最終演得如何,叫座不叫座,這將考驗著政治家們的本事。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大浪淘沙,歷史無情,公正的評判和結論只能是出在最后。
染缸
先人曾經說過,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可以把“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染成各種顏色,也就是說,造就出具有不同能量的人。當然,這里說的主要是負面效應。正如今天國家對貧困山區的投入越多,在貧困山區掌握實權的人貪污受賄的機會和條件也就越多,小到一個村組長,也會一夜之間腰纏萬貫。這個大染缸確實厲害,一二十年的功夫,染出了這么多金錢的奴才。見錢眼開,眼開見錢。為了錢,使出全身解數,最后,是全身解數換來的錢把自己埋葬。
旭日·溫暖
社會是一顆大樹,能夠在炎熱的夏天,給人們撐起一片陰涼。為官者是樹上發出悅耳之聲的小鳥,能夠為人們喚醒每一個黎明。掌握大樹和小鳥命運的政治家,是縷縷清風,能夠驅散人們心靈上的陰霾;也應該是一輪明月,給夜行人送去一片光明,當然,更應該是一輪東升的旭日,讓人間充滿溫暖,減少嚴寒。
虛偽·老實人
如果面對假無處不在的社會,首先要具有識別假的能力。識別了假,也就認識了假。假怕的是真,假最喜歡的是虛偽。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虛偽撫育出假,是虛偽保護著假。一個不虛偽的人,是很難受到假的欺騙。有人說,假最喜歡欺騙老實人。不對。老實人不貪心,不奢望,假往往只好在老實人的面前虛愰而過
規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社會,難道就可以身由己?江湖有江湖的規矩。江湖是社會的一部份。社會本身就包括江湖。既然是社會,社會就有比江湖還要嚴格得多的規矩。一個人只有按照社會的規矩去尋找生活,或者說去創業去奮斗,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包容。反之,不僅會被社會淘汰出局,甚至受到社會的懲罰,也就身不由己。因此,一個人進入社會,規范自己的言行并非小事,只有當自己的言行與社會規矩相合拍,只有當自己的言行不違反和超越社會規矩,才能如魚得水,才會天高任鳥飛,才會身由己而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