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炮”是近年文藝圈對參與了80年代文藝活動藝術家的戲稱。意謂老“革命”里有成就的將士。在“85美術”思潮30年之際,各地紛紛有紀念和緬懷那個年代的展覽活動和文獻資料問世。引發文化界對那場狂飆突進文化復興運動的集體追憶。
朱金石,70年代在藝術界就嶄露頭角,先后參加過星星畫會等重要的展覽和活動。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康定斯基等大師的作品后便義無反顧與周邁由、馬克魯、張偉、趙剛等開始了抽象繪畫的探索和追求。80年代,德國的游學生涯豐富了其視野,他開始進行以材料為主的裝置藝術創作。本人記憶猶新是2008年在北京阿拉里奧畫廊的《權力與江山》裝置作品轟動海內外。殊不知,抽象繪畫一直是他最鐘情的,尤其是其夸張無羈的大塊“筆觸性”憾人心魄。他在抽象繪畫的行走中私密地記錄他的情感波動與藝術思考。毫無疑問他是中國當代藝術在藝術觀念和繪畫語言上少有的智者。
2015年11月,在北京中間美術館展出了他30年來的重要精品。觀眾得以仔細看到朱金石先生繪畫創作的歷史脈絡和思考。特別是二樓展出的繪畫裝置作品《顏料的演繹》讓讀者探究他在繪畫之外的別樣追求。正如巫鴻所言:他的“抽象美術”實際上帶有強烈的行動意味,是對美術表達在一個新的層面上的再思考和對再現類藝術的再處理。由此,朱金石在時下無數人熱衷和趨同的抽象藝術創作之外開始了新的拓展。這種精神就是“85美術”思潮所倡導和推崇藝術態度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