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張光宇的名字是非常陌生的。即便是藝術設計類專業學院的學生亦知之不多。張光宇是上世紀20年代非常重要的漫畫家、插畫家和圖書裝楨設計師。1949建國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創建之初的老院長、教授。他最有名的是轟動全球的動畫片《大鬧天宮》的總設計師。回溯他輝煌的歷史,我們便發現這位在染織服裝藝術設計、陶瓷藝術設 計、工業設計、環境藝術設計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的藝術大家。今年正是張光宇誕辰一百一十周年,《世界藝術》雜志試圖以歷史的脈絡尋覓他輝煌的藝術歷程。

一
張光宇江蘇無錫人1900年出生,早年輟學跟隨上海灘名畫家張聿光學畫“新舞臺”的舞臺布景。繼而進英美煙草公司畫香煙小畫片和風靡上海灘的月份牌畫。其二弟曹涵美民國17年至上海,幫助張光宇、張正宇經營東方美術印刷公司。民國19年,張光宇由其弟張正宇介紹進邵洵美開辦的新月書店任經理,負責發行新文藝刊物。民國21年,他們兄弟3 人與邵洵美合開上海時代圖書公司,曹涵美擔任會計兼編輯,出版《時代畫報》、《時代漫畫》、《時代電影》等刊物。在此期間, 曹涵美曾作《金瓶梅詞話》插圖300 幅,畫藝精美,歷多年而成。最多時為4 家報館提供連環畫稿件,題材多為長篇小說故事,如《水滸》、《西廂記》、 《紅樓夢》、《儒林外史》、《長恨歌》、《聊齋》、《家》、《霸王別姬》等。張正宇不僅為這些畫刊提供作品、設計封面, 而且從事印刷、出版和發行等工作。 解放后,張正宇與其兄合作創作的大型動畫片《大鬧天宮》受到國內外的贊譽。他在國畫、書法、 金石等方面也很有研究。晚年多作水墨小品,為人所珍藏。 特別愛畫貓, 將神態各異的貓納入基本圖形,或方或圓,無不生動活潑,故有“貓翁” 之譽。所作篆隸別具一格,其形式美也得力于繪畫和工藝美術。三兄弟中張光宇的成就最大,從早期的《民間情歌》到《西游漫記》再到后來蜚聲海內外的動畫片《大鬧天宮》造型,他都是一個時代的藝術閃光點。

二
張光宇出生于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的上海灘,當時在滬上最為吃香的是月份牌掛歷,從杭州來上海謀生的無名畫家鄭曼陀也由此成為專職的月份牌畫師,中國早期的漫畫家、電影制片人但杜宇均嘗試此道謀生。月份牌描繪新穎,它既有國畫工筆重彩的細膩,又有西洋油畫的立體感。南洋兄弟煙草公司,英美煙公司等較大的外國洋行都設有廣告部,并用高薪聘請專人從事月份牌創作。1921年,張光宇入 一個煙草公司當繪圖員,繪制廣告、香煙畫片、月份牌,達七年之久。在這期間,為一個裝飾畫家所必須的嚴格的繪畫、圖案基本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張光宇 二十歲之前,來到上海又拜過張聿光為師,學畫布景,得有機會接觸京劇藝術。京劇是集中了中國韻文、舞蹈、裝飾美術等等的綜合藝術,給予后來張光宇的裝飾風格以深刻影響。他早期作品的貢獻主要在書籍畫刊的漫畫插圖上。1934年,墨西哥著名壁畫家蒂阿戈·里維拉的弟子、年輕的珂弗羅皮斯夫婦到上海來旅行。他對我國線刻藝術感到濃厚興趣,也對張光宇的藝術道路感到濃厚興趣。他帶來他的作品同張光宇觀摩、交流。由于珂弗羅皮斯的啟發,張光宇的畫風更加趨向簡練雋永和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與此同時,張光宇發現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我國民間藝術如門神、紙馬、窗花、泥人等那些樸拙的造型、大膽的色調和的圖案風格都很有味道,深深吸引了張光宇,那時他就開始搜集大量民間藝術作品了。并在他的藝術創作中有所體現。“在芒嘉園他的書齋中,我們只能看到還陳列在花梨小櫥中的,他生前心愛的民間玩偶——面人、竹龍、泥雞和小木偶。”(黃苗子語)因為有這樣多方位的素養不斷豐富完善張光宇藝術世界,使得他創作如魚得水,創作出對他影響深遠的思想深刻《民間情歌》作品,《民間情歌》的出版,風靡一時,奠定了他在藝術界的牢固地位。在當時時尚之都的上海灘藝術界輝煌無比。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熱血青年加入到美術隊伍這個行當中來。


三
多年來,研究者認為張光宇最大貢獻是他對的線條把握,特別在《大鬧天宮》中人物造型上的純熟運用。中國繪畫的基本功是線描,從傳統繡像的繁瑣到陳老蓮的裝飾線條革新。他的《民間情歌》插畫作為他早期的杰出之作,純凈柔韌的線條,流暢順滑,表現江南村鎮生活的特殊氣氛。 到了晚年的《大鬧天宮》則用線更加老練醇厚,尤其漫畫式的夸張變形運用的恰倒好處。美猴王的造型、七仙女的唯美美造型成為永遠的經典一直到今天,飄逸的線條,優美的韻律,巨靈神、二狼神、玉皇大 帝、土地神、太上老君等莫不活靈活現。
概括起來,張光宇的藝術有如下幾個方面值得研究:
1、收放之法,許多中國畫家在這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寫意畫家體會尤深。有些畫家終生苦于能收不能放,或能放不能收;或失敗于宜放不放,宜收不收。藝術貴在能放能收,收放得宜。如長江入海,源出于昆侖,經高山峻嶺,迂回曲折是其收;既出三峽,一瀉千里是其放。 嘗聞,京劇身段,極講尺寸,一舉手一抬足,要作到十分準確。所謂準確,是藝術形象的準確,是從生活中提煉而來,變為程式化的動作;不是生活的如實描寫,而 已經有了極大的夸張。但使觀眾并不以為是夸張,而是非如此不能給人以藝術上的滿足。這是京劇藝術收放的統一。

2、在構圖上,張光宇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上的以大觀小之法。西方的透視法在藝術上是科學的又是不科學的。科學的方面可以幫助畫家對解決三度空間上有深刻 的理解;其不科學之處就是把藝術家降低為光學機器只表現眼所見到的,不能表達其心所看到的外在影像。張光宇的裝飾繪畫充分運用了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之法,將此法運用到畫面空間的處理上來。他吸收了中國壁畫、版畫,以及波斯與印度畫中的內景、外景不同空間并列的法則。他還運用了許多近代舞臺藝術、電影藝術上的方法,他時常把遠景與近景、天空與地面、虛景與實景等等柔和起來,都有機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成為早起中國電影中 “蒙太奇”鏡頭運用者。
3、在造型方法上,他從中國書法、銅器以及近代工藝上得到了有益的啟示。書法的結構用筆也是有方有圓或方中寓圓圓中寓方的;其它裝飾藝術造型亦同此理。方圓各有其長處,如純方則訴諸人之感覺是有骨無肉,冷硬偏于理性;如純圓則有肉無骨,混沌無精神。張光宇造型之方法無論一石一木、人物、屋宇、舟車等等皆方中見圓,圓 中寓方;既有豐富之感情又顯得挺拔有力,這也是他程式化所遵循的主要方法之一。
4、奇中寓正,在中國繪畫技法中向來主張“奇中寓正”“正中寓奇”,以達到藝術上變化統一。有正無奇則呆滯刻板,如館客體印版字所要求的會絞殺了藝術創作的生機;若有奇無正,那是企圖以奇 取勝的江湖術士手法已去藝術甚遠。真的藝術要求應該是奇正統一,有時從外形上看頗正,而奇寓其中,有時形式很奇而正寓其中。有人言張光宇藝術太奇,只是從表面上看到其構圖大膽或形象夸張,而未曾窺及其內在結構之嚴正,形象刻劃之認真;或有人言光宇藝術過于正,也只是對他的程式化的形象僅有表面之認識,未到在貌似板拙的形象之中卻包含有豐富的感情。
四

張光宇是中國諷刺漫畫的帶頭人,他的諷刺漫畫影響了包括丁聰、黃苗子、華君武、廖冰兄等一代又一代的漫畫家。陳丹青說張光宇是“真正的元老”,“貶低講是實用美術,高點講就是波普”,是真正的民間文脈。陳丹青說:“早就知道張 光宇好,沒想到這么好。且不說漫畫、裝飾畫,張光宇的水彩風景寫生、肖像寫生一點都不在徐悲鴻、劉海粟之下,跟西方大師是一個水準。1928年,張光宇在上海與友人集資創辦中國美術刊行社,主編《上海漫畫》周刊,登上了民國紛紜競秀的出版舞臺,1933年,與邵洵美等人合作,中國美術刊行社更名為時代圖書有限公司。1935年張光宇和弟弟張正宇與時代出版公司脫離,創立了獨立出版社。從1928年到1937年底上海淪陷,張光宇主編或參與編輯出版的刊物有《時代畫報》、《十日雜志》、《獨立漫畫》、《漫畫界》、《新詩庫》、《萬象》、《潑克》、《抗日畫報》等,并大膽出版了《光宇諷刺集》,以藝術家的身份直指達官顯貴和社會問題,這些震撼人心的警示之作前所未有。他不屑于帝王將相的附庸風雨雅之態,風花雪月的描摹,以及市井文人的無病呻吟。“獨 立”,這一中國知識分子群體中最為寶貴的追求成了張光宇創業的宣言,而“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確可以作為他一生治學的集中評價。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各大電影院重放著名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引起了全社會的極大轟動,年輕人驚呼“這才叫藝術”,以為這電影的美術設計張光宇“是個新人”。漫畫家丁聰在回憶文章里寫了這件事,說自己當時“又氣又喜”。張光宇1945年就畫過了一套彩色連環漫畫,名叫《西游漫記》。畫里是《西游記》原班人馬去西天取“真經”,而玉皇大帝的天宮里充滿貪污賄賂,唐三藏一路遇到的妖魔鬼怪都是玉皇大帝的皇親國戚。妖孽為非作歹被孫猴子擒了,還總有宮里神仙來說情。其實,早在1960年他為《大鬧天宮》做人物設計和場景設計,許多元素直接取自《西游漫記》。受他影響、提攜的同僚后輩比他有名氣得多。20年前,當《裝飾》雜志曾出版特刊紀念創刊人張光宇,當時的文藝界名宿:夏衍、吳祖光、葉淺予、黃苗子、廖冰兄、丁聰、張仃、華君武、黃永玉等人紛紛撰文,對這位早逝的漫畫家、裝飾藝術家、設計家不吝贊美,稱他是“真正的大師”、“亞洲的驕傲”、“一面 旗幟”。然而回音寥寥,張光宇依然寂寞。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今天我們重新看待張光宇先生的藝術歷程想必是一個重新的開始。
客觀地說,張光宇無疑是中國杰出的現代主義藝術大師,他以自己的藝術實踐和眾多的作品為我們打開了通向新時代現代藝術的大門。我們知道,現代主義是中國新舊藝術的分水嶺,產生于上世紀的20年代。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特殊的歷史政治環境延緩了世界現代主義藝術在中國的發展。但是,正是在這昏暗、泥濘的道路上,林風眠、吳大羽、張光宇、龐熏琴等一大批藝術先驅踏著堅實的腳步,抵御著世俗的偏見和無數的風波。首次開啟了中國現代主義藝術的先河。這一藝術風潮直到上世紀中國的80年代才有了重新的接力。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滿清民國的更替,五四運動的風雷,激蕩了年輕有為的張光宇。藝術的天分結合美善的心靈,張光宇從民間情 歌、時事漫畫、商業美術開始,摒棄了傳統文人畫家的風氣,開始了脫離筆墨桎梏的新藝術的探索。張光宇藝術的時代性是建立在與舊時代的決裂上的,一掃千古而 奠基未來,超越了一時一地之時空。
張光宇的現代主義藝術是建立在獨立、真情、個性、創造之上的,這是解讀張光宇藝術的重要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