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會覺得藝術,特別是當代藝術只會發生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而現在更多的城市開始關注藝術,嘗試著用藝術來進行城市的推廣和營銷。25日,《多維度——2015峨眉當代藝術年度展》在峨眉山市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中心開幕,來自重慶的總策展人傅榆翔和學術主持王林,馬修(英國)邀請到了來自世界11個國家的藝術家們,為峨眉山這個縣級城市帶來了一場歷史上最大規模、最高藝術水準的當代國際藝術展覽。
同時記者發現,類似這樣由重慶策展人策展、大量重慶藝術家參展的藝術展覽,正在許多城市發生著,而很多重要的展覽卻沒能回到重慶展覽。業內人士建議,具有不可比擬的藝術資源和優勢的重慶,應該更好的利用藝術來宣傳和推廣重慶這座城市。

現場>
峨眉山迎來最大當代藝術國際展
時間回到25日,在具有悠久歷史的佛教名山峨眉山腳下,一場非常具有國際視野的當代藝術展正在進行。《多維度——2015峨眉當代藝術年度展》總策展人、來自重慶的藝術家和公共藝術活動家傅榆翔先生告訴記者,此次展覽邀請到了中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德國等11個國家的43位藝術家參展,他們帶來了178件藝術作品,作品形式囊括了油畫、雕塑、裝置、影像等。“這是峨眉山市歷史上最大規模、最高藝術水準的一場當代國際化藝術展覽。”傅榆翔說到。展覽將持續到10月26日結束,如果國慶節期間你會到峨眉山旅游,不妨也去看看這個當代藝術展。
記者在現場看到,所有展品中體積最大的一件裝置作品《四分之三北京吉普》,成為了大部分觀眾們圍觀和拍照的對象。這件作品的作者是知名藝術家師進滇,他用50公斤的鋼絲進行手工編織,還原了一輛吉普車車身上的3000多個零件。因為鋼絲編織的獨特透視視覺效果,觀眾在欣賞這輛“吉普車”時,會有一種電腦三維立體設計透視圖觀看的效果。
記者現場隨機采訪了幾位觀眾,他們有峨眉山本地人,也有外地游客。一位本地人吳先生就告訴記者,在峨眉山看到這樣的當代藝術展,“我覺得并不奇怪,當代藝術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難看懂,比如這件《北京吉普》,我就覺得非常有意思,讓人記憶深刻。”

觀點>
當代藝術助推城市宣傳
為何會在峨眉山做這樣一場國際性的當代藝術大展,展覽顧問機構樂山市文廣新局局長謝曉明告訴記者,峨眉山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傳統藝術也比較發達,但當代藝術的發展還比較滯后。“打造這樣高水平的當代藝術展覽,有助于提高市民對當代藝術的普遍了解和認識,也能提升整個城市的藝術氛圍。”同時在謝曉明看來,作為擁有峨眉山、樂山大佛等著名景點的樂山,去年旅游接待人次超過3300萬,“在我們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的進程中,藝術會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在謝曉明看來,藝術對于城市來說是相輔相成的,“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藝術的常態性融合和提高,而藝術也會促進城市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
來自英國的策展人、本次展覽的另一位學術主持馬修告訴記者,意大利的威尼斯以前可能只是一個旅游城市,但因為威尼斯雙年展,不僅讓更多的人選擇到威尼斯旅游,還讓威尼斯成為了一座藝術之都。“藝術會讓一座城市有它獨立的識別系統,會讓別人看到這座城市不一樣的地方,這對宣傳推廣城市非常有幫助。”
中國西部國際雙年展總策展人田野也認為,推廣城市,不能僅僅單靠美景、美食這樣單一的元素。“當代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最大的特點就是只要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看到當代藝術都能夠有自己的理解和解讀。”田野說到:“也就是說當代藝術是一門不需要翻譯的語言,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讀懂。所以當代藝術無疑是推出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之一。”

建議>
重慶應更好利用整座城市的藝術資源和優勢
在這樣一場當代藝術大展中,我們看到了重慶策展人傅榆翔的身影,也看到了很多曾經或現在在重慶學習生活過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比如何多苓、王承云、陳剛、傅文俊等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重慶藝術家活躍在國內外各大城市的展覽中,但很多重要的展覽卻沒有機會來到重慶展出。采訪中業內人士都認為,重慶本身具有豐厚的藝術資源,應該更好的利用藝術這一符號和元素,來傳播和推廣重慶這座城市。
在傅榆翔看來,重慶有了越來越多的民間創辦的美術館、藝術機構,也有了更多不同實驗和探索的展覽。“但我認為,在重慶我們應該對藝術更加的包容,多元化的支持和關注,學習其他城市的開放和接納,而不是固化在一所學校,一個圈子,甚至是某一個人,這對藝術的自由生長是相當不利的。能夠讓更多的藝術家和藝術品都有機會和可能在這座城市展示才情,感念這座城市的滋養。”傅榆翔說,近年來他一直從事國內外策展工作,就是希望能夠為觀眾帶來更多不同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不論是這座城市的藝術家,還是外地(包括國外)藝術家,只要作品具有探索和實驗,都可以在重慶得到尊重、關注和交流。”

田野對記者說到,其實很多城市非常羨慕重慶,“因為重慶既有深厚的藝術歷史資源,也有眾多的藝術院校,源源不斷的在培養新的藝術人才。”田野說,很多城市需要用藝術來助推城市發展時,都會邀請重慶的藝術家,“重慶本身就具有這樣的優勢,一定要把優勢用好,留住優秀的藝術家,給各種藝術家在這座城市提供更多展示的機會和平臺,就如同北京、上海、深圳一樣讓各種藝術資源人才,機構真正轉化為城市的藝術能量,更好的宣傳、推廣重慶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