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科技型中小企業更是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但由于內外部原因,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相對困難。本文借鑒美國硅谷銀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先進經驗,結合國內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實際困難,提出真正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既需要商業銀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也需要政府部門、監管當局及其他市場中介機構創造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等政策建議。
" 關鍵詞: 商業銀行;科技型中小企業;國際經驗
中圖分類號:276.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5)02-0033-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2.07
一、我國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困難
(一)缺乏專業的科技人才
商業銀行普遍缺乏專業科技人才和外部科技專家,導致對科技企業和投資項目了解不足,這已成為發放科技貸款的主要困難之一。由于科技型企業分布行業廣泛、專業性強,銀行缺乏專業人才導致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所處的行業周期、企業特點、專利技術價值、項目前景了解很少。銀行自身培養既懂金融又懂技術的通才難度很大,而且科技人才也不可能對各行業技術都具有充分了解,因此僅靠銀行自身力量突破人才瓶頸難度很大,必須協同有關部門構建外部腦庫為銀行提供專業人才。
(二)尚未形成完備的風險補償機制
科技型企業大多是輕資產、高技術含量、產品研發投入高、投入和產出在企業初期不成比例,但高科技產品的附加值極高,企業一旦獲得市場認同會產生極高回報。銀行發放科技貸款承擔風險高于傳統產業,卻無法分享企業成長的高收益。目前,雖然國家政策導向要求各級科技部門和高新園區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但風險補償基金尚未形成規模、其他補貼和風險補償政策覆蓋面不足,導致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投入產出不匹配,影響了銀行發放科技貸款的積極性。
(三)產品創新的宏微觀配套措施相對滯后
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訂單融資、股權質押貸款是比較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產品,但產品創新離開宏微觀配套措施的跟進是難以推廣的,相關宏微觀配套亟需跟進。如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首先需要形成對知識產權系統化、規范化的評估體系,其次需要健全知識產權交易體系,便于發生風險時銀行能夠及時將知識產權變現。同時,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規范知識產權質押登記。
(四)尚未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
銀行與科技型中小企業企業信息不對稱問題尤為突出[1]。人行企業基本信用信息報告中,僅有大型企業的信用評級描述,而對中小企業的評級信息很少,銀行難以便捷、有效地獲取企業信息。此外,科技型中小企業有其自身特性,評級要素也會有別于大企業,需充分考慮其科技創新能力、獨立知識產權等非財務信息。單現在有政府機構、科技部門、銀行、評級公司多方參與構建的、尚未形成區域性的信息共享平臺,銀行對科技型企業真實情況缺乏了解,必然造成過于強調抵押以確保貸款安全的現狀。
二、美國硅谷銀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經驗借鑒
硅谷銀行一直處于硅谷科技創業活動的中心,是支撐美國高科技企業發展壯大的一支重要力量①。自1983年成立以來,硅谷銀行已為3萬余家高科技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在美國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的計算機和生命科學行業的企業超過三分之一都是硅谷銀行的客戶[2]。硅谷銀行隸屬于美國SVB金融集團(硅谷銀行金融集團)。硅谷銀行金融集團下設硅谷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私人銀行機構、咨詢公司四家機構,其中硅谷銀行經營傳統商業銀行業務,資產管理公司負責各種VC(風險投資基金)和PE(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運作管理,私人銀行機構專門為科技企業、VC、PE的高級管理人員提供金融服務,咨詢公司主要通過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合作評估高科技企業客戶的價值。硅谷銀行提出“技術創新的中心在哪里,我們就在哪里”的口號,55家參控股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一)高度專業化的市場定位
硅谷銀行的目標市場為高科技中小企業、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高科技企業客戶,硅谷銀行為其提供存貸款業務、結算業務、電子銀行業務等金融服務,并把自身豐富的風投資源介紹給企業,幫助高科技企業獲得更多融資。對VC和PE客戶,硅谷銀行為其提供存貸款業務,并通過SVB金融集團的資產管理機構與各種基金開展全面合作。2013年,硅谷銀行的貸款客戶中,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行業的高科技企業占比超過三分之二,VC和PE行業客戶占比近四分之一。硅谷銀行高度專注于為高科技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通過與風險投資機構的緊密合作有利于更好地了解高科技企業客戶,降低貸款風險,拓寬收益來源。
(二)獨特的盈利模式
1.存貸款利差遠高于普通商業銀行。硅谷銀行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客戶風險較高,融資需求具有“短、小、頻、急”的特點,一方面對貸款利率不敏感,另一方面,這類企業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從風險投資機構獲得投資后通常在硅谷銀行開立存款賬戶,存款大多為不付利息的活期存款。硅谷銀行的風險投資機構客戶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也比較高,在尋找投資目標時資金通常也存在硅谷銀行的活期存款賬戶,而風險投資機構業務的特性也使硅谷銀行對風投貸款收取高額利息。利息收入是硅谷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2012年硅谷銀行的利息收入7.3億美元,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存貸款高利差造就了硅谷銀行的優良業績,自1993年以來,硅谷銀行平均資產回報率達17.5%,而同期美國銀行業平均回報率僅為12.5%。
2.持有眾多高科技公司的股權組合帶來可觀收益。硅谷銀行為高科技公司提供信貸服務時,會提出一些附加條件以補償貸款風險,如索取客戶的少量期權(一般不超過總股本的1%),如果企業發展良好能夠上市或者被收購,期權就能夠為硅谷銀行帶來巨大收益。從歷史數據來看,大約有30%左右的期權能夠兌現收益。硅谷銀行索取的企業期權由其母公司SVB集團代為持有。
(三)出色的風險管控能力
硅谷銀行近20年來的平均不良貸款率低于1%, 撥備覆蓋率均超過100%,主要得益于其出色的風險管控能力。
1.嚴格的客戶篩選機制。硅谷銀行在確定一家初創期的高科技公司成為其客戶時,會與風險投資機構緊密合作,減少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風險。硅谷銀行規定所服務的初創期科技企業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且獲得風險投資支持。
2.以多種方式保證貸款安全。硅谷銀行發放貸款前與客戶簽訂協議,要求以技術專利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當企業產品投入市場后,采取應收賬款融資替代知識產權質押,并時刻關注該企業客戶是否還有風險投資繼續投入,以風險投資投入資金作為衡量企業還貸能力的重要標志。獲得貸款的初創期高科技企業客戶只能在硅谷銀行開立唯一賬戶,便于銀行全面了解客戶的經營狀況。同時,通過控制單戶企業貸款規模減小風險,硅谷銀行對單一科技企業的貸款最高限額為2000萬美元。
3.與風險投資機構密切合作。與風險投資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一直是硅谷銀行最重要的策略之一。硅谷銀行借助風險投資機構的專業水準篩選高科技企業客戶, SVB金融集團是200多家風險投資基金的股東或合伙人,在硅谷銀行內部也成立了風險投資咨詢顧問委員會,設有專崗負責維護與風險投資機構的關系,硅谷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共享信息,形成互助互補的合作體系,以便更好地規避風險。
三、提升商業銀行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力的對策建議
(一)創新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組織架構管理模式
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組織機構特點,積極創新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組織機構管理模式。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特點,設立專門服務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的專業團隊。部分有條件的銀行可以參照硅谷銀行金融集團模式,推進中小企業專營機構與旗下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投資銀行等全面合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
(二)創新科技貸款營銷方式
由于科技貸款金額小、客戶多、頻率高,傳統的營銷模式難以滿足銀行對貸款投入產出的要求,必須創新商業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營銷模式。銀行可以通過科技主管部門、高科技園區、專業擔保機構批量推薦科技型中小企業客戶,批量審批,提升效率。
(三)創新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產品
銀行應結合科技企業特點,積極推進訂單融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融資、股權質押融資、科技企業互助擔保等金融產品創新,拓展科技企業的融資方式。同時,商業銀行應圍繞當地科技產業外部市場環境、行業分布特征(如上海高科技企業主要分布于電子信息技術行業、高新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融資需求特點等,研究開發適合本地科技企業需求特色的金融創新產品以及其他金融服務。
(四)內外結合彌補科技人才短缺
從目前來看,由于銀行內部培養科技人才成本高、行業覆蓋面窄,可通過與科委合作開發“專家庫”、與風險投資機構合作共享專業人才等方式彌補科技人才短缺,但應對科技專家篩選機制、專家審貸責任界定、專家費用分攤機制等問題進一步明確。從長遠來看,銀行仍要加大內部培養、選拔科技人才的力度,優先培養行內高科技企業資源豐富的分支行科技專業力量,嘗試在行內跨區域共享科技人才,建立一支符合本行科技企業行業特點的科技人才隊伍。
(五)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
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不但需要商業銀行高度借鑒國際經驗,提高金融服務的能力,也需要有關政府部門、監管當局及其他市場中介機構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條件。一是政府有關部門可針對科技貸款設立相應的專項擔保基金、風險補償基金等,建立擔保保證金長效補充機制,健全擔保體系,分擔銀行風險。二是采取多種措施逐步建立以政府資本為導向、民間資本為主體、多種渠道并存的風險資本體系,引導社會資本流向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流向科技型中小企業。三是跟進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訂單融資、股權質押融資等創新產品配套措施。四是鼓勵中資法人銀行與地方政府、外部評級機構合作,搭建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專題數據庫,借鑒標準普爾等國際機構經驗,以數據庫為基礎嘗試開發中小企業信用統計模型,預測不同行業中小企業客戶的違約概率,提高銀行的發放科技貸款的審批效率,更有效地防范信用風險。
(特約編輯:盧孔標)
參考文獻:
[1]黃燕茹.德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對我國的啟示[J].河南社會科學,2006(6).
[2]張穩.美國硅谷銀行模式述評[J].時代金融,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