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麗蓮·夢露的經典曲《鉆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放在2014年戛納電影節最為應景,好萊塢新晉“文藝女神”杰西卡·查斯坦佩戴通靈珠寶(TESIRO)(STARLET系列),紅毯上演夢露經典遮裙動作驚艷全場。除了杰西卡·查斯坦·佩內洛普·克魯茲 、朱麗葉·比諾什……諸多走紅毯女明星身上熠熠生輝的鉆飾都來自通靈珠寶。
由全球最大鉆石切割貿易機構歐陸之星(Eu-rostar Diamond Traders,EDT)投資的通靈珠寶(以下稱通靈)成立17年,迄今有遍布全國各地400余家專營店,專注于比利時優質切工鉆石和傳世翡翠的推廣,為柏林電影節專用珠寶。
通靈商品創新中心總經理莊甌對2009年的法國之旅記憶猶新。當時他貼身攜帶一個小密碼箱,只身前往法國戛納電影節。沒人知道,密碼箱里面是標價過億的珠寶,其中便有通靈最引以為豪的89切面鉆石“新一代藍色火焰”。當時國內尚無保險公司敢于承保,“國外做臨時業務的保險公司報價300萬元人民幣,我們討論了一下還是沒舍得買。”莊笑稱。但是承受的壓力相當大,回想起來也確是心存僥幸。
珠寶行業有個驚人的數字:一家公司通常一年的貨品損失額度達幾百萬,而通靈成立以來的貨品損失總額卻控制在同業一年的水平,每年損失遠低于同行。通靈的產品主要是鉆石,那些米粒大小的一顆顆鉆石,如果丟失損失就可能達到幾十萬甚至百萬。在這個鉆石切割下來的部分、甚至粉末都需要嚴格回收的領域,通靈有一套獨特的防控方法,可以將貨品損失率控制在極低值。
盜與防
在南京雨花臺區花神大道的一隅,一座灰色、帶著玻璃外墻的五層建筑,樓宇外只標有TESIRO,那便是通靈的總部。所有秘密的答案,就在通靈總部的第四層。那里存在著一個神秘的部門,即便是公司其他部門員工,也只能隔著兩層玻璃安全門,遠遠地通過視線抵達他們:一群秩序井然的貨管、檢驗人員在其中忙碌,負責著珠寶貨品的檢驗、入庫核價、證書核對和配發等一系列的流程。“早期每半年搬一次地方,公司沒有人知道我們在哪里,也不允許問。”莊甌對《環球企業家》說,他負責的正是這家珠寶公司最重要而神秘的“后臺”—商品部門。搬到總部來之后,莊還曾負責商品部辦公區域的設計,“我對金庫的要求是,外墻兩層磚之間要夾一層鋼板。”莊說。
進入通靈的貨品部門必須要有專人陪同。在160多個攝像頭關注下,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巨細無遺地記錄下來。外人進到里面,最常感嘆的是安保措施之完備。所有玻璃都有震蕩報警裝置,所有的攝像頭都具備夜光、微光功能,所有的電源、開關都做了雙電路的保險。在通靈商品部,地面會鋪設一層厚厚的地毯,防止貨品不慎遺落,造成損壞。工作人員的行動均是受控的,也就是說,他們需要在規定路線上行走,在規定臺面上的規定區域內(常用紅線劃定)完成貨品的交接,每一次交接都會由責任人簽字確認。
這是在總結行業曾發生的諸多教訓而得、逐步完善的硬件環境。某黃金飾品加工商曾發生一起偷盜事件,手法是把加工件挫下來的金粉,撒到頭發中,帶離公司后再清洗熔鑄。一年下來,螞蟻搬家式地盜走兩公斤的黃金。其他企業還有將金粉、珠寶撒到茶杯中的事件。以致如今,通靈的貨管員工衣著無口袋,水杯要統一存放在規定區域。下班前一刻鐘,所有員工都需將工作交接收庫,核對無差異后才允許離開,無論來去都必須集體行動。盜與防成了“這個行業永恒的話題”。
在安防硬件方面,所有的珠寶公司都是大同小異。“關鍵是軟性制度的建立,比如工作垃圾收集工作。”通靈的相關負責人對《環球企業家》介紹。在通靈大廈四層產生的所有工作垃圾全部要收集裝袋,標注清楚垃圾產生于什么區域,集中安放,不會立刻丟棄。需等到安全周期過后,時長一兩個月不等,再由負責人用金屬探測器仔細檢查一遍,才可以做廢棄處理。在外行人看來,這種做法似乎過于謹小慎微了,但幸虧有這樣的制度,還真的曾在一袋袋垃圾中檢出過一枚因疏忽被丟棄的鉆石耳釘。
“即使找到了,責任人也需要賠錢。”莊甌說,在他看來,注重貨品的安全,必須要有巨大責任壓力。而當一切失誤發生時,首當其沖的最大責任人就是他自己。只要出現貨品安全問題,莊要賠償物品價值的30%,團隊主管50%,直接責任人也要承擔賠償。要知道,通靈的貨品都是成品,任意一件都價值不菲。賠償起來,如何穩定普通員工的心理是個需要謹慎處理的問題,處罰過重可能適得其反。“可以申請安全基金,每月還會有安全獎。”通靈的一名普通員工對《環球企業家》說。這樣員工既不敢掉以輕心,也不至于因大額賠償無法安心工作,“恩罰并重”的措施令這里的員工流動率很低。
事實上,招聘貨管員工時,通靈就做了充分考量:必須是本地戶口,并由本地人做擔保。禁止同事間有親屬關系。原則上,貨管員工需要在通靈工作五年以上。為了更合理安排工作,通靈產品部將所有的工序橫向切割,在類流水線的工作線程上,每個人只做簡單的工作,對忠誠度的要求同時被排在了第一位。有良好的生活狀態和固定居所,也是招聘考核的參考條件。響應了那句古訓“衣食足則知榮辱”,在制定好規則的同時,對于人性的把握無疑是通靈做成功的關鍵因素。
摸索
通靈高超的防損能力并非一蹴而就。1997年,通靈珠寶由沈東軍創辦于南京。初期發展迅速,次年開分店,第三年便擴展到蘇州、常州和無錫等地。那時的防損措施還相當傳統,也曾有過“貨品丟得稀里嘩啦”的階段。特別是2004年,通靈在包括江蘇所有二線市場、20多個城市建立了連鎖終端,還擴展到了安徽的一些城市,并開始考慮走向全國。此時的防損措施,就變成了一個尤為嚴峻的問題。
鉆石的遠程運輸是一個大麻煩。以往省內的短距離運輸,通靈采取的方法是不用外部運輸,不乘公共交通,全部自有人員、車輛押送,不做固定線路,專人負責運輸線路的排線,每個月調整一次。收貨店鋪只在收貨前半小時才被通知到貨。人員配備雙司機雙人配送,中途不停車,人員不下車。盡管制度如此嚴密,但尚不足以支持通靈的發展需要。2007年華南大雪,一隊壓貨人員就曾在高速公路上遇阻十余個小時,長途送貨的隱患顯現。
此外,在使用郵寄初期,通靈就遭遇失竊。有人用長柄鉤子從包裝盒縫隙將首飾鉤出。于是通靈按郵政標準郵寄用盒,定制了一批鋁合金盒子以封存貨品。然而又發生包裝盒被打開貨品失竊情況。通靈再想對策,定制了印著通靈商標的膠帶。在各種商業活動中,貨品的流轉也是易出紕漏的環節。此前通靈舉辦了克拉鉆巡展活動,結束后,回收時發現包裝盒并未破封,但一克拉的鉆石被偷換成70分的。“這是業內高手干的”,但通靈人百思不得其解其手法,巡展只能停辦。后來通靈找到了帶有金屬旋鈕的盒子,又用易碎紙搭好標簽,見招拆招。在與盜竊者的對峙中,通靈的防損工作一步步地升級。但是“明知可能發生但沒法控制的損失,每年還是有十次左右。”莊甌表示。
處理運輸中的損耗,管理過程的損失也不容小覷。沈東軍曾對《環球企業家》說,通靈會堅持以線下門店為主的銷售方式。隨著通靈的直銷或加盟店日益壯大,管理難度陡升。鉆石行業的特點是,單品價格高,在售和庫存產品資金占有量巨大,但因為大量手工制作,缺乏工業化的管理流程。就通靈而言,同時有30萬單品單件在庫,很難找到相同的屬性歸類。除了通常定義鉆石品質的4C標準,一件貨品有包括副飾、戒璧、戒圈、戒托、品牌和輔助標注等等104個屬性。在銷售分析、門店業績規劃等方面都需要從這些屬性入手,但管理難度極大,目前還只能大量靠經驗管理。
在通靈進入市場之前,中國內地的鉆石市場通常以香港和歐美品牌為主。國外珠寶行業里,商家在防損方面,都有數額不菲的損失貨品準備金。然而中國商家、特別是通靈則是從嚴從緊。在通靈,幾乎沒有配備貨品損失的預算,只有靠嚴格的管理,將損失控制在零左右。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損成本的日益增長,僅靠規章和人來防控,實難做到萬無一失。
那以后,通靈開始摸索適量地分散風險的辦法,比如逐步引入財產險制度。不過,通靈采用的財產險是有起賠金額的方式,也就是說損失低于一定金額,保險公司不用賠付,“要給員工留有壓力。”通靈負責商品的員工對《環球企業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