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外貿市場中西班牙語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長,高職院校翻譯教學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束縛了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需要引入注重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法。本文以接機和安排入住為例,探討了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西班牙語口筆譯課堂中的應用,旨在增加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翻譯和自主學習能力,并總結出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 口筆譯教學 任務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7-0057-02
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商務活動日漸頻繁,且習近平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對拉丁美洲多國展開的訪問,使我國與其的貿易往來也越來越密切,急需一大批西班牙語語言基礎扎實又具備一定商務禮儀和知識的人才,翻譯人才在其中就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劉宓慶歸納過,當代社會對翻譯的需求體現在四個方面:人才需求,產品需求,功效需求和質量需求。而高校設置的翻譯課程在滿足這些需求方面則有著無法比擬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國約有70多所學校設有西班牙語專業,其中高職高專院校有近20所,大部分的院校仍然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在課堂講解例文,其中穿插必要的翻譯技巧,然后要求學生進行練習,再進行糾正。經過這種沉悶且十分被動的課堂學習后,當學生進入到實際工作中時就會發現,他們在課堂中所學習過的知識似乎完全派不上用場,在處理很多情況時他們根本無從下手。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傳統的翻譯教學課堂中引入新的教學模式來改善這一情況。
一 任務及任務型翻譯教學模式
所謂任務,簡單地說就是開展活動。在語言教學課堂中,就必須要使用到所學的語言?;顒拥拈_展會逐漸轉化出設計這一任務的目的,而圍繞這個目的,同時又能衍生出更多的活動,并將這一初始活動也歸入其中,結合成一體。在這種形式下,各種各樣的任務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充滿了我們所需的語言知識環境。這些任務需要依靠學生的合作和交流得以完成,他們可以憑借不同階段所學習到的語言知識來逐步完成這些任務。任務由不同且相互影響的階段和步驟構成,這些階段和步驟則是由我們每節課所需求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特點來決定的,且這些任務的內容和成果都是開放式的,其最終結果是由每個學生的任務完成和實施情況來決定的。
任務型教學法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它要求運用開展活動、完成任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的情況下,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夠自主地進行語言的學習和鍛煉。這種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傳統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而帶來的弊端,采取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導向的模式,由教師根據每節課的知識重點、能力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和學習能力,以及學生今后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真實場景設計相應的任務,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保持主動學習的勁頭,讓學生在完成每一個任務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時也幫助學生將相對獨立的或者重合的知識、經驗進行整合和重新構建,最終達到準確且流暢進行翻譯的目的。
Jane Willis指出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分成三個階段:(1)任務前:包括介紹主題(背景)和任務,這一階段的著重點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對任務實施的興趣。(2)任務環:包括任務、計劃、報告,這一階段也就是任務的主要實施階段,每個主任務應當包含若干個子任務,這些子任務應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按照這樣的步驟來進行設計。在這一階段中,學生通過與同伴和老師間的交流,完成任務并整理歸納得出自己的結論。(3)任務后:包括分析和練習,這一階段的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水平。
二 西班牙語口筆譯教學實踐
1.設計教學實踐
筆者以機場接機和入住酒店口譯為例,考慮到學生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高職高專西班牙語口筆譯課程教學現狀和改革初探項目立項(編號:NZ13007ZF)
的實際水平和這一情境設置的特殊性,進行了以下幾個步驟的設計:
第一,任務前:教師把學生分成3~4人一組,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在網絡上搜集接機基本禮儀和流程的資料,結合自己的想法、經歷和所見所聞,與組員進行溝通、交流和討論,并在課堂上派出一名組員發表討論結果。
第二,任務環:教師先介紹事情發生的背景:在發送邀請函并再三確認行程后,外商(教師)今天下午將到達機場,部門經理(學生)帶著翻譯(學生)和司機(學生)前往機場接機,并按照酒店前臺(學生)要求出示證件。
任務一:經理和翻譯終于看到外商出現在人群中,手提行李,向他們走來,翻譯必須擔負起兩人的互相介紹和寒暄、領路的口譯工作。
任務一設置得比較簡單,是學生以前就接觸和學習過的,先幫助學生進入情境中,這一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加熟練較為日常的對話翻譯內容,比如談論天氣、詢問旅途情況、介紹本人的姓名和職務等,并且進一步掌握西班牙語敬語的用法。
任務二:坐上在機場外等候的轎車后,司機駛向市中心的高級酒店,可是從機場到那里的距離并不短,翻譯必須擔負起經理和外商之間的翻譯工作,并在特殊情況下主動與外商交流。
任務二的設置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遇到一個只有框架的任務時,學生往往無從下手、無話可說,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嘗試主動引領話題,提出一個主題或者話題,讓學生應對。這個任務主要是鍛煉學生在未得到具體任務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也是學生回憶課堂學習過的內容后,主動構建新的知識內容體系的一個契機。
任務三:到達酒店后,翻譯根據前臺要求的內容向外商做準確地說明,并陪同經理將其送入客房,擔負起兩人間的談話口譯工作。由于這項任務相對來說難度不大,所以筆者設計了一個意外情境,即外商想要打開行李箱的時候發現錯拿了他人的一個外觀一模一樣的行李箱,翻譯必須要聯系機場工作人員,并把所有情況準確地向外商做出介紹。
任務三的設置的目的與任務二相近,但是它有比較具體的任務內容,而且會出現一些沒有學習過的詞匯,能夠鍛煉學生的西語描述和表達能力,讓學生有動力去查詢和記憶相關的新單詞,豐富他們的語言知識內容構架。
第三,任務后:總結在接機和安排入住的過程中比較常用的句型結構,分析整理出現在每個環節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認真復習后根據教師所提供的資料,以小組形式完成退宿和送機的口譯練習。
2.課程設計實踐的心得體會
任務型教學法的引入,使學生能夠融入課堂,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務,任務不論大小,只要完成了,對學生來說就是一次鼓勵,可以促使他們把這種興奮感投入到下一個任務中,持續地保持這種興趣,這對于他們的語言習得是非常有利的。
對教師而言,任務型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再是按照教材上的固有內容和原有順序進行授課教學,而且在學生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這就促使教師要花更多的時間在自我語言素養和能力的提升上。而且任務的設計是要求貼近真實情境的,這就要求教師利用假期去企業實踐,得到第一手的工作資訊,以更好地為課堂教學任務設計服務。
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仍然還是有不足之處。比如翻譯課的課時一般比較少,往往是一周兩個課時,而一次課堂上的知識內容又比較多,需要學生在課前做好比較完善的預習工作,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這一方面的能力或者說自律性相對較弱,而且一個任務往往需要一個小團隊去協作完成,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容易被排擠在外,由個人能力突出的小組成員大包大攬,課堂展現的時候發言分配也不均等,這容易導致他們學習積極性下降,無法到達預期的目標,班級內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再比如考核標準問題,一般來說我們只能按照結果進行考核,而忽視了過程性的考核,有些學生本身能力較弱的,付出了更大的努力,可能結果也不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因此,還需要繼續完善評分機制,加入學生互評,或者要求學生提供過程性資料等。
三 結語
作為時下被推崇的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是可以在西語口筆譯課堂中實施的,且效果也是比較積極和明顯的,但這并不代表我們要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實際上基礎知識點的部分更適合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且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對有限。因此,我們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進一步完善任務型教學法的推廣使用,并與傳統教學方法合理地配合使用,讓學生在興趣驅使下自主學習的同時,能夠打下良好的語言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宓慶.翻譯教學:實務與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2]王惠霞.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翻譯課中的應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136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