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體育課創設情景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氣氛。創設情景的一般方法有:運用直觀形象創設情景;運用教學內容創設情景;運用仿生物聲形創設情景;運用在大自然中的活動創設情景。
【關鍵詞】情景教學 定義 結構 效果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7-0120-02
一 情景教學的定義
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是以直接興趣為出發點,但是他們的心理狀態決定了他們對興趣的維持時間比較短,注意力不夠集中。成功的體育教學方法對培養他們良好的體育意識及穩定興趣、激發個性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情景教學,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情景教學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心理想象及身體運動的形式,把教學內容進行人為的假設和想象,變成形象的有情有景、有人物活動的特定場景,學生雖身在課堂,卻仿佛入情入景,趣味倍增。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一種優勢興奮,確立了有意注意的心理定位,加速理解掌握技能技術,從而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這種融合了德育、智育、體育的新型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是心理正能量的孵化器,通過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動練習的和諧共振,實現“雙贏”局面。
二 情景教學的結構
小學體育不一定得按準備、開展和結束幾個部分去組織教學,可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靈活設計課堂的結構,針對課堂內容,運用情景教學,達到培養興趣、活躍情緒等目的。具體為:(1)找到興趣點,活躍情緒;(2)保持活躍情緒,發展運動能力;(3)穩定情緒,恢復身心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激發學習欲望以及教師的“導”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兩條主線。
三 情景教學的效果
體育教學特別是技術技能環節的教學是相當枯燥的,很多學生在此環節都有厭學、怕練的畏難情緒。如何找到“興趣點”是“授”與“練”的關鍵,有一個現象很能說明問題:在課余學生們的“跳皮筋”游戲,他的運動強度和難度不會比我們課堂上的授課內容低,那為什么學生們往往跳得滿頭大汗仍是樂此不疲呢?
所以在每堂課中,教師對教學的組織安排、過程講解,以及自身的形象都能對學生是否有興趣接受課的內容有重要的影響,教師是設計者、組織者,同時也是“介入者”,教師的“導”不僅起主導作用,而且還起著向學生傳遞著一種平等的信息:我也是參與活動的一分子,是整個課堂群體的一員,并且是以整個課堂群體中的主體為存在形式。教師的“介入”和“導”可以消除學生與教師間的障礙,他們很自然地把你作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展開競爭。這種平等更能引導他們激發興趣、活躍情緒,引發練習的欲望。教師藝術性的“導”是成功課堂的關鍵,你可以用誘導性的語言,靈活的形象來提高和保持他們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練習活動。
四 情景教學的類型
1.運用直觀形象創設情景
直觀形象是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最直接的方法。例如:學習籃球時,可結合一些圖片和電教手段,如NBA比賽、灌籃高手等動畫片,這些色彩鮮明,具有強烈視覺刺激且符合兒童心理的內容,加上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激勵,學生的練習欲望一下子就上來了,而欲望是求知的關鍵,他可以把“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同樣,學生由于厭學、怕練等畏難情緒導致的被動練習很自然地轉化為情緒高漲的主動練習。
陰雨天室內體育課是創設此情景的最佳時機,體育課本身的特點是直觀性比較強,學生們在室外直觀的是教師的示范,而在室內則是另一種調動強烈興趣的“直觀”。舉個例子:有次室內課,筆者播放了一個美國小學生籃球訓練的視頻,視頻里美國小學生嫻熟的技術和出眾的個人素質立刻吸引了所有學生的目光,整個課堂鴉雀無聲,個個目不轉睛地看著視頻,接連放了兩遍,結束后所有的學生情緒高漲,我只是問了一句:“想不想立刻成為這樣的高手。”而學生的回答幾乎是異口同聲“想”,這種感官的強刺激,強震撼帶來的就是強欲望。有了好的鋪墊,等到下次籃球課時我先在教室播放了這段視頻,學生的興趣馬上調動起來了,整個一節課我還采用了游戲性質的比賽,使他們強烈的欲望和濃厚的興趣長久保持,從而加快了學生掌握技術的過程,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
2.運用教學內容創設情景
用內容創設情景,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例如:投擲課中可以創設“小小飛行員”的情景,讓他們爭當空軍飛行員,為國爭光;讓他們了解飛機的歷史,構造和功能;讓他們從圖片上“下載”一架飛機,然后用揮臂動作把它們送上天空,既活躍了氣氛,又鍛煉了動手能力。在情景中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順利地解決了投擲課中向前揮臂的重難點。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教師也參與到了其中。筆者曾對二個平行班做過試驗,一個創設了此情景,教學效果很好;而另一個純粹地采用了整齊劃一的組織和教與接受的教學方式,一部分同學始終沒有掌握好向前揮臂的動作。
3.運用仿生物聲形創設情景
孩子們善于模仿,并且樂于模仿。根據這一特點,在進行教學時,可針對某個動作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形。如兔跳、蛙跳等。創設情景時,教師的語言更要有形象性、鼓動性,把內容寓意在一個個童話故事中,讓學生在故事中去聯想,去像青蛙那樣跳,等等。此情景創設適用于低年級,教師的講解語言、身體語言尤為重要。
在教學低年級立定跳遠時,如果你開始就跟學生講解擺臂、后蹬、屈髖、屈膝等技術概念,學生肯定是聽得如云如霧,不知所以然。我們不妨把一節課就設計成“動物園”的形式,有動物園場景、動物的聲音,以及它們活動的圖片,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特點,這種教學情景的設計更符合他們的心理,使他們一下子就找到了興趣點。在模仿各種動物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巧妙地引導,分層化的教學手段很自然地就可以把蛙跳作為立定跳遠的前期導入,后蹬、屈髖、屈膝、騰起這些動作重點都可以在音樂聲中很好地完成。有了這種良好的導入,有了這種興趣源的保持,立定跳遠中上下肢協調的難點也可以很快地掌握了。就如筆者前面說過學生自發的“跳皮筋”活動,很累難度很大,跳得渾身是汗,甚至跳得腿都酸疼,仍是樂此不疲,這就是興趣的力量,找準了“點”一切將事半功倍。
4.運用在大自然中的活動創設情景
玩是孩子的天性,創設一個在大自然中活動的情景,能使學生在動中有趣,動中有練,景中有情。例如,我校后面就是蜀山,于是在課堂上我就充分利用蜀山的小山坡創設情景,上山時要高抬腿跑,下山時要小步跑,讓學生在領略大自然美景的同時,鍛煉了身體,掌握了技能。
小學生因為年齡關系,在開展這種情景創設時應該以高年級學生為主,高年級體育教學的特點是在掌握技術的同時,逐步掌握技能和發展運動能力。高年級學生已經有很強的運動欲望,但礙于生理發育的客觀規律,身體各方面還不成熟,在高抬腿教學中,對學生的腿部力量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在平地上做幾次就會覺得累,興趣點無法有效確立,興趣就無法維持,從而難以完成教學任務。如果換一個場景,變平地為小山坡,看似增加了難度,但是由于場景不同,他們的心理場無法輕易地確立疲勞機制,在增加興趣的同時,周邊環境實則消化了學生的疲勞源,總體的反應是學起來“不那么累”了,而且由于地形轉換,高抬腿中的教學難點“支撐腿伸直”反而比在平地教學更容易讓學生掌握。
五 在創設情景教學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一,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認知水平、年齡,生理、心理特點來展開創設,創設過程要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原則。要把玩的心理狀態轉化為有意注意主動練習的行為,要和教學目標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體質,從而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第二,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適合于教學內容的情景,緊扣課堂內容,控制情景導入時機,圍繞重點,把握節奏,逐步延伸和發展情景,達到景上添花的效果。
第三,情景創設要做到興趣與鍛煉相結合,個性與共性相結合,陶冶情操和道德培養相結合。
第四,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可以由學生制作相關道具以培養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創造思維。真正做到德智體三合一并行。
第五,要做好學生的信息反饋工作,匯集成教學心得,不斷總結,不斷進步,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