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骨干院校建設對學院行政人員能力提出了“五個領先”的明確要求。為此,筆者分析了學院行政人員管理能力的現狀,提出從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業務素質、內在能力和外在能力四個方面提升行政人員的管理能力。
【關鍵詞】骨干院校 行政人員 管理能力 提升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7-0124-02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特別強調:建設骨干院校必須具備一個“一個明顯”“五個領先”。一個“明顯”,是指“高職特色明顯,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較強的潛力”。“五個領先”,是指“領導能力領先、綜合水平領先、教育教學改革領先、專業建設領先、社會服務領先”。目前,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較強的潛力,但與“五個領先”存在差距。要做到“五個領先”,這就對學院行政人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學院現有行政人員實際管理能力存在的問題出發,探索骨干院校建設背景下行政人員管理能力提升的對策。
一 行政人員管理能力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筆者發現行政人員管理能力與骨干院校建設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行政人員管理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調查顯示,我們發現:學院具有管理專業背景的人員特別少,與管理相關或者相近專業的人員也非常少。擁有工商管理專業背景的有3人,占行政人員總數的3.29%;擁有公共管理專業背景的有10人,占行政人員總數的10.98%;擁有行政管理專業背景的有3人,占行政人員總數的3.29%;擁有經濟管理專業背景的有4人,占行政人員總數的4.39%;擁有教育管理專業背景的為0人。此外,學院行政人員還存在兩個致命缺點:一是行政人員自主學習管理的能力不足。“學習為本、終身學習,學習者生存發展”的理念還未真正在高校行政人員中樹立起來。二是行政管理人員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幾乎無法改變現有管理能力的現狀。據調查,學院一些重要管理人員主要來自學院的前身——中專階段的行政人員,他們在管理工作中一直沿用中專階段的思維和套路,無法突破自我。與骨干院校建設行政人員要求相比,差距較大。近年來,雖然高校行政管理者學歷提升較快,但大部分專升本、本升碩的在讀管理人員都是“為了文憑而學習”。可見,我院行政人員在管理素質上存在問題,一些不懂管理尤其是不懂教育管理的人員在從事高職院校的行政工作,可想而知,其行政效率與行政科學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2.行政人員的內在管理能力有待加強
高校行政人員要在管理上有造詣、懂科學、有水平、能干事、會干事、巧干事,必須具備以下十八種內在能力,有學者稱之為“練好的內功”,有些人稱之為“腰桿硬”。這十八種能力是: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執行能力、溝通能力、決策能力、服務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抗干擾能力、領導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計劃能力、組織能力、業務能力、自學能力、組織能力。調查發現,有34.5%的行政人員認為自己具備上述能力;有82.6%的行政人員認為自己存在較好的表達能力,但其他能力有欠缺;56.7%的行政人員認為自己有較好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研究能力。在提到創新能力時,96.2%的行政管理人員持否定態度。據電話采訪,90%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員都認識到了以全新知識、思想、理念、方法及措施,開創高校管理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性。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當涉及學院內部管理和落實創新活動問題時,“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化和表面化的程度,而不能建立完善的組織創新機制,很少能提出切實有效的可操作性創新措施”。
3.行政人員的外在管理能力有待加強
筆者認為,在建設骨干院校的過程中,行政人員應
————————————————————————
*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市級骨干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專題研究立項課題(編號:2014-715)
該有計劃地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摒棄“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發展,由過程管理向目標管理轉化,通過管理學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培養高校行政人員的管理素質”。應強調的是,行政人員還應具備管理上的外在能力,這一能力包括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禮儀服務能力、綜合處置能力等。調查表明:8%的行政人員認為具有團隊合作能力,12.2%的行政人員認為具有溝通協調能力,20%的行政人員認為“具有禮儀服務能力”,1.8%的行政人員認為具有綜合處置能力。可見,行政人員的外在管理能力亟待進一步提高。
二 骨干院校行政人員管理能力提升的對策思考
1.加強對行政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強對行政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骨干院校建設行政人員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環,是行政人員搞好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是行政人員最重要的管理素質。有學者曾指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日常管理中,行政人員不愛崗、不敬業、不勤政,絕大多數與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有關。可見,加強對行政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何等重要!對此,行政管理人員要系統地掌握和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善于運用馬列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行政人員的政治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水平,增強駕馭和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增強用思想謀劃、用實際行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對行政人員管理業務素質的培養
業務素質是做好行政工作的基本條件,是行政人員管理工作高效運作的重要保障。骨干院校建設要提升學院全體行政人員的管理業務素質就是要提升整個學院的管理水平。首先,行政人員要加強學習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學。通過學習,行政人員就會懂得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發展狀況與一般特點。懂得現代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制度、立法等方面的相關情況;懂得教育規劃、投資、督導與評估等方面的基本管理理論;懂得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現代技術及遠程教育等管理理論;懂得以德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理念并以此提出本學院行政管理的發展思路。其次,熟悉本職工作。熟悉學院的相關政策和文件,熟悉工作流程。最后,有針對性地加強業務培訓。
3.加強對行政人員內在管理能力的培養
要想學院行政人員在管理上有造詣、管理更加科學、管理更加有水平,要使用行政人員能干事、會干事、巧干事,必須加強對行政人員的內在管理能力培養。重點要培養好行政人員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執行能力、溝通能力、決策能力、服務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抗干擾能力、領導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計劃能力、組織能力、業務能力、自學能力、組織能力。一是鼓勵行政人員自學成才。凡是不耽擱正常上班時間學習的行政人員,自身內在能力通過實踐檢驗有所提高的,學院給予績效工資上浮(每月)1%~5%的獎勵,或者通過人事部門提前晉級。二是組織專家學者培訓。學院每年劃撥一定的經費,制定培訓時間表,確定培訓內容,聘請高等教育管理方面資深教授、學者來學院講授高等教育管理知識,講座學習結束后要采取考試或者考核方式檢驗行政人員的學習效果,并將考核成績納入年終評優、評先、晉升條件。三是委派行政人員實地掛職鍛煉。學院每年選出有發展前途、愿意從事行政工作的人員到行政管理走在前列的高校進行實地掛職鍛煉,鍛煉圓滿結束經所在掛職單位考核合格后回單位安排重要崗位。
4.加強對行政人員外在管理能力的培養
加強對行政人員的外在管理能力培養也是提升行政人員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一是培養行政人員的協調能力。主要培養管理行政人員處理好上下左右、院內院外、各部門之間各種關系的能力。二是培養管理行政人員的團隊合作能力,利用集體力量辦好事情。首先,培養管理行政人員的團隊精神。其次,通過完成項目實踐團隊協作精神。最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管理行政人員的團隊協作精神。三是培養管理行政人員的禮儀服務能力。首先,加強禮儀教育。其次,參加禮儀服務實踐。比如安排管理行政人員參與有關領導來學院參觀考察的禮儀服務等。最后,規范日常行為和禮貌用語。從生活細節入手,按照“禮”的要求做好符合道德規范的事情,努力提升禮儀服務能力。四是培養管理行政人員的綜合處置能力。主要加強管理行政人員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重點加強管理行政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徐嵐、胡旭宇.大學行政人員管理能力提升及自我發展探討[J].中國職工教育,2013(12)
[2]羅玉常.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素質提升思考[J].知識經濟,2013(1)
[3]鄧雪琳.我國高校管理隊伍專業化研究[D].湖南大學,2004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