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10日,2015創新中國硅谷峰會在美國加州圣何塞隆重舉辦。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館科技參贊王俊明以及數十家活躍于硅谷的知名投機機構代表出席了峰會。現場項目演示超過30個,超過1000名來賓出席了活動,使2015創新中國硅谷峰會成為今年以來華人在硅谷舉行的最大規模的創業活動。
2015創新中國硅谷峰會,包括演講、對話、論壇、項目展示等多個環節。峰會現場進行了2015最活躍天使投資機構和最活躍天使投資人頒獎。







南立新:中國三大創業優勢
現在的創業熱,已經不僅僅是中國的李克強總理去中關村創業大街喝了一杯咖啡、英國女王出席了倫敦舉辦的科技展、默克爾在德國參觀創業公司,全球范圍內都已經掀起了對互聯網公司的關注和重點支持。雖然過往大家認為,歐洲的互聯網和創業公司在創業方面略微緩慢,但也已經可以看到歐洲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跟這些國家相比,中國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的創業優勢在于三個方 面 :一是巨大的市場、人口規模和整體消費實力 ;二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創業精神;但也許第三點更重要,即在英國、德國、法國的創業者,并不能像中國這樣得到 VC足夠的支持。

Reid Hoffman:LinkedIn做中國市場的經驗
我造訪了中國很多次,去和中國的創業者、投資人以及中國本土的大公司比如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談,聽取他們的建議,問各種我不懂的關于中國市場的問題。最后我總結出來結論,很多前人的失敗源于他們沒有把中國看成一個獨特的市場,產品未經過本地化即貿然進入。然而中國擁有非常獨特的文化、需求和習慣,因此我們做了幾個重要的決定,如招聘創業者代替跨國高管——我們找到了和我們氣質相近的沈博陽。我們還決定在中國實行兩條產品線——全球化的LinkedIn 產品以及專門為中國市場定制的赤兔,以適應中國市場和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今年我在中國的時間超過7個星期,如果你想做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你就必須要更加接近和了解市場。

童士豪:合并是寒冬更好的避險方式
寒冬到了,大家一起抱團取暖,其實是一個更好的避險方式,比自己燒錢做要更劃算。
遲早我們都會知道,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傳統行業,那一塊兒市場更大,或者說他們服務還做得不好,咱們(互聯網公司)團結起來能夠做的事情其實更多,而不是花那么多錢互相廝殺。大部分沒有到這種規模的公司會在這種環境下受到很大的沖擊,但能活下來的一定不錯——值得接著投。
細分行業的O2O會有很大機會成為細分領域的第一名。如果不是第一名基本都會比較難,我會建議他們盡量把公司賣給一個更大的巨無霸,因為巨無霸遲早都會進入這些細分領域,還不如早賣一點好。在更大的平臺其實能做的事情更多。

硅谷華人VC怎么做投資?

張首晟:在斯坦福集中投資精力
丹華資本希望起到資本橋梁的作用,因此我們集中投資的大多都是美國高校的項目。斯坦福在硅谷發展領先20年,而中國最缺少的就是原創想法,如果我們把投資精力集中在斯坦福大學和硅谷,肯定會帶來新的面貌。

李強:投技術派創業者
我們的投資標準之一:是不是能被Google和Facebook收購?對技術的了解是我們的優勢,別人不敢投的我們敢投。

許良杰:為中美創業者搭橋
從“硅谷模式+中國模仿”,到中國變成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廠,越來越多投資人想用自己的資金、能力和人脈推動中國的創新和發展,這就是為什么硅谷的中國VC越來越多。七海資本比較年輕,投了十幾家公司,比較注重共享經濟和資源共享的項目。

中國VC在硅谷:冒險還是謹慎?
宋春雨:中國基金最看重硅谷企業的價值

中國的基金投資硅谷的企業主要看中的是企業的價值,我們投資的企業有的產品還沒有做出來,所以投資人也能給他們提供技術上的幫助。此外,中國投資人還能給他們提供在中國市場上的獨特價值,這都是對硅谷創業者的幫助。另外,投資公司的行業背景也能給創業公司提供各種渠道。
鄭剛:先想好再創業

很多創業者到達一定程度后就難以再突破。而國內更希望看到有經驗的創業者,有大公司的工作經驗,有某一個領域的深度積累,可以是技術,也可以是產業。
劉澤輝:風格謹慎成功率高

從天使輪到A輪的數據來看,每家確實變量很大,風格比較保守的話,成功概率會高一些。既然選擇了,我當然要對被投公司做更好的支持。
楊寧:回報超50倍才出手

投資的每個項目必須將來能給我50倍以上的回報才會出手。如果這一輪沒有50倍就不跟投了。
美國最牛孵化器怎么看中國?
Duncan Logan:不要忽視中國市場

過去,美國把中國看作大工廠,現在中國正在擁有越來越多超過美國的科技創新。任何在美國成功的公司如果忽略中國市場,將來可能會出現存亡危機。
John Coughlan:搭建中美橋梁

中國一向有創業文化,近年來創業井噴,現在我們期待硅谷和中國之間的合作,我們希望搭建這座橋梁。
Saeed Amidi:無論在哪里創業都應該與硅谷連接

在Plugamp;Play的大樓里,現在有300多個企業。我們把孵化的過程稱為新創大學。我們會邀請20家創業企業進行企業案例展示,讓他們分享自己的創業過程,無論成功、失敗、欣喜或失落——我們特別想了解他們為什么失敗。無論你在哪里創業,我希望創業者都能與硅谷保持緊密的聯系。硅谷的文化和創業精神天生契合,在這里有最好的技術、最好的人才、最懂的投資人、最成功的創業公司。創業不是閉門造車,盡管Plugamp;Play在世界其他地方——如柏林——也有孵化器,我還是會鼓勵那些入駐的企業經常來硅谷尋找資源。
華人創業者在硅谷

徐敏毅:華人在硅谷創業任重道遠
GrubMarket每周根據美國家庭購買生鮮的時間表收集訂單,集齊后從農場發貨。YC DemoDay讓GrubMarket炙手可熱,最后有3~4家拿到A輪,GrubMarket是第三家。當然華人在硅谷創業任重而道遠,軟件創業還處在需要突破的階段。
DEMO創業項目展示

天道教育創始人 李麗芳
天道從2002年起步的留學業務延伸,現在提供教育的整體解決方案,涵蓋培訓、整體課程開發等

易思匯創始人 高宇同
易思匯是為留學生打造的快捷支付學費平臺

爽目電腦護眼儀 牛功海
爽目電腦護眼儀是一款硬件產品,緩解電腦電視疲勞對人眼造成的傷害

最會游創始人 張睿
基于算法為游客推薦個性主題路線、目的地攻略、行程錦囊小貼士等,并在世界各地招募“游俠”,解決游客在目的地遇到的困難

Me+多我機器人創始人 王瀟
Me+以手機操作機器人,應用場景之一是機器人可能作為前臺,或者作為替身,替某人出現在現場,與他人進行交流

智齒科技COO 彭偉
智齒科技是2015創新中國總決賽冠軍,讓機器人協助人工解答客服問題

洗車達人聯合創始人 羅義騰
洗車達人是一款通過手機下單預約洗車服務的App

博達偉業 陳立峰
智能霧區引導及防撞預警系統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降低了低能見度事故發生率;降低了高速公路因大霧導致封道的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