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度發達的社會,它對于社會分工以及交換有很明確的概念,社會中每一個獨立的個體和組織之間的協作是相互的。能不能保證商品或者貨幣流通的順暢,是一個市場能否繼續生存下去的基本問題。當今中國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要求所有的企業出現競爭,那些不符合時代發展的企業在時代的浪潮中必然會走到破產的地步,而在破產立法這一方面,對每一個債權人采取平等對待的態度的時候,同時也公平的分配每一筆債權人所應得的債務。現在,我國的經濟逐漸騰飛,大量的外國企業紛紛進入中國開廠辦廠,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許多的企業由于競爭不下去而選擇了破產,如何處理這些不適合時代發展而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下來的企業,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如何保護那些投資破產公司的投資者的權益,以及在進行破產清算的時候如何維護債權人的利益這些都是國家立法機關以及廣大法律工作者需要思考的。當下,有關破產企業債券保護這一塊的法律規定還有很多的缺陷,不能應付即將到來的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本文就當下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給廣大同行提高一個新的思路。
關鍵詞破產企業債權人債券保護法律思考
一、需要法律保護的原因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市場經濟橫掃全球經濟市場,成為各國經濟體的主要方式。在市場經濟體制中,一個公平的體制才能讓所有的市場參與者能夠收益最大化,實現共贏。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努力生存下來,只能依靠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以及一個合理的制度條件。如何保證公平,一個是外在的制度,也就是法律,一個是內在的制約,也就是現在被所有人都認同的信用制度。說白了,市場經濟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信用。如何讓每一個市場的參與者都能恪守信用,完成每一個人自身應該做到的事情,做到他們應該做到的事情,盡職盡責。在法律面對企業破產的時候,往往需要考慮多方條件,企業破產的原因有很多,資不抵債是最經常遇到的情況,而且遇到這種情況的后果往往是企業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并通過破產保護來保護企業自身的員工以及企業自身領導者的權益。但是一個企業不僅僅只有員工,還有為這個企業進行投資的債權人。根據出資的多少,或者分配的情況,企業可以有很多債權人,也可能只有一個債權人。在企業破產時,債權人的損失往往很大,比如說一個債權人在這個企業中投入5000萬元,用于企業發展。但是隨后由于企業經營不當,資不抵債,不得已面對破產這個尷尬的境地的時候。當法院對其進行財產清算的時候,發現現在企業進行抵押變賣之后,只有1000萬元,對于債權人而言,剩下的4000萬元就拿不回來。而一個企業往往不止有一個債權人,一般都會有兩個以上的債權人,這時候,就需要對企業的剩余財產進行分析,按照每個債權人所占比例進行劃分,但是由于比例與現實資金之間會出現差距,這就使得不同的債權人會出現經濟糾紛,如何處理經濟糾紛,公平公正的處理雙方遇到的狀況,這就是法律工作者需要面對的情況,也是為什么頒布這項法律的原因。
二、所遇到的問題
按照市場經濟公平公正的原則,在企業進行破產清算的時候,一定要注重保護每一個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在現實情況中,往往不盡人意,由于分配不均所導致的糾紛時有發生。
一個破產企業最后所剩余的資金是有限的,一般都少于債權人所投資的資金。當面對超過兩個債權人的時候,法院往往會按照各個債權人出資比重,按照百分比來劃分企業財產,從而達到公平分配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百分比并不能說明一切。投資者投資的多少只能用數量表示,一旦用百分比表示的時候,當清算財產時所剩額度超過當時投資時企業所擁有的所有資金,就會發生分配不公的現象。例如一個債權人在公司只有100萬資金的時候投資公司,一共投入100萬,占公司比例的50%,等到公司發展到1000萬運行資金的時候,他依舊占比例的50%。在進行清算時,假設企業只剩500萬的資金,這個債權人能夠通過50%的比例,拿走其中的250萬元。但是這個債權人一共只投資100萬元,剩下的150萬元本來不屬于他,屬于其他投資這個公司的債權人所應當得到的金額,但是在這種制度下,就會轉到這個債權人手中,從而使得其他投資人的權益得不到保證。在這種情況出現的時候,發生糾紛的兩個人往往會去律師事務所找律師了解情況,但是在咨詢過程中,由于法律在這方面缺乏與之匹配的規章制度,這就使得債權人們會出現經濟糾紛,從而打官司。
三、解決辦法
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誠信和公平公正,在對市場經濟這個大的經濟體制進行法律設計的時候,就一定要符合這個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想要做到完美解決上述問題,法律的制定一定要依據公平公正這四個字,才可以保證其法律效應能夠解決上述問題。首先,對于不同時期加入的不同債權人,不能從頭到尾都采用同樣一種比例,而是需要根據每個階段,企業或者公司的現有資金,進行調整。比如前期投資100萬元的債權人,在企業資金通過經營發展到達1000萬元的時候,就不能還是按照原來50%的比例來進行計算,而是需要重新分配,調整其比例至10%。這樣就能在不發生沖突的情況下,公平保證每一個債權人的利益。而且在法律設計上,還需要考慮后續二次投資后,單一債權人所投資比例的多少,再一次調整每個人的資金所占比例。
四、結語
市場經濟盛行的今天,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代又一代的企業在進行前后更替,這個是市場的運行規律,是需要所有人去接受的,但是在進行企業更替的時候,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就需要每一個法律工作者對其進行思考。
參考文獻:
[1]戴新毅.債權保護的原因性思考[J].經濟論壇,2004.
[2]姜正榮,唐明.韓寶鋼鐵公司破產案的重要啟示[J].中國金融,1997(5).
[3]黃祥,胡永康.勞動債權的范圍及執行限制[J].人民司法,2012(24).
[4]劉建倉.勞動債權優先清償的正當性及其合理限制[J].社會科學評論,2008(03).
[5]李雪田.論破產優先權[J].當代法學,2008(5).
(作者單位: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