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工商管理專業的研究生,掌握管理領域的重要理論和了解學術前沿理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為研究生們開設與此相關的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由于缺乏成熟的教學模式,加上講授該課程對于教師具有較高要求,所以開設管理理論專題課程存在一定的困難。基于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在建設管理理論精品課程上所進行的探索,可以作出相關經驗總結。管理理論專題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突出其重點和創新點,制定出詳細的教學規劃,并且采取有別于普通教學方式的研究式教學方法。
關鍵詞管理理論專題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教學模式
一、管理理論專題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而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則離不開對學科前沿的系統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由于管理實踐和管理理論研究發展的日新月異,及時、系統地歸納比較成熟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管理理論,向學生介紹國內外最新管理研究成果,就成為工商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一大特點。管理理論課程是管理專業研究生掌握管理學科基本理論和前沿理論的重要手段。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開設的針對于研究生的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的目的就是讓研究生們掌握管理領域的相關理論,緊跟領域的理論潮流,為自己將來的理論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為此,在我國各高校、研究所等研究生培養單位的工商管理專業中開設管理理論專題課程,并作為工商管理一級學科所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都必須參與的學科通開課程則十分必要。該課程以專題形式,結合管理學科領域的科研進展,介紹學科的前沿技術、理論和發展趨勢以及理論的思想發展脈絡,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讓工商管理的研究生緊跟學科前沿動態,培養和激發研究生的理論創新能力,加強研究生學以致用的學術科研能力。
二、當前課程開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管理理論專題課程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已經開設了多年,該課程主要面向于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經過多年的教學,工商管理系的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程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發現了開設這一課程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和困難。開設該課程的最大困難之處在于,當前我國各高校、研究所等研究生培養單位都還沒有開設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的成熟教學模式,甚至很多高校都沒有設置該課程的想法和準備,所以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的組織實施就需要教學者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此外,在管理理論專題這一課程的師資配置上,對教師的學術水平有相當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對管理領域的思想發展脈絡以及前沿理論有較深的了解,并且在學術上有著較深的造詣。因此,具體到現實操作層面所必須解決的問題是,需要學術水平較高的學術骨干教師,或者是在企業管理方向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能夠投身到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的教學之中。
三、管理理論專題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一)課程建設的重點與創新點
目前在研究生管理理論課程教學模式上比較多的高校是采用學科前沿講座的形式,邀請本校知名教授或校外知名學者通過做報告講座講授與管理學科有關的新知識或新的研究進展,從而使研究生了解工商管理學科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開拓學術視野,激發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科研能力。但是,這種學術講座的教學活動在管理理論教學實踐中存在很多問題,可能使教學流于形式。在開展管理理論講座教學活動的同時,也需要探索更為適合于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培養的理論專題課程教學模式,即以管理學科教師為主體的理論專題課程設計。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的組織建設從以下幾個方面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和總結:
首先,科學的設計管理理論專題課程內容。實行管理理論專題研究式教學,專題的設計是重中之重。以管理學科教師為主體,根據管理學科的研究方向、管理學科研究進展、管理學科研究熱點、難點或疑點、焦點和存在爭議的問題等進行集體討論,選擇設計和組織專題內容。此外,還需要授課教師緊密聯系實際,將一些實際管理問題融入到相應的專題。
其次,優化配置管理理論專題課程教師。專題式教學強調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研究,對于管理理論,不僅要告訴學生管理理論的內容,還要告訴他們管理理論產生的背景,在現實中的應用和效果,以及未來應用前景的預測和研究等。對一些熱點、焦點的管理問題和管理現象,不僅要描述其產生、發展,還要分析其根源,揭示蘊含在其中的規律性。因此,對管理理論專題課程教師的選擇不僅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而且要求對所在管理學科領域前沿理論與技術有深刻的了解,要能夠做到管理思想的歷史與現實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且本身也要有較深的學術造詣。
最后,采取靈活多樣的課程講授形式。除了傳統的課堂教授以外,管理理論專題課程教學應向以培養學生創意意識、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要特征的研究式教學方式轉變,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如管理文獻專題選讀,組織學生閱讀每個管理理論在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的經典論文,分析論文的創新性,學習研究方法,培養分析能力和學術鑒賞力。或者將專題與學生畢業論文選擇結合,由學生自選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最新論文,課下研讀后到課堂進行匯報。當然,由教師主講的管理理論專題同樣可以組織討論學習,引導學生思考,提出問題,展開資料查詢和論證過程,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二)管理理論專題課程教學規劃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研究生管理理論專題課程包括管理思想與實踐、企業性質及其產生、前沿管理理論形成三大模塊。這三大模塊通常由多名教師協作講授,每個模塊由一位或多位專注于該領域研究且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教師單獨或協作講授,三大模塊共同構成了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的教學內容。
管理思想與實踐模塊主要集中在管理思想的演進與發展脈絡,強調管理學理論發展至今,為什么會出現如此之多的管理概念和理論?這些概念是從何而來的?通過大量的實踐例子來解釋管理學當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論是來源于企業管理活動中的實踐,講述管理與實踐之間存在什么關系?這一模塊的大部分內容通常在本科階段的管理學課程中已經講授過了,在這里的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的這一模塊的講授內容則要與本科管理學課程相區別開來。本科管理學課程的重點在于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傳授,對于理論產生的原因和背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和最新的管理理論則較少的涉及,而這方面正是管理理論專題課程要重點講授的內容。在這一模塊的教學中涉及到的主要內容有管理的概念形成、早期管理實踐與思想、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的產生與發展、當代管理最新理念和管理情境案例討論等。
企業的性質及其產生模塊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閱讀一些早期經典企業理論的文章,例如,科斯的《企業的性質》,阿爾欽、德姆塞茨的《生產、信息成本和經濟組織》等等。該模塊主要涉及企業的來源、企業產生的原因以及企業的性質等內容。企業的性質及其產生這一模塊的教學內容通常在本科的管理學課程中很少涉及,相關的理論對于很多學生可能是初次接觸,并且這一模塊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論素養和思維理解能力,對于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這一模塊的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經典學術論文讓其在課下研讀,然后在課堂上由主講老師引導學生共同探討相關的理論,其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現代企業理論、間接定價理論與團隊生產理論、委托代理理論與資本結構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以及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等。
前沿管理理論形成模塊主要講述一些現代的前沿企業管理理論,分析這些理論是如何隨著企業管理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強調可以運用哪些管理理論幫助管理者管理企業,以及管理者如何管理好企業等。前沿管理理論形成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關于交換的理論、關于環境匹配的理論、關于企業成長的理論、企業一體化理論和關于跨越邊界的理論等。
四、結語
開設管理理論專題課程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研究生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這能夠讓學生們了解當前管理領域的前沿技術、理論和發展趨勢以及理論的思想發展脈絡,緊跟學科前沿動態,培養學生的理論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由于當前還沒有形成該課程的成熟的教學模式,因此奮斗在一線的教學工作者應當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研究式教學方式是管理理論專題課程的一種比較合適的教學方式,這一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自己的理論研究能力。盡管目前武漢大學經管院還沒有成熟的教學模式,并且也缺少一本優秀的系統性的教材作為學生們的學習參考,但隨著教學工作者的努力,這一切問題都將得到解決。在這里,對于管理理論教學的投入將有利于培養研究生的理論創新和科研能力,從而為管理領域將來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優秀研究者,而這最終又將加快管理領域的研究進展。
本文受到武漢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管理理論專題》的資助
參考文獻:
[1]閆冰.管理學教學改革探索[J].知識經濟,2010,(11):111.
[2]翁文先.《管理學原理》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問題的探討[J].科教文匯,2007,(9):27-28.
[3]歐紹華,徐亞純.我國工商管理研究生創新能力研究[J].研究生教育,2012,(11):45-49.
[4]魏淑慧.研究式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5):68-72.
[5]郝明君.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究[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15-118.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