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模式是職業教育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目前,校企合作已經成為高職院校辦學的顯著特點,并取得了初步成績,但從整體上看還缺乏相應的運行體系和長效機制。本文對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校企合作問題實踐
在我國進入新常態下,高職教育在助推經濟騰飛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必經之路和根本途徑。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績,為高職人才培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從整體上看還缺乏相應的卓有實效的運行體系和長效機制,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現狀
在開展校企合作模式過程中,按照企業與學校實踐的不同形式,可以把其分成以下幾種類型:企業配合型、校企實體合作型和校企聯合培養型。
按照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中學校與企業在彼此社會分工、相互關系上的差異,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將學校的教育職能放在首位,以校園作為主要活動場所,價值取向更具公益性的高校主導型校企合作;二是將企業的生產效益放在首位,以企業作為主要活動場所,價值取向更具資本性的企業主導型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國,現有的職業教育系統主要采用學校主導型校企合作。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在國家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發展,同時也形成了將學校作為實踐主體、不斷擴張教育規模的辦學模式。然而,在這一辦學模式下,企業本身并沒有足夠的參與度,企業對職業教育參與的興趣較低。近年來,高職院校也開始嘗試摸索校企合作模式,試圖以此改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其實效性。在校企合作中,高校作為主要推動力,權責都過分集中,企業只能無異議地接受學校教育,是比較典型的學校主導型校企合作模式。
二、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在校企合作中,一些高職院校不深入了解企業給學生能提供的崗位,也不深入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為了追求校企合作的業績,提高學生就業率,饑不擇食,凡是愿意合作的企業來者不拒,這種“降格以求”導致了校企合作的質量降低。而還有一些院校,則只顧企業的用人需求,卻忽略了學校的專業設置、專業特色、課程建設,在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不符合學校的人才培養需求,使得學校在校企合作上處于被動地位。
(二)校企合作的結合點處于淺層次
校企合作的結合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人才培養,二是技術研發和服務。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與企業用人需求之間的共性需要才是最佳結合點。目前,多數合作都是流于形式,企業并沒有真正參與到
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模式改革、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等人才培養全過程當中。很多校企合作演變為廉價勞動力的使用,這種合作離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目標相距甚遠。
(三)學校自身存在的問題制約了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
一是多數院校執行的仍為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遵循的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邏輯順序,沒有真正按照“教學做”一體化的教改思路制定教學進程;二是實訓基地建設條件距工學結合的教學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大多數專業很難實現一體化教學;三是教學模式仍以理論教學課堂和教師為中心。多數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絕大部分仍停留在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組織教學的層面上,學生被動地學習,效果較差;四是教學管理不適應“校企合作”的要求。在教學管理運行中,需要有行業企業的參與,工學交替進行,工學銜接合理,但傳統的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已經無法適應工學結合的要求;實施工學結合課程教學按照傳統模式只安排一名教師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一個教學團隊的密切配合,但目前受教學工作量制度及業績考核等的限制,有些項目很難安排。
(四)企業動力不足是校企合作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國內大部分企業僅僅會對那些能夠短時間內實現出產效益的技術感興趣,對基礎研究興趣欠缺,將高等職業院校視為培育技能型人才的搖籃,所以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較少參與到人才培訓當中。與此同時,企業在現有的校企合作過程中仍然需要解決大量問題,例如因學生對相關流程的不熟悉,將降低企業的產品質量與生產速度,提高企業管理運營支出,所以許多企業也不想錄用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生。同時,因為許多企業本身規模不大,財政拮據,所以也很難真正實現與高職院校的合作。校企合作是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滿足企業需求是合作的前提。企業缺乏對校企合作的興趣,顯然不利于學校主導型校企合作的建立與發展。
(五)教師缺乏實踐能力
大部分教師從參加工作到現在的工作時間都是在講臺上度過的,幾乎沒有真正的參與過實踐,理論上也不注重知識的更新,一本教材講多年,所謂的下企業鍛煉,大多流于形式。授人以漁,必先自身能漁,畢竟,在校企合作中學校還是主體,教師更是中堅,如此紙上陳談,豈不是誤人子弟,又如何能讓企業對我們培養的學生滿意,對我們的教育滿意,對合作真正的感興趣!
(六)機制不暢,管理無序
一些學校校企合作管理混亂,難以保障合作的順利進行。機制的引導、激勵和約束功能缺失,不能有效推動校企合作健康、規范發展。多數學校沒有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和體制機制。
筆者認為,以上問題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采用什么對策去有效解決,單靠某一方是不行的,需要學校、企業、政府履行各自職責,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才能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參考文獻:
[1]蘇芳.從產學合作教育視角談高效管理機制[J].前沿,2013,(13).
[2]常小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困境分析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8,(33).
[3]丁金昌.高職院校教育的基本形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4]陳芳柳,陳莉平.國內外產學研合作的比較研究及其啟示[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7,(2).
(胡曉陽單位: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李艷萍單位:湖北省宜昌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