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我國本科院校的創業教育現狀入手,分析了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若干解決對策,以為本科院校的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業教育 應用型本科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015-02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隨經濟快速發展而不斷變化,目前很多本科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都無法滿足社會需求。2013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699萬,2014年畢業生達到727萬。表面來看,崗位缺人的問題解決了,但人才缺崗位問題依舊嚴峻。2014年2月19日《長江日報》報道了題為“武漢今年就業形勢:9萬崗缺人 10萬人缺崗”的新聞,高等教育擴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崗位缺人才的問題,但人才缺崗位問題仍舊存在。本科院校大學生有一定的創業素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畢業生就業和企業缺乏人才的現狀。“上世紀80年代的創業者們創造了時下美國大部分的社會財富,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大學生?!薄懊绹髮W生畢業后有25%選擇創業,日本為15%,我國僅為5%。”我國本科院校剛開始重視創業教育,很多方面不成熟,仍存在不少問題,怎么建立合適的基于創業教育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 我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現狀
我國高職院校一開始就注重培養創業人才,在技術水平和操作訓練上培養學生的業務能力。本科院校最初側重在經濟和管理類有創業人才培養,然后逐漸向其他學科發展,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代表,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素質,將創新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創業所需資金和必要的技術咨詢;二是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創業,創業需要什么素質,創業怎么籌劃等,讓學生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投入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活動中;三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代表,重點關注學生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建立大學生創業園,讓學生創業的項目商業化運作。創業教育日益被本科高校認可,不單單傳授創業知識,更多的是讓學生發揮創業思維、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二 我國創業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備
盡管專業教育存在一些創業型人才培養意識,但始終缺乏嚴密的創業教育理論系統的指導,專業教師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也沒有創業的經驗,雖然有足夠的科研能力,但缺乏實踐經驗是創業教師隊伍的致命傷。因為沒有創業教育體系,所以教材也不統一,教師傳授的創業內容都是來源于教材,缺乏有意識地引導和鼓勵學生創業。
2.忽視人才培養的差異性
從目前我國高校專業課程設置來看,僅有高職院校及部分本科院校的經濟類專業開設了創業教育類課程。該類創業教育類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創辦小微企業,對緩解就業壓力來說有一定的推進作用。但隨著創業教育的推廣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很多院校沒有意識到教育群體需求的差異性,而是全盤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和國內優秀試點院校的教育模式,在創業教育中采用一樣的培養模式,使學生獲得的能力與社會需求脫節。
3.創業型教師隊伍匱乏
創業教育相比于其他專業教育,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對創業教育理論知識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并在不斷的創業教育中總結、提煉形成有特色的創業教育體系。尤其重要的是要求創業型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創業實踐能夠很好地融合。其次創業教師必須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要能準確地把握市場經濟的信息,而高校的教師大多是科班出身,沒有實踐經驗,創業型教師的培養是創業教育首要解決的問題。
4.實訓基地流于形式
基于實踐教育的需要,很多本科院校建立了多樣的實習基地:大學科技園、創業孵化園、創業園區等,但部分基地流于形式,甚至停留在協議書上,缺乏學校、專業、地方的特色,只是畢業前的“走過場”,并沒有起到讓學生將理論用于實踐中的轉化和反思過程的作用。
5.缺乏健全的保障體系
相關教育部門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衡量是依據人才培養目標,但人才培養目標只是人才培養是否合格的最低標準,不能從更深層意義上監督和保障人才培養的過程。所以,除了相關的教研監督機構外,我們應該鼓勵社會民間教育組織的建立,多方面建構保障體系和監督機制,幫助學校解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難題,評估人才需求的社會導向,把創業型人才培養過程公開透明地展現在公眾面前,促進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優化。
三 基于創業教育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1.營造良好的創業教育環境
本科院校首先要更新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理念,要將敢于創新、勇于冒險的精神融入辦學理念中,主動融入創業教育,將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提升到學校高質量人才培養戰略的高度上;其次是要健全本科院校創業教育政策,本科院校應為了解決大學生創業的后顧之憂,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而制定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激勵政策;再次是要營造本科院校創業校園文化,本科院校通過校園廣播、展覽、報紙等媒介宣傳創業觀念,通過相關創業論壇、創業大賽、樹立創業榜樣等多種途徑,從而激發廣大師生創業動機,增強創業信心。
2.構建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
本科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是課程教學,大學生創業知識的把握和創業能力的提升主要來自于創業教育課程。首先樹立創業課程設計理念,在設置創業教育課程中,應將培養創業知識與創業能力相融合,理論課加相應的活動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形成合理的課程體系;其次完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創業教育學科課程包括創業基礎課、創業專業課和綜合型課程三種類型,采取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形式執行;再次是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方法,創業教育的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創新性。
3.拓展實踐型創業教育方式
本科院校首先要建立學生創業實踐平臺,一方面建立創業孵化園基地,鼓勵創業師生進行科技創新研究,同時扶持成熟的科研項目轉化為技術產品,支持他們創業,另一方面拓展校外長期、穩定的創業實習基地;其次建立校企合作支撐體系,本科院校加強與企業合作為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資金支持;再次實施創業教育項目合作,應考慮大學生的個性特征,有針對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項目合作,調動廣大師生參與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打造多元的創業導師團隊
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對于創業教育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完善專職創業導師隊伍,對于本科院校來說專職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應重點加強對專職創業教育導師的培訓,在鞏固、更新創業教育教師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創業教育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其次是補充兼職創業教育導師,本科院校應聘請社會上具有創業經驗的企業家、具有企業管理經驗的管理者、風險投資家、法律專家等成功人士為兼職創業教育導師。
參考文獻
[1]吳婷.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型人才培養路徑的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
[2]方芳.二批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1
[3]樊鵬.高等院校本科生創業教育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