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對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學工作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本文從激勵育人,培養(yǎng)自信;用情用心,寬容至上;大膽改革,勇于嘗試三個方面來分析。
【關鍵詞】中職教育 寬容 用情用心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019-01
如果今天是陽光燦爛的一天,那么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總是會最早進入A318教室,朗朗的讀書聲伴著晨光,此時此景總是會讓筆者無比感動,或許這道風景在普通中小學是常規(guī)的學習景象,但是在中職學校卻顯得特別鮮亮。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作為一名中職的班主任,筆者感慨萬千,跟學生們“斗智斗勇”的活動每時每刻都在進行,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是成就感頗豐。
第一,中職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在心態(tài)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因為多年養(yǎng)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差,最終造成學習態(tài)度甚至人生態(tài)度都出現(xiàn)了消極的傾向。可以說,中職學生是心態(tài)上的弱勢群體,如何讓學生重新?lián)P起自信的風帆,是每一位班主任應該考慮的頭等大事。計算機班從軍訓開始,就非常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炎炎烈日下,筆者陪著每一位學生并肩作戰(zhàn),用實際行動鼓勵學生不輕言放棄,當計算機班無一例病號,全勤參加全校的軍訓會操,最后榮獲“精神文明風尚獎”,學生們第一次嘗到了甜頭——只要努力,就會被肯定!當校企合作的號角在職業(yè)院校吹響時,筆者鼓勵班級每一個學生,積極參加勤工儉學,幫助學生修改求職簡歷,開展班級模擬招聘會等活動,每一個行動都是為學生未來著想。當學生們穿著漂亮的制服認真工作時,筆者會用相機把一個又一個抓拍的美麗瞬間,做成一面精致的班級照片墻,記錄學生們成長的痕跡,構(gòu)建美好的青春回憶,青春不揮霍,且行且珍惜,真正的自信來源于個人的不斷努力。
第二,用情用心,寬容至上。常言道:好天氣不是天天都有。當學生們漸漸熟悉了校園環(huán)境,新鮮感開始減退,班上一些“刺頭”開始冒尖,此時,良好的班風是遏制負能量的關鍵。筆者堅信:“相信學生,肯定學生”是硬道理,筆者與學生們一起商討,共定班規(guī),只要未觸犯校紀,一概可用班規(guī)解決,有了這層“護衛(wèi)甲”,寬容與公平的權(quán)衡就成了考驗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頭戲,學生遲到五分鐘,是按學生守則扣分,還是學生自覺在教室門口做10個上下蹲更能有效改變遲到的現(xiàn)狀呢?通過一段時間的檢驗,學生通常會在第三次遲到后,養(yǎng)成守時的習慣,因為第四次遲到將會受到請全班同學吃棒棒糖的懲罰。
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需要教師時常帶著探究的心態(tài)深入地了解學生,用真摯與溫情感化學生,或許每個問題孩子的內(nèi)心,都有一處無法觸摸的疼痛。小宇是個很乖巧的孩子,可是他的父母從來都不相信他,經(jīng)過與其父母的聊天得知,初中階段的他非常調(diào)皮,常撒謊騙父母的錢去跟朋友們玩,經(jīng)筆者家訪后得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留守老人,孩子特別孤獨,弄清緣由后,筆者與其父母進行了深談,希望共同給孩子信任和寬容的空間,漸漸地,小宇通過自己的努力重新獲得了父母的信任。筆者認為班主任應該成為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橋梁,如果父母很忙,沒時間來觀察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筆者有寫教學日記的習慣,把孩子們的學習過程生動地記錄下來,同時利用現(xiàn)代化通信手段,開通家長QQ群、飛信群、微信群,構(gòu)建完善的家校聯(lián)系體系,將班級動態(tài)隨時反饋給每一位家長,以便每個孩子的父母隨時了解和方便觀察孩子的成長。光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要有尊重的愛,才是學生可以接受的愛。
第三,大膽改革,勇于嘗試。中職學生的厭學情緒是當今中職學校的普遍現(xiàn)象,如何讓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最后到“我樂學”的華麗轉(zhuǎn)身呢?這是對每一位中職老師教學方式的重要考驗。與其大談好好學習的大道理,不如想辦法吸引學生的眼球。筆者跟學校協(xié)商,以本班為實驗班,調(diào)整本班的教學計劃,甚至徹底顛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改革中職課堂。如本人運用翻轉(zhuǎn)課堂理論,花一整堂課的時間先給學生做預習,甚至建議任課老師花一堂課專門只為教好學生拆裝一個計算機元件的簡單技巧,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大膽改革,收獲了喜人的成效,學生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從原來的顯性討厭或隱約抵觸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閷W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筆者看來,學生是個體,個體都有差異,面對個體差異時,對待主體成長過程的把握以及個體差異的應對是對教師一個永遠的挑戰(zhàn)。做中職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如果其內(nèi)心沒有想學習,沒有把學生的每一個變化都用心鉆研的渴望,職業(yè)的枯竭感很快就會到來,要學會尋找成就感和幸福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顆充滿奇跡的種子,只要時機到來,自然會迸發(fā)出驚人的力量。即使我們無法改變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整體風貌,但也要努力點燃學生努力奮斗的自信。激勵、互動、分享、感悟,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感受到教書育人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魏書生主編.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