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詳細論述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和方法,指出教師平時需多學習、多提高,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課堂教學更高效。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020-01
當前,全國各地都在使用新教材,隨著新課改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歷史學科的時間減少,但歷史學科的內容并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這就對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并保持課堂教學的有效和高效,確保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個高中教師必須面對的挑戰。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找出導致課堂教學低效甚至無效的原因。只有我們找到了問題所在,對癥下藥,那么課堂有效性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導致課堂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教師方面說,主要有教師不能適應新課改要求,學科素養不高,教學基本功不扎實,教師備課不充分,上課缺乏精氣神。教師缺乏幽默感,太死板,課堂語言枯燥乏味。教師責任心、事業感不強,對學生關注了解不夠,不知各個層次學生的真正所需,在課堂教學中不善于挖掘,“滿堂灌”,讓學生被動接受,提出的問題太難。教學方法陳舊落后,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沒有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教師對教材的理解不夠透徹,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重點不突出,只重視傳授基礎知識,不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能適應新課改要求。學生方面主要是基礎差、厭學等。
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教師必須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只有認真備課,才能上好每一節課,不充分備課很難把課上好。只有課備扎實了,我們在課堂上講課才會顯得游刃有余。備課內容要切合學生需要,講課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向40分鐘要質量,要效益。教學中還要考慮在課堂教學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課堂上要充滿激情,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清楚,力爭講得生動有趣,要聯系歷史與現實。新舊知識過渡要自然。課堂教學要面帶微笑,精神飽滿。讓學生忙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總結歸納。課堂提出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難易適中,而且還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問題太簡單無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太難則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效果也就不會差。
第二,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在一堂課的教學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內容出發,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同的課型采取相同的教學方法有時效果差別很大,我們要找到最適合學生、最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提升的方法。
第三,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一個成功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扎實的教學功底,還要能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上課語言要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而且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只有具備這些條件,學生才會欣賞你、佩服你,才會對你的課感興趣,他們才會在心底愛上歷史課。學生才有可能在課堂上聽得津津有味,才有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才有可能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四,尊重與贊賞,教師不能對學生用諷刺、挖苦的語言,更不能用臟話辱罵學生。要允許學生犯錯誤,對學生要有愛心。當學生學習毫無頭緒時,當學生沒有信心時,教師要多鼓勵,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并解決。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要鼓勵學生質疑。
第五,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過去由于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導致學生不會學習。教師要當好學生的引路人,教會學生會學習。只有學生自己會學,才會在學習中感受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功的喜悅,找到學習的樂趣。
第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多媒體,多媒體有助于增強直觀性,能有效地把課本上過于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例如講解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時,教師在課堂上講小篆、隸書、楷書等字體的特點,如果能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學生便會一目了然,對各個字體的特點便會印象深刻。這樣不但可以節省課堂時間,而且學生也會記得清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第七,教師還要適時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使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克服畏難情緒,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堅持的,只要我們平時多學習、多提高,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受益;只要我們的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有效教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