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和數據統計法,從收入情況、消費方式和消費水平等方面,對韓山師范學院體育系學生的體育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了解體育系學生的體育消費現狀,分析其所存在的問題,正確引導、培養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形成良好的體育消費習慣,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體育系學生 體育消費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024-02
體育消費是指人們在滿足基本的生存消費之后,為追求發展和享受高層次需要而產生的消費行為。體育消費集健身、娛樂為一體,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個人閑暇消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社會消費結構中不可缺少的分支。現代社會體育運動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體育消費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提高。本文通過對體育系學生的體育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的體育消費觀,促進其身心健康。
一 研究對象
韓山師范學院體育系學生。
二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根據研究需要,通過搜索國內的學術期刊、圖書館專著和相關新聞,搜集和查閱了有關體育消費的學術論文、專業論著作為本文的參考資料和研究基礎。
2.問卷調查法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體育系2009~2012級300名在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243人,女生57人。本次調查對韓山師范學院體育系學生發放300份問卷,回收249份,有效問卷237份,有效率95.2%。
3.數據統計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對回收的問卷采用Excel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以探討韓山師范學院體育系學生的體育消費情況及影響其消費的主要因素。
表4顯示,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是限制體育系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最主要原因,有54.4%的學生表示自身的經濟條件不足以滿足自己對體育消費的需要,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系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結合表1的調查數據,生活費用每月在400元以下的學生只有3.0%,學校當中的場地場館以及消費價格過高,已經成為阻礙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學校的場地場館缺乏、設備不完善等,無法滿足學生們的運動需要,這是妨礙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和體育消費的第二大因素。
三 結論與建議
1.結論
韓山師范學院體育系學生是體育消費的主要群體,從顯示的數據來看,體育系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平均水平并不高,這樣不僅影響了韓師的運動水平、校園氛圍,更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導致學生體育消費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有:學生經濟水平的限制、體育消費價格過高、體育場地場館缺乏。由于高校學生的消費支出大多數靠父母供給,因此在個人體育消費方面承擔的經濟能力有限,社會與學校應該充分考慮學生仍然是受教育者的處境,為學生提供更多公益性的體育鍛煉路徑。
2.建議
第一,很多學生來自貧困家庭,他們更愿意吃苦,可以增加一些勤工助學崗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并使生活質量有一定的提高,在助學金及獎學金的評選上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擴大學生的經濟來源,促進體育消費。第二,降低校內體育場館、體育器材等體育消費項目面向學生的價格,實行積分制度等優惠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第三,學校向學生們發放體育運動補貼用于運動器材和服裝的購買。第四,增加體育場地的建設,滿足學生的各種運動需求,實現學生的多樣化、全面化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立陽.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研究[J].科教文匯,2012(36)
[2]饒瑤.高校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的調查[J].大眾商務,2011(6)
[3]李淑娟、姜千秋.大學生體育消費研究的評價[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1)
[4]唐楓、楊川梅.廣西高等院校體育專業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221~225
[5]馬莉.大學生體育消費調查和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8(3):66~68
[6]張輝、羅建英.大學生體育消費心理與行為的調查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