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警院校是一個包括學歷教育、任職教育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的高等教育系統(tǒng)。借鑒地方高等教育評估組織管理模式和機制的有益經驗,本文提出當前武警院校教學工作評價運行模式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武警院校 教學工作評價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036-01
武警院校教學工作評價系統(tǒng)通常由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構成,外部評價與辦學效能核定、質量證明、鑒定等總結性評價聯(lián)系在一起;而內部評價則與改進、激勵組織成員相聯(lián)系。內外評價系統(tǒng)的功能既相對獨立,又互為補充,作為整體發(fā)揮作用。武警院校教學工作評價必須以自我評價為基礎,并通過多方面的外部評價,促進學校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
面對不同的服務對象和不同的學員群體,武警院校教學工作評價要采用分類評價避免院校偏離辦學定位而盡力“升格”的情況。不同的評價主體也應采用數(shù)據(jù)信息發(fā)布、質量審核、專業(yè)認證、院校分類排行等多種方式,并有機結合起來貫穿于辦學過程。
一 權力結構的調整策略
武警院校教學工作教育評估制度,經過多年的探索工作運行模式基本形成。但是,這種運行模式存在著一個大的問題就是權力結構的失衡:武警權力機關主導,而部隊和院校在質量保證中的作用沒有得到發(fā)揮。權力機關控制著教育資源分配權,且用一元化的質量標準進行教育質量評估。在這種情況下,武警院校之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院校通過競爭行政權力而獲得學員分配的“市場”。由于市場作用的缺失,武警院校只需要對部隊主管部門負責。由于感受不到部隊用人單位帶來的壓力,院校也就失去了自我約束機制的動力。
當前武警院校教學工作運行模式應該著重培育兩個市場:(1)入學宣傳。為報考學生提供詳盡的職業(yè)發(fā)展軌跡、學習過程信息,供其決策參考等。(2)評估市場。武警院校個體差異較大,權力部門已無法獨自承擔教育質量保證的重任。需要在總部的籌劃下,成立專業(yè)性評估機構,獨立地開展高等教育的外部評估工作,權力機關僅對評估機構進行資質認可和評估結果的再評估。
二 教學工作評價運行模式中的主體策略
1.武警權力機關引導:發(fā)揮指揮棒的作用
主要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大力推進五年一輪的院校評價制度和教學狀態(tài)數(shù)據(jù)采集與發(fā)布制度;(2)制定評價的政策和標準,加強指導;(3)組織評價,并將結果與撥款掛鉤。
2.部隊實施:發(fā)揮服務作用
武警中介機構能保持一種公平的態(tài)度和使用公允的價值標準對院校進行公正的評價,其責任是代表用人單位負責將部隊對人才質量的要求反饋給武警權力機關和院校;負責權力機關委托的各種單項評估,建立評價結果定期公示制度;對武警權力機關的評價進行一定監(jiān)督和補充,激發(fā)各院校的危機感。
3.院校配合:發(fā)揮自我質量保障作用
院校的責任是要主動開展自我評價,實行自我質量保證,組織經常性的教學評價,包括對教員和學員的評價,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和改進機制。另外,還要積極配合武警權力機關和部隊的評估工作,促進參與評估的主動性。
三 評價運行模式中的具體策略
1.評價的目的、內容以及指標體系注重教學質量的改進
在運行模式構成的一些重要因素上要體現(xiàn)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改進。首先,在評價的目的上,要注重實質性目的。武警院校教育質量保證,具有改進與提高教育質量、滿足外界問責的需要、為機關管理部門和部隊提供質量信息和決策資訊等多種目的,但根本目的是質量的改進與提高。其次,在評價的內容及指標體系上,實現(xiàn)輸入、過程和輸出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并重。武警院校教育質量保證以總部與院校為核心的、雙模式運行為主的、全面而且完整的評估指標體系,涵蓋各個質量環(huán)節(jié),將條件評估、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結合起來,達到保證評價質量的目的。
2.增強武警特色,發(fā)揮部隊用人單位的評價職能
教學工作評價運行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以適應部隊崗位建設發(fā)展的需要為最終目標。因此,部隊用人單位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評價職能,為武警院校培養(yǎng)人才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首先,要在職責范圍內提供院校與部隊接軌的條件,尤其是在武器裝備建設等方面。其次,合理使用院校畢業(yè)人才。長期以來,武警院校執(zhí)行計劃體制,畢業(yè)生在部隊的使用中出現(xiàn)了偏離崗位使用、學非所用的情況。要改善這種現(xiàn)狀,就需要建立部隊崗位成才體系,即讓學員先經過部隊崗位的成長鍛煉,再走上新的崗位,既滿足了部隊崗位的需要,又彌補了學員基層鍛煉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再次,及時反映部隊人才信息。隨著日新月異的部隊現(xiàn)代化建設,在院校教學和部隊訓練方面無疑會出現(xiàn)新的矛盾,人才隊伍適應性自然要擺在首位。最后,積極參與院校人才建設。部隊應積極參與院校教學評價與教改工作。一般應從兩個方面入手:(1)部隊要積極承擔院校人才培養(yǎng)任務,承擔實習任務,并選派兼職教員;參與院校組織的專業(yè)比武和崗位資格認證考核。(2)積極配合院校和機關做好人才的調研工作,為院校、機關提供可信的數(shù)據(jù);積極參加人才培養(yǎng)的各級會議,及時準確地反映部隊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積極參與各類教育教學評價。
參考文獻
[1]沈玉順.現(xiàn)代教育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