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舉例法是綜合英語教學中有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本文從新課導入、語法教學及詞匯教學三方面闡述了舉例法的運用及作用,并指出使用舉例法對教師的要求。
【關鍵詞】舉例法 綜合英語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048-02
舉例法是指教師在授課中為了解釋某個知識點,從理論聯系實際的角度出發,列舉一些典型事例進行解說,從而引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抽象思維,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材中知識的教學方法。基礎階段綜合英語課程的教學任務和目的之一,是使學生通過語言基礎訓練與篇章講解分析,逐步提高語篇閱讀理解能力,擴大詞匯量,夯實基礎,達到《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基礎階段聽、說、讀、寫、譯等技能的要求。舉例法運用得好,可以使英語教學更加多姿多彩,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效果。課堂舉例是英語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種課堂教學藝術。得當適時和富有啟發性的舉例,對英語教學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它可以變難為易,化深為淺,轉繁為簡,可以幫助學生開闊學習思路,加速對新知識的吸收和消化。舉例法可用在綜合英語課程教學以下幾個方面。
一 導入新課時舉例
如在教授《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 1 Never Say Goodbye時,依據所教學生是剛入校的新生,可以此為例:當他們背上行囊,與父母、親朋好友告別時,他們通常會說再見嗎?“再見”意味著什么?學生們都說他們會說“再見”,“再見”意味著希望不久就可與他們相見。但所學課文的標題為Never Say Goodbye,學生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非常急切地想知道文章的內容及Never Say Goodbye的深刻含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能很順利地進行課文的整體教學,讓學生清晰文章的脈絡,了解文章的內容,從而領會Never Say Goodbye的深刻含義為refuse to give in to the sadness。由此可見,通過舉例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起到統領整個課堂教學的作用。
二 語法教學時舉例
就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言,很多學生在完成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后,并不具備較為扎實的語法基礎,因此在大一綜合英語教學中,語法知識的講解應當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學生由于語言水平較低,難以理解文章中出現的長、難句,這樣長、難句的理解就得依靠句法分析,那就是語法點講解。針對學生易混淆的定語從句及同位語從句,可舉以下例子加以說明: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s won the game was true. 我們隊贏了那場比賽的消息是真的。(that-clause為同位語從句,補充說明news到底是一個什么消息,that雖不做成分,但不能省略。)The news that he told me yesterday was true. 昨天他告訴我的那個消息是真的。(that-clause為定語從句,that指代news,在從句中做told的賓語。)再如,The order that we should send a few people to help the other groups was received yesterday. 我們應派幾個人去幫別的幾個小組的命令昨天收到了。(that-clause為同位語從句,是對order的具體解釋,that雖不做成分,但不能省略。) The order that we received yesterday was that we should send a few people to help the other groups. 我們昨天收到的命令是我們應該派幾個人去幫助別的小組。(第一個that-clause為定語從句,that指代order,在從句中做received的賓語,可以省略。)課堂上教師的講解,給學生適當的點撥,課后讓學生整理該語法點,做一定數量的練習,使學生的語法知識得以鞏固和提高。
三 詞匯教學時舉例
詞匯是用以表達概念的,是語言的建筑材料,離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概念,詞匯不豐富,也必然會影響思想交流。詞匯教學在于掌握詞匯的意義和準確使用詞匯,因此詞匯學習、掌握及運用在大一綜合英語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課后練習的編排也說明了這一點,如用詞的正確形式填空、詞義辨析、用合適的詞翻譯等。要順利完成詞匯教學,舉例法不失為一種有用的教學方法。如在教授詞的正確形式、同義詞、反義詞時,可以舉例構詞法。如單詞common的反義詞為uncommon,un-前綴為反義詞前綴,由此可讓學生說出相關的詞匯:usual→unusual,finished→unfinished,doubted→undoubted,employment→unemployment,abashed→unabashed,able→unable,accountable→unaccountable,affiliated→unaffiliated,healthy→unhealthy等。除此以外,還有in-,im-,il-,ir-,non-,dis-,mis-,mal-等為反義前綴,如efficiency→inefficiency,balance→imbalance,resolution→irresolution,interference→noninterference,pleasure→displeasure,management→mismanagement,nutrition→malnutrition。講constant一詞時,可以給學生幾個例子做口頭翻譯:他勻速駕駛(He drove at a constant speed.);這個入口經常使用(This entrance is in constant use.);她是我的忠實朋友(She is a constant friend of mine.)。用舉例法,利于學生不斷擴大詞匯量,提高教學效果。
在綜合英語教學中運用舉例法,對英語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要認真備好課,要具備豐富的學科知識,掌握豐富的事例素材,這樣才能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加工,使之成為可用的事例。另外,所舉事例必須新穎,新穎的事例可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在教授《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 4 Dealing with AIDS時可從一些著名藝人吸毒事件入手,進而討論有關艾滋病的情況:艾滋病的發展、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預防措施、艾滋病在我國的狀況、抗艾大使、紅絲帶等。著名藝人是很多學生的偶像,這樣的導入,學生馬上就會活躍起來,為藝人的所作所為感到可惜及不屑,從而意識到預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再者,所舉事例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這樣才能縮短所學內容與學生間的距離,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授《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 3 Whatever Happened to Manners時,那時正值國慶假期結束,教師可根據學生外出旅游的情況,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尤其是人們的舉止行為。學生們能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找出很多有禮貌和沒禮貌的行為。通過討論,學生能意識到應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舉止以及禮貌的重要性,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有禮貌、有教養的人。又如在教授《綜合教程(第一冊)》Unit 6 Is an Only Child a Lonely Child時,教師可依據現在絕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的實際,組織學生討論獨生子女的利與弊;接著依據新的計劃生育法讓學生討論生二胎事宜。實踐表明,學生們積極、踴躍,各抒己見,所講內容豐富,表述清晰。同時,學生也更清楚地認識了自己,要揚長避短,使自己更好地全面發展。
教師在綜合英語教學中能依據教學目標,恰到好處地運用事例,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但用好舉例法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與實踐,以便充分發揮舉例法在綜合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興昌、鮑碧娥.淺議舉例法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3(3)
[2]安維紅、左松良.舉例法在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下),2007(7)
[3]王建樓.歷史教學中的舉例法[J].華夏教師,2012(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