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也是演唱藝術和伴奏藝術的高度統一與融合。在聲樂教學中,鋼琴承擔著輔助聲樂表演和教學的重要使命。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首歌曲要經過演唱者和伴奏者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完美境界,乃至雕琢出完美的精品。
【關鍵詞】聲樂演唱 鋼琴伴奏 重要性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070-01
如今,大多數高職院校和高等師范院校的聲樂教學主要包括藝術歌曲、歌劇選段和民歌。教學中所運用的聲樂教材包括中外藝術歌曲、歌劇選曲、音樂劇選曲及各地民歌等等。由于歌劇作品大多都是由交響樂團和管弦樂隊伴奏,所以本文暫不涉及,著重對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重要作用進行闡述。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老師在給學生布置作品時,這種類型的作品也占大多數,可見其在眾多師范院校聲樂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曲目主要以五線譜的形式呈現,聲樂演唱譜在最上面一行,其余下面兩行均為鋼琴伴奏譜,便于演唱者和伴奏者分開進行識譜和練習,同時也能夠互相關注。
聲樂課可以說是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必修課,跟鋼琴一樣同等重要,雖然教學模式是一對二甚至一對多,但學習的時間都是本科四年制,可見這門學科在此領域的重要性。對聲樂專業的學生來說,鋼琴伴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演唱者和伴奏者是呈現聲樂作品的兩個組成部分,動聽美妙的聲音要有融會貫通的伴奏才能完整表達歌曲的情感內容,其中伴奏是幫助學生學習聲樂技巧、掌握聲樂作品的重要搭檔。由此可見,在高師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必須要有較高的鋼琴伴奏水平,好的鋼琴伴奏不但可以提升聲樂演唱的品質,還能與之相互呼應,以達到天然一體的藝術境界。而鋼琴作為聲樂教學中必備的一門樂器,對聲樂教學質量的好壞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要想讓學生的樂感更好地被激發出來,就必須借助鋼琴伴奏,唯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能力提升一個層次。
聞名于世的19世紀浪漫主義作曲家舒伯特,就非常重視鋼琴伴奏,他的許多優秀作品大都以形象的鋼琴伴奏呈現給世人,對當今社會的聲樂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創作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而每一階段都是以當時的背景為創作基礎,其角度也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描繪自然風光還是描述愛情的作品,都體現出變幻莫測的特點。在伴奏創作上來講,首先是對歌曲的整體把握,需要深入了解歌曲所體現的情感以及表達的思想,才能創作出好的伴奏,幫助演唱者理解歌曲;從聲音形象來說,具有歌唱性的伴奏更能夠讓演唱者融入歌曲中;在曲調色彩上來講,鮮明且具有旋律性的意義多是體現在低音上面。另外,舒伯特歌曲的曲風比較淳樸自然,與民間情感非常契合且極具詩意。雖然出自一人之手,但每個作品仍存在著差異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解析作品時要先熟悉作品的創作時期和背景,不同的背景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內容都是不同的,也只有在特定背景下,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曲調所表現出的情感。
一 休止符在藝術歌曲作品中的運用
休止的手法在鋼琴伴奏中是最常見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法,是情緒產生變化的原因。舒伯特在他的藝術歌曲中使用了大量的休止符號,為了能讓歌曲中的情感更加自然地過渡和轉變,休止符會在適當的時候出現。
二 藝術歌曲作品中對獨奏聲部的理解
在鋼琴伴奏中,獨奏聲部是指除了歌唱部分以外的鋼琴演奏部分,這些獨奏部分一般都是情感轉換的過渡部分,演奏者需要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深入理解,把握情感的變化,才能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展現出恰如其分的情感。所以,在作品演奏中,對其分析尤為重要,也是鋼琴演奏前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歌曲演奏。
三 藝術歌曲中整體速度的把握
在所有歌曲演唱前,適當的演奏速度是好作品的標志,所以演奏速度是關鍵。歌曲是激動的,演奏速度就必須是積極的,只有在二者高度統一下才能展現作品的情感。演奏者除找到合適的速度對歌曲進行處理外,也要充分詮釋出作品的內容,不能破壞它的節奏感,在演奏中盡量展現作品的整體風格。
四 句法和呼吸在藝術歌曲中的體現
演唱者對歌曲的理解首先是對歌詞的理解,在歌曲的句法特點上進行呼吸。演唱者根據歌詞內容和句法來決定演唱過程中是停頓或是呼吸,只有這樣才能展現歌曲的情感和內容。
五 人聲和伴奏在鋼琴演奏中的融合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中都結合了人聲和伴奏,有時歌詞和人聲都無法將歌曲的情感表達出來,但在鋼琴演奏中,可以達到我們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此時無詞勝有詞,更能夠襯托出歌曲的情感。在歌曲演唱中,伴奏聲部對歌唱具有烘托作用,有時演奏聲部將情感渲染到一定程度時,再由歌唱聲部展現歌詞的情感,這樣更能夠將情感全面地表現出來。所以,無論是曲調還是情感上,都要保持高度的融合和統一。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能幫助歌唱者更好地展現音樂的情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其也為音樂創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一名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重視聲樂教學與鋼琴伴奏的相互關系,努力為中國音樂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