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2014年初中生口語測試情況不樂觀的現狀,本文從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弱的原因分析和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措施兩方面入手,闡述了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生 英語 口語表達能力 原因分析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098-02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進行英語交際的能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課程性質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就工具性而言是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可見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初中階段,許多學生筆試成績很好,口語表達能力卻很差。為此,本人結合自己多年在農村從事一線英語教學的經驗,對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談幾點個人見解。
一 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1.語言環境缺乏
英語作為外來語言,語言環境對于英語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它是初中生語言獲得成功的關鍵。然而,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使用環境除了在課堂,沒有其他更多接觸英語的機會,但光靠每天有限的四十五分鐘來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只能夠是一種良好的愿望。作為教師,無論你如何精心設計,學生怎樣配合,離開了學生課內外的密切配合,都難以實現這一美好的愿望。然而,現行的初中英語教學離開了以語言交際的目的,將它作為一門課或一門知識來學,這樣的英語學習環境嚴重地影響了初中生聽、說能力的發展,造成了其口語表達能力弱。
2.班生規模太大
農村初中,過去實施大班教學,每班六十人左右,即使是現在的小班化教學,每班依然有四十幾個學生,面對如此多學生的情況下,要完成新課程提出的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組織全體每個學生進行口語操練教師是無法做到的,只能面對全體進行齊讀、分組讀和分角色讀,而接下來的分組操練后的匯報和表演,也只能有限地選幾組,大部分的學生只能當看客,這嚴重地制約了初中生進行口語表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收效也大打折扣。
3.考試形式單一
現行的英語考試偏重于筆試和聽力,即使三明市在2012年以來試行了口語考試,它也只是作為錄取縣達標校的一道“小門檻”,沒有將成績記錄總分,學生重視程度不足,而最終決定的仍然是筆試下的成績,因此,大多數教師和學生認為,只有通過大量的試題測試,掌握過硬語法和知識點才能在升學考試中立于不敗之地,學生就將大量的時間耗費在試題海洋中,口語能力的提高沒有得到教師和學生們應有的重視,因為口語的優劣最終還是不影響學生的升學。這種考試形式雖有花樣,但不能最終促動教師和學生,學生的口語能力得不到提高。
4.學生自身因素
第一,心理因素和母語思維習慣。我們身邊的大多數學生由于性格內向,害怕在別人面前說錯或說不好,被人譏笑;有些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信心,有自卑心理;有些學生平常注重筆試,認為學不好口語沒事,久而久之就對說英語產生了恐懼;有些學生由于母語的習慣,常用漢語的習慣來套用英語,如:教室有五個學生,就用“The classroom have five students.”來表達,而正確的表達應該是“There are fiv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這種母語思維習慣造成怕說“中文式”的英語。由于種種心理因素,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形成心理障礙,害怕說英語,阻礙了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
第二,詞匯量的貧乏。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詞匯。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George Wilkins)在《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學》(1972)一書中指出:“如果沒有語音和語法,還可以傳達一點點信息,但如果沒有詞匯,那就不能傳達任何信息”。可見英語詞匯量對英語口語的重要性,要想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要求學生擴大詞匯量。然而,在初中生學習過程中,感到詞匯記憶困難重重,遺忘率很高,許多學生語法學得挺好,但詞匯量不足,很難與他人進行口語交流,給交際帶來了障礙。
二 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措施
1.從外因入手,改善外部環境
第一,提高教師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說過:身教重于言傳。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要想讓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英語教師自己應具備較高的口語表達素質,利用自身流利的口語表達去影響學生,使學生每天上課時都能沉浸于英語的海洋,讓學生享受流利口語的美妙,并模仿著做。這樣身臨其境的方式對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英語教師通過不斷地進修專業知識,提高本學科的理論,學習多學科、跨學科的知識,擴大知識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業務能力和創新能力,苦練基本功,能說標準純正的英語。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自身更具感染力和魅力,最終達到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創設初中生口語運用的環境。利用課堂,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的Free talk,由學生自由選擇內容,輪流作值日報告、講故事或與同學間的對話等等形式進行口語訓練。同時,可以利用尤溪縣正在推行的“五學”教學模式中“合作研學”和“展示比學”的兩個環節,通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用英語進行對話訓練、課本劇表演和問題討論等,利用優等生帶動小組成員,讓每個學生都有口語練習的機會,并且在每小組當堂表演或對話后,評出優勝者給予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自覺地做課前預習或準備,在課堂中開口說英語,大膽展示自己,使消極的語言接受學習轉化為主動輸出,完成一個巧妙的過渡,促進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利用課外活動進行口語實踐。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也是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 許多教育家都認為:適當地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課外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學校、年段或班級,開展一些如:英語朗讀、英語演講、講英語故事、學唱英文歌和課本劇表演等比賽,讓大多數有表現欲和表演欲初中生積極參與,自愿報名,在各式比賽中進行口語實踐,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了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從內因入手,提高初中生的自身素質
第一,端正態度,激發興趣,樹立自信。美國作家羅曼·文森特皮爾曾說過:態度決定一切。如果一個學生自己都沒有端正對英語口語學習的態度,談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呢?因此,筆者以為,要想讓初中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最緊要的一點就是讓他們知道英語口語既是升學的門檻,又為自己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從而能利用三明市從2012年起將英語口語列入中考考查科目的有利契機,從自身的認識出發,端正英語口語學習的態度。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采取創設口語情景,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和尤溪縣正在推行的“五學”課堂教學模式,引進小組競爭機制,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媒介,激發初中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求知欲,樹立學口語的信心,從而最終達到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多背誦或復述課文及對話,提高能力。在中國的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歷來重視背誦課文(learning text by heart)的教學方式。作為同樣是語言學科的英語,背誦在英語學習中同樣重要。尤其是在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上,它是提高初中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生口語表達能力不足,主要是沒有積累足夠的語言材料,而背誦可以豐富初中生語言知識的積累和鞏固,可以幫助初中生在頭腦中儲存足夠的習慣用語,形成快速反應的運用語言的習慣。當然,對于較長的課文或對話,教師可以列出關鍵詞或中心句讓學生進行復述。只要通過這種日積月累的背誦或復述,初中生將不斷增強語感,在日常生活與周圍人進行英語口語交流中游刃有余,實現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總之,提高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一項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它需要我們把握學習和教學規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初中生真正認識到阻礙自己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實質所在,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持之以恒,不斷地實踐和探索,我相信農村初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