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否高效由課堂檢測來評價,檢測是評價課堂、教師教學效果的標準,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效課堂 檢測 評價 標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101-02
目前,以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為目的課堂改革正在全國上下轟轟烈烈地進行著,隨之而來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課堂教學模式。縱觀課堂教學改革目的就是——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然而,一堂課效率的高與低、質量的好與壞又該如何進行評價呢?課堂檢測是根據教學目標而設置的重要檢測步驟,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只要能順利通過預先設定好的課堂檢測,就說明本節課是高效率的,是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的。課堂檢測應用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凸顯出眾多好處。
一 課堂檢測是課堂評價的標準
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檢測評價工作不僅能充分估計學生的課堂學習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根據檢測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并通過課堂檢測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檢測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課堂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科學的診斷。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教師在黑板前講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學生們個個齊刷刷地拉長耳朵從上課聽到下課鈴響,但整堂英語課就老師在唱“獨角戲”,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只能死記硬背英語單詞、短語、句型,模仿老師的言行舉止“依葫蘆畫瓢”,最終學成了不敢開口說的“啞巴”英語。這樣的英語課堂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圍繞老師接受課堂知識,甚至是英語口語,自然課堂效率低下、教學質量差,更是不著高效課堂的邊際。隨著課改的發展,課堂教學模式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英語課堂越來越注重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一節課下來,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對課堂知識掌握得好壞,更是要通過設置課堂檢測來評價與衡量它。如:一堂的英語詞匯教學課,不同的教師采取了不同的教法:有利用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教單詞,有利用語音和詞形的結合教單詞,有利用構詞法教單詞,有利用英語釋義法教單詞,有利用語境教單詞,還有利用猜謎語或通過游戲教單詞等等。那么本節英語詞匯教學課的效果到底如何,還是要看學生們掌握的程度,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聽寫、英漢互譯、根據句意填寫單詞等有效的檢測方法來評價這堂課。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課堂設計不同的檢測練習來評價它們。課堂檢測評價的效果很好就說明該堂課是高效的,實現了課堂教學目標;反之,就是課堂效率低下的課堂,未能達成課堂教學目標。洋思人的當堂測試是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法寶,東廬人的講學稿集學、講、測于一體,天天測、堂堂測,還有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中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試六個環節中就有四個涉及檢測鞏固,他們都重視以測導學、以測促學、以測固學的方法,這就是他們取得成功的法寶。
二 課堂檢測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首先,課堂檢測可以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現在的課堂教學大多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正確輔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一個過程。學生經過課堂的自主學習后,教師并不了解學生對本課知識內容掌握到何種程度,哪些內容應該做重點補充分析,哪些部分可以簡單帶過。若在課堂中設置了課堂檢測環節,那么,教師就可以掌握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課后教師就可以因不同的學生制定出相應的幫助措施,最終達到學生課堂學習的高效率。其次,課堂檢測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課堂檢測可以反映出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和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哪些學生對某一部分知識點沒有完全掌握或掌握得不夠好,原因出自何處,又分別是什么,老師是一目了然。這樣一來課堂檢測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就起了無形的督促和強化作用。最后,課堂檢測能激勵和促進學生的課堂學習。學生因為每節課都有課堂檢測這樣一環節,課堂學習如果不夠認真或不夠努力就無法通過課堂檢測這個環節,就很有可能要被通報,甚至被批評。反之,主動認真學習,就能順利通過課堂檢測,就能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擴大后者,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與個性做出靈活調整。對差的學生要多提供簡單的英語口語實踐機會,提問內容要難易適中有針對性,特別是對于那些在學習英語有畏難心態的學生,哪怕是有一丁點的進步都要及時予以表揚肯定,讓他們也感到自己在班級中并不是一無是處,從而改變學習態度。對好的學生,向他們提一些相對較難的問題,讓他們充分、冷靜地思考,必要時教師要作啟發性的誘導,正確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關鍵步驟加以巧妙點撥,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學習得更刻苦,對自己提出高標準的要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 課堂檢測是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標準
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依然有許多教師認為課堂45分鐘的講解至關重要,這種傳統的教師“一言堂”,是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漠視,忽視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效果;而有的教師在課堂中采取了“小組競爭式”,看似把整個課堂還給了學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把教師的“一言堂”轉變成了學生的“眾言堂”。
整個課堂亂哄哄的,有的甚至一發不可收拾,像這樣的課堂形式不僅沒有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反而放棄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使課堂教學處于無序狀態,教師對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效果“一無所知”,課堂教學效果是 “一塌糊涂”。現如今,隨著課堂改革大刀闊斧地進行,許多品嘗到課改“甜頭”的教師采取了各種新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在琳瑯滿目的新課堂教學模式中,他們大多更加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模式,教師的身份也由原來課堂的主導者轉變成了輔導者、組織者、策劃者。學生通過一節課的自主、合作學習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實踐中又達到了什么樣的程度呢?課堂教學效果又如何?這就要設置課堂檢測來評測它們。洋思中學的當堂測試,東廬人的講學稿集學、講、測于一體,杜郎口的達標測試,他們已經率先品嘗了使用課堂檢測的豐碩果實。事實勝于雄辯,實踐證明了課堂檢測這一教學步驟的可行性與有效性。因此,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如何要通過課堂檢測來評價。
總之,俗話說:“是驢是馬拉出來遛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輪船、汽車、飛機能馳騁千里靠的是設計師出廠前無數次的反復檢測;高樓大廈能風風雨雨中屹立不倒,全靠建筑師扎扎實實的檢測驗收;各類大大小小工程交付使用前都要通過專家的嚴格把關驗收、檢測;理論只能靠實踐來檢測。在課堂教學中也是一樣的,教學方法是理論的東西只有靠課堂檢測來評價。檢測是檢查教學效果、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否需要靠檢測,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與否要靠檢測,英語課堂的高效與否離不開課堂的及時檢測,所以,課堂檢測是檢驗各類課堂教學模式高效與否的標準。
參考文獻
[1]劉翠群.課堂檢測與反饋對課堂教學的優化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0(19)
[2]肖衛紅.課堂教學中“當堂檢測”的意義、理念與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09(34)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