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模式落后、教學的實現性不高,這是當前困擾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的大難題。本文從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誤區出發,以“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為宗旨,對改善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以供相關教學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誤區和改善策略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110-01
作為初中語文老師,要在語文教學活動實踐的過程中,找出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從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出發,改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使學生能在教學活動中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的誤區和改善策略展開分析與探索。
一 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1.學習方法機械單調,教學手段枯燥乏味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欠缺創新,習慣性沿用死記硬背法。在語文學習方面,缺乏有效的記憶法,不少學生每天早晚都拿著語文課本,盲目地進行重點課文背誦,即使短時間內記住了老師規定的背誦內容,但是時間稍長就忘記了,更別說靈活地運用課文知識、提高自身語言表達能力了。同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教授上依舊是著重“知識重點”的灌輸和題目的強化訓練,忽視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學,語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嚴重脫節,這給語文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一落千丈。
2.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不同步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初中生源不斷擴大,學生素質良莠不齊,能力知識基礎不一,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難以兼顧到每一位同學,使得基礎差的同學難以接受,學習興趣下降;知識底蘊好的學生則覺得知識內容過于簡單,不愿意花費時間進一步學習,這給實際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 初中語文教學的改善策略
1.情景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產生求知欲望才能激發其內在的學習興趣,才能產生追尋知識的想法,才能積極地去探索學習中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這一系列活動的產生與其所在的內在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故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情景創設法”,創設與知識內容相關的情景,使教材內容知識以真實情景的方式重現,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不但能豐富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情感體驗,更是讓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生命化”,讓學生如臨其境,通過對知識情景的感悟,對語文學科產生親切感,從而想學、樂學,并樂于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進而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如講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時,開課前教師可以先花十分鐘的時間跟學生談談他們自己對平常生活中求知態度、興趣培養、錯誤認識、為人處世等問題,再順勢引出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的不一樣,但始終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深刻道理,這樣學生易于接受并能從生活實際中思考問題,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深受啟發。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教師創設的生活情景中,結合實際生活內容,加深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內容的了解,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情感,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2.互動教學,融洽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色上思考問題,加強師生關系的互動,實施互動式教學,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以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譬如說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可給予他們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倘若他們真的一時無法回答,也可向他們提供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幫助他們體驗成功,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進而增強其學習能力。此外,在學生合作交流這一環節中,對于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教師也應實行賞識教育,適當評價與鼓勵,積極引導,適時點撥。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3.分層教學,促進整體發展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性。故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在處理課堂教學環節的過程中,重視教學方法的差異性。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案。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目的,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其次,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意志品質的教育也要區別對待。對于優等生和中等生,可以讓他們做一定難度的能力提升任務,以保持他們對語文的學習激情;而“學困生”則以基礎為主,做一些比較簡單且他們感興趣的基礎任務,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多鼓勵學生敢于實踐,敢于嘗試,從基礎做起,在實踐過程中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適當評價與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他們逐漸擁有敢于學習、勇于戰勝學習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從而達到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目的。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找出教學中存在的誤區,革新教學活動與教學策略,有針對性地運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讓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在精彩中無限延伸,進而改進應試教育下語文教學的不足,并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永成.課本劇,讓語文教學煥發生機[J].快樂閱讀,2011(11)
[2]陳玲菊.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師,2011(1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