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21世紀的現代化教學已成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如何運用現代化教學服務于綜合性極強的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是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教室、學生、課堂、師生交流等四個方面展現了筆者心目中的現代化語文教學,給我們的傳統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源泉,讓語文更加貼近生活、形成脈絡。
【關鍵詞】心目 現代化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112-01
一 讓教師攫取無盡的寶藏
現代化語文教學有著豐富的資源,充實的內容,她能大大地拓展教師的備課渠道。
就語文學科來說,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他學科無法比及的,語文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一節語文課可以涉及文學、天文、地理、歷史、藝術等領域。現代化教學具有集文字、動畫、圖形等為一體的綜合表現力強的特性,它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可以選擇的資源,同時可以提供及時的學習效果的驗證和可以調節的學習進度以及可選擇進行的學習路徑。語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在課前備課時,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各種各樣的字典詞典、人物介紹、相關圖片、背景資料、音頻視頻等,專門指導語文教學的網站也很多,如《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無憂無慮語文網》等,語文教師可以查閱、篩選豐富的資料,可以補充、優化教學的內容,同時既省時又省力,不僅能為課堂教學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可以保存電子文檔,為今后的教學儲備資源。
二 讓學生翱翔于藝術的天空
現代化語文教學能夠創設情境、開闊視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新穎、形象、藝術化的特點,將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創設成直觀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受,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如教《米洛斯的維納斯》一文時,課堂的一開始就可以向同學們展示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盧浮宮,那宏偉的建筑、“金字塔”的造型會立刻吸引全體學生的注意,緊接著盧浮宮的世界“三寶”更是會讓學生嗔目結舌:失去頭和手臂的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蒙娜利莎永恒的神秘微笑和維納斯雕像散發出的神秘氣氛定會征服全體學生。課堂前幾分鐘信息技術的運用、情境的創設,就能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 讓課堂效益熠熠生輝
現代化語文教學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是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如果關鍵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不管其他內容形式怎樣合理,這堂課終究是失敗的。把現代化教學引進語文課堂教學可發揮其獨特的優勢,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與教學內容環環相扣的幾張幻燈片,就能凸顯文章的主題,無需教師過多講解,重點就能明顯突出,難點就可以輕松解決。有些文章,時間空間跨度大,學生不易把握其中心,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就可以把表現重難點的內容剪輯組合起來,并適當配以多種媒體形式展示給學生看,學生就能輕松地把握重點、理解難點。
同樣以《米洛斯的維納斯》一課為例,在內容進入分析時,可以緊緊圍繞“一個觀點、兩個問題”進行,一個觀點即“她為了如此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兩個問題是:(1)為什么維納斯的雙臂必須失去?(2)為什么維納斯失去的必須是雙臂?提綱挈領性的文字全部用媒體投射出,這樣學生對要點把握得一清二楚。在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聯系到藝術上的“虛實相生法”,先投射出《畫鑒析覽》中的一段話,解釋什么是“虛實相生法”,再由繪畫聯系到書法、文學,最后讓學生自由討論:“斷臂的維納斯是美的,但是否所有的殘缺都能產生美呢?藝術上的殘缺美需要什么條件?”讓學生自由討論,同學們一定意見紛紛,各抒己見,最后教師再進行適當的總結。這樣,一堂課在現代信息技術的適時運用中,必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課堂的教學效率必將會大大提高。
四 讓師生交流無處不在
現代化語文教學能夠展示成果、延伸課堂,能便利師生的交流。
網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體驗成功、展示才華的平臺。學生可以把自己最優秀的作文,通過網絡發送到作文網站上,與其他地區的學生進行交流;或通過電子郵箱投寄給報社;教師也可以直接通過計算機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編輯,匯成優秀作文集,這些做法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教師、學生也可以建立博客,把自己的心得和創作放在博克里,方便彼此的交流。
現代化語文教學給我們的傳統教學注入了新的源泉,她豐富了教師的備課資源,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實現了聽覺、視覺、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讓語文知識無限延伸;她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讓語文貼近生活、形成脈絡,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她使語文教學之花更加璀璨芬芳,她必將迎來語文教學的萬紫千紅的春天!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