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人文學科,它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教師應更新教育理念,在民主、平等、溫馨的課堂氛圍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廣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高尚的人格去吸引學生,讓歷史課堂充滿生命和活力。
【關鍵詞】歷史 課堂教學 興趣 教學理念 生命與活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116-01
一位德國的博士曾這樣說過:中國的教師是世界上最能講的,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能考的。聽了這話,你有何感想?我國的傳統教育束縛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文化基礎扎實、應試能力較強,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差,這與時代發展的要求很不適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讓高中歷史課堂活起來?
一 積極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溫馨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要把講臺變成對話的平臺,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不怕學生的觀點有錯誤,就怕學生沒觀點”,即使觀點與教師觀點相悖,也要肯定和欣賞,從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教師要做到賞識每一個學生,感受每一顆心靈。
人類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贊美。沒有學生不想得到老師的贊美和期待。教師對學生的贊揚和期待,都將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乃至成長產生巨大的作用。為此,我們要拿起表揚的“武器”,利用“放大鏡”和“定位器”來給學生找優點,用“擴音器”和“互聯網”給學生積極的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熱情地鼓勵學生,一句“你真棒!”“回答得太好了!”“思維敏捷,思維清晰!”亦或許一個贊許的眼神,都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將是其獲取知識和發展動力的最大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力;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以發展。通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 用自己廣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高尚的人格去吸引和感染學生
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高的人文學科,它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教師應是多面手,既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要特別關注國內外新聞和身邊的事,除了應該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廣泛汲取各種營養知識。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一位學生因喜愛某位老師,從而對該老師所教的學科也特別喜歡,就會努力學習這門學科,學習成績當然會相應地提高。反之,如果該學生不喜歡某教師,那他對他所教的學科一般不會感興趣,這門課的成績可想而知。可見情感對學生的認知行為有多大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利用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積極創造健康的情感世界,教師的人格對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如果上課時我們只是“照本宣科”,不知變通和補充,學生就會感到索然無味;反之,如果我們腦子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和信息,教學時就能信手拈來,娓娓而敘,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思維火花迸發,學在其中,樂在其中,課堂“活”起來教學質量何愁不提高。上課時,教師的情感要豐富,語言要幽默。幽默,課堂活色生香的最佳“魔法”。語速要適中,語調抑揚頓挫。有的老師授課平鋪直敘,語言貧乏,一堂課就一種節奏,聽起來像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應該來一點幽默,多些笑聲,讓學生學得多些愉快,加一點激情,多些動感,讓教與學充滿活力,應該讓學生有這樣一種感覺:聽歷史課真是藝術享受。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教師人格的基礎上,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淵博、寬容、認真、有信心、有責任感等人格力量對課堂教學最具穿透力,也最有影響力。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加強自身心理狀態的調整和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靈去塑造學生健康的心靈。
課堂,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是最富有生命意義的所在。在這里心與心碰撞、火與花共燃,溝通交流,能構筑一個知、情、意、趣、法的演繹舞臺。
怎樣教學才能讓課堂充滿生命和活力?“家家抱荊山之玉,人人握靈蛇之珠”,其實教無定法,教亦多術。可以教師一講到底,可以學生自主研學,可以師生互動探究;可以是提問式,可以是情境創設式;還可以借助音樂、影視等多媒體教學——只要你是一棵有智慧的大樹。
參考文獻
[1]皮連生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王鼎宏主編.中學文科研究性學習指導[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走進高中新課程編寫組.走進高中新課程[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張行濤、郭東岐.新世紀教師素養[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