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德育素材,教師可在語文教學環節以及課堂教學的內容上采取一些恰當的方式和方法,適時、有度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從中明白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為促使學生身與心、德與智的平衡發展奠定好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120-01
一 在揭示課題中滲透德育教育
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同時也是課文思想內容的聚焦點。因此,教學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要能夠抓住題眼來揭示課題所要傳達出來的內涵,這樣做,既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還有利于向學生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洗禮,進而再達到學文悟“道”的最終目的。
比如,在教學《難忘的一課》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抓住課題中“難忘”二字開始,問學生們;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稱為“難忘”的一課呢?通過問題的設置,能夠激發學生閱讀課文內容的欲望,學生們在閱讀中也能夠了解到從甲午戰爭到抗日戰爭勝利前的五十多年來,臺灣地區一直都是被日本帝國主義所霸占著,在臺灣,他們實施奴化教育,不準許臺灣人民學習祖國的語言。當抗日戰爭勝利之后,臺灣的孩子們才開始學習用祖國的語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因此,正如文章的標題所說的,對于長期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統治和奴役的臺灣人民以及孩子們來說,這節語文課確實是比較“難忘”的;對文章中的船員來說,也是終生“難忘”的。文章的中心也很好地揭示了題眼“難忘”的內涵,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能夠清楚地知道臺灣從來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有利于激發學生奮發學習的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二 教學過程和方法富有情感性
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需要有情感的參與。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既要從思想上懂得,而且也需要在情感上加以熏陶和感染,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需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功能來說,主要目的就是以情感人。假如,語文教學只是單純地對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一些理性的分析,盡管分析得非常徹底,但是,這樣的教學結果是學生僅僅接受了某些道理,在情感上是很難引起共鳴的,這不符合語文教學的目的的,同樣也不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心理與德育規律的。
德育教育要富有情感性,主要體現在:教學中,教師要隨時引導學生隨文入情,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受到課文中高尚、健康思想情感的感染與熏陶。這是語文情感教育的基礎所在,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比如,在教學《貓》這一課中,文章中的貓;“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貓在稿紙上踩印的只能是幾個臟腳印,文章中的“幾朵小梅花”,主要是從作者的創作角度來說的,表達的是作者對貓的喜愛,進而再合理地想象一下貓的“溫柔可愛”,作者是發揮了豐富的情感進行想象的,在教學時,也可以讓學生從作者的角度出發,只有這樣也才能體會出文章的內涵來。
三 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激發道德情感
小學生一旦有一些不良的道德行為的話,再由于各方面的壓力,他們會產生錯誤的想法,覺得教師或者其他的學生都不愿意跟自己交流溝通,就算有教師和學生愿意主動地和他們接觸,他們為了保護自己也通常會采取一種回避的態度或者對抗的態度。針對學生這種消極的行為,首先一條就是,教師要充分地理解他們,對這類學生不要放任不管,要對他們有耐心和信心,隨時與他們保持良好的溝通。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互動教學,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這個互動活動中來,加強每一個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逐漸地實現學生之間相互扶持、相互進步的目的。在互動中隨時滲透一些德育理念,糾正那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交流,師生共同探究課文內容,共同學習課本知識,共同深入地區解讀課文的內容,拉近師生之間、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課后再及時地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地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與探索當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語文教材中蘊含著大量豐富的德育資源,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只要選好切入點,時刻都能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滲透,寓德育于具體的實踐教學之中??梢哉f,教師只要細心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然后再找到最佳的結合點,在授課的同時將知識與德育教育融為一個整體,就能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痹诖龠M學生掌握更多語文知識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美〕杰羅姆·布魯納.布魯納教育文化觀(宋文里、黃小鵬譯)[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朱壽琴.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文理導航(下旬),2013(8):45~45
[3]王秀珍.在語文教學中多角色滲透思想教育——民工子女學校語文課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7)
[4]胡燕妮.淺談在小學語文課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1(4):46~4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