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激情,綻放出生命的光彩,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成為學生向往的樂園呢?必須改革傳統課堂教學。那么如何改革語文課堂教學呢?下面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 語文課堂教學應更新觀念,深入研究,大膽創新
首先,教師要徹底地更新教育觀念,明白“教是為了不教”的最淺顯的教學原則。其次,教師要研究教材和學生,吃透兩頭,教材中哪些是最應該講的又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嘗試創新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破疑。同時教師還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縛,因時制宜,大膽取舍,不求面面俱到,萬無一失;但求一點突破,學有所獲。
知識經濟時代,是競爭的時代,競爭的實質是人才創造力的競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人格,積極引導學生健康地發展自己的個性,要允許和鼓勵學生對文本材料有自己的見解,尤其是獨到的見解,鼓勵質疑,只要能闡述清楚就予以鼓勵和肯定。
二 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過程,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在課堂上是教師唱主角,學生演配角。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師生在教學中的關系,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現代教育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起到對學生課堂思維的導向作用,牽住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完成一堂課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學到本節課應當學到的東西,這個學,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去學,教師可比作“導演”,學生是“演員”,要演好這出戲,教師就要統籌規劃,想辦法增強學生的興趣,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不斷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采取適當的鼓勵措施,讓“演員”體驗成功的快樂。節節有所得,以此良性循環人人都有所提高。
三 語文課堂教學要變“授人以魚”為“授人以漁”
學習是一個終身的過程,不僅我們在學校要學,走向社會還要學,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更新換代。所以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是不能滿足他一生所用的,這是從長遠來看;從近處看,教給學生現成的東西也不能適應現代學校教育掌握技能的要求,授“魚”不如授“漁”,給學生一條魚不如教給他們打漁的方法更適用。
語文教學也同樣,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按照學習規律,傳授給學生一些常用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終身學習的經驗。
四 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要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教師在傳授知識、訓練能力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聯系生活實際。語文的外延即生活,在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認識生活,要學生弄清楚作者反映怎樣的生活,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在寫作教學中指導學生,寫作文要反映社會生活中的人和事,表達一定的生活主題,反映社會現象,這樣才具有時代感。
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還應注重實踐活動。讀文章、看小說、聽廣播、游覽名勝古跡,無一不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途徑。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使課內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不斷擴大知識面,使學生真正走進學語文、用語文的廣闊天地,從而不斷提高語文素質。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切教育都應處于生活之中,這是人性的需要。
五 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走出一定的誤區
1.合作不要流于形式
新課改下的課堂上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馬上宣布小組討論,4個或6個同學圍坐在一起,滿教室聽起來嗡嗡一片;有的小組你一言我一語,人人張嘴,聽不清說什么,有的是小組長唱獨角戲,其余是聽眾和“附和蟲”,更有的借此放松玩耍……當老師詢問時,都回答討論好了,回答也是想當然,要么拿著參考書說答案,合作學習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學生間也未博采眾長,發散思維能力未得到有效培養,課堂熱鬧非凡,學生收獲甚微,合作交流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出現下降趨勢,兩極分化現象更加嚴重。
2.語文教學不能放而無導
新課改下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讓學生主宰,的確沒錯,但是老師要做好導演,要能放能收,不能放任自流,甚至放縱。針對學生探究合作學習的結果,應有評價,適宜的激勵措施,不能生生發言后都說對,應在樹立學習榜樣的同時,關注學困生的發展,正確引導,對某些學生思考陷入誤區,應找出根源,采取恰當的方式加以引導,課堂中適時的引導點撥尤為重要。
3.語文教學應五味俱全
語文教學應添點“油”,加點“醋”,讓其“五味俱全”。這樣,語文課堂才會獨具魅力,充滿生命活力。融入人文味,讓語文教學“鑄魂”;注入“人情味”,讓語文教學“育情”;植入文學味,讓語文教學“詩化”;引入生活味,讓語文教學“生活化”;導入新聞味,讓語文教學“導航”。
4.語文教學要適度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新課改過程中,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被充分運用到課堂中,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形象化和直觀化,它能營造由聲音、色彩和形象共同構成的綜合氛圍,能使學生增加真切的感受,猶如身臨其境,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和提升。但應把握好度,若大量使用,還會為教學帶來干擾和負面作用。學生沒有時間運思動筆以及品味文字的韻味,學生觀看時津津有味、如癡如醉,甚至是喜形于色、眉飛色舞,但是過后對課文內容毫無了解,觀看時的興奮成了過眼云煙。因此在語文教學當中應適度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