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運算能力,它是中學數學三大基本功能之一。運算能力體現了思維能力,反映了一個人的綜合數學能力。培養(yǎng)運算能力是一項復雜系統(tǒng)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教學中要靠長期反復的實踐活動,循環(huán)反復,螺旋上升。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中學數學教學的始終,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長期滲透,使學生不斷地、經常性地受到啟迪,在潛移默化中逐步領悟運算能力的實質,從而提高運算能力。教學中,既要有宏觀的方法,又要因材施教;既要面向全體,又要照顧個別,既要有遵循學生的認真規(guī)律,又要敢于探索、嘗試與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重在滲透,貴在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修正。那么怎樣加強運算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獲得正確、合理、迅速的運算能力呢?
一 加強運算概念的教學
在運算過程中只有正確地理解有關數學概念,切實掌握有關的數學定理公式、法則,才能為運算指明方向,開拓思路,提供依據,取得正確迅速的運算結果。第一,牢記概念、公式、法則。學習數學和其他任何一門學科一樣,都離不開記憶。沒有一定的記憶能力,就不可能有知識的積累,更不可能有知識的發(fā)展與應用。所以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公式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記憶,特別是中等及后進生,只有記住了公式,才談得上運用公式。第二,講授新課時,盡量做到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遵循認識規(guī)律,自然地形成概念,導出公式、法則,弄清公式和法則來龍去脈,明確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在什么范圍內使用,并通過課堂練習及時鞏固,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清晰的第一印象。第三,在教學中注意以舊引新,以新促舊。新舊聯系,使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在學生頭腦中再現,增加記憶次數,促進記憶效果。
二 加強運算思維的訓練
數學教學活動不僅是傳授數學知識,更重要的通過傳授數學知識,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掌握思維方法,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第一,在解題時,可使用簡便的運算方法,使運算速度
加快。如在解方程組 時,不一定要按照通常的方法,
可以使用三個方程相加后與每個方程相減的辦法,可以更快地解決問題。
解:(1)+(2)+(3)得:2x+2y+2z=24
化簡得:x+y+z=12 (4)
由(4)-(1)得:z=8
……
第二,在解題過程中,要認真審題。無論題目難易,一定要認真審題,真正弄清題意與條件,并隨時核對,最后檢查,養(yǎng)成嚴密的思維習慣。其實,許多運算的錯誤,只要認真檢查,是能夠發(fā)現錯誤所在的。
如下例計算:
(-2xmy2)3÷(x2)m+1÷(-3xy)2
=-8x3my6÷x2m+2÷9x2y2
=-8x3m-2m-2 y6÷9x2y2
= xm-2-2 y6-2
=……
而部分學生則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2xmy2)3÷(x2)m+1÷(-3xy)2
=-8x3my6÷(x2m+2÷9x2y2)
=-8x3my6÷ x2m+2-2 y-2
=……
這是把乘法交換律錯誤地運用到除法中,導致運算出錯。只要認真地比較,掌握法則的運用范圍,這樣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
第三,對運算過程,正確引導學生逆向思維,會使學生對問題和本質掌握得更清楚,還可使學生養(yǎng)成對問題雙向思維的習慣,可大大提高運算的速度。如教完平方差公式后,學生會正確運用公式進行多項式乘法后,又提出:你會進行下列兩道題的簡便計算嗎?(1)121×119;(2)8.232-1.772。這樣通過思維的雙向聯結,不但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而且學生還能對法則、公式更加透徹的理解和應用。
三 加強運算的技巧教學
正確運算是運算之本,合理運算是正確運算的前提。因此,把握概念的實質,明確算理,抓住問題的特點,遵循基本的運算規(guī)律是保證運算正確、迅速且合理的關鍵。所以,在教學時,我們還應當注重運算技巧的培養(yǎng),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運算時才能事半功倍。第一,數學運算必須重視基本功訓練,不可輕視簡單的、低級的運算。數學運算具有層次性,運算能力的發(fā)展總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具體到抽象,有層次地發(fā)展起來的。簡單的分數運算不過關,那么進行分數綜合運算就很困難。第二,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把精力用在掌握系統(tǒng)的運算規(guī)律上,同時也應對常用的技能技巧給予足夠重視,提高運算的合理性和自覺性。第三,在運算過程中要做到:做題時要有信心,遇到問題時要有耐心,認真分析題意,尋找解題途徑,使解題正確、迅速。
總之,運算能力,不能單單從某一方面入手,而是整體綜合各種運算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它與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等能力相互滲透、相互支撐,只有明確這點才能加強與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