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材料力學中構件強度和剛度的校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而強度、剛度校核必須先計算出構件的內力,為了正確、快速地畫出拉壓桿件的軸力圖,本文介紹了一種畫軸力圖的簡單方法,不用進行內力受力分析,僅根據桿件所受的外力就可以準確快速地畫出軸力圖。
【關鍵詞】拉伸壓縮 軸力 軸力圖 截面法
【中圖分類號】O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191-01
一 構件需滿足的要求
為保證構件正常工作,構件應具有足夠的能力負擔所承受的載荷。因此,構件應當滿足以下要求:(1)強度要求:即構件在外力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抵抗破壞的能力。在規定的載荷作用下構件不被破壞,包括斷裂和發生較大的塑性變形。(2)剛度要求:即構件在外力作用下應具有足夠的抵抗變形的能力。在載荷作用下,構件即使有足夠的強度,但若變形過大,仍不能正常工作。(3)穩定性要求:即構件在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的直線平衡狀態。
材料力學中,拉伸(壓縮)變形是構件最基本的變形形式,軸向拉伸或壓縮變形形式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與桿件軸線重合的一對力引起的,表現為桿件的長度發生伸長或縮短。材料力學所討論的內力,是指因外力作用使構件發生變形時,構件的各質點間的相對位置改變而引起的“附加內力”,即分子結合力的改變量。這種內力隨外力的改變而改變。但是,它的變化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隨外力的增加而無限地增加。當內力加大到一定限度時,構件就會被破壞,因而內力與構件的強度、剛度是密切相關的。由此可知,內力是材料力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是構件進行強度和剛度校核必求的量。
二 截面法的三個步驟
通常計算內力及畫內力圖的方法是利用截面法,將桿件用截面假想地切開以顯示內力,并由平衡條件建立內力和外力的關系來確定內力的方法,稱為截面法。截面法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步驟:(1)假想截開。在需求內力的截面處,假想用一截面把構件截成兩部分。(2)任意留取。任取一部分為究研對象,將棄去部分對留下部分的作用以截面上的內力來代替。(3)平衡求力。對留下部分建立平衡方程,求解內力。
軸向拉伸(壓縮)桿件的內力稱為軸力,工程實際中,桿件所受外力可能很復雜,這時桿件各段的軸力將各不相同,這時需分段用截面法計算軸力。為了直觀地表達軸力隨橫截面位置的變化情況,用平行于桿件軸線的坐標表示各橫截面的位置,以垂直于構件軸線的坐標表示軸力的數值,所繪制的圖形稱為軸力圖。
截面法是材料力學計算內力的常用方法,對于初學者來說,截面法符合力學典型的解題思路,有直觀、容易理解的優點,但是做題的步驟比較煩瑣,軸力正負號確定易出錯,對于力學已入門者來說,浪費較多的時間,本文介紹一種簡單方法,求出構件所有的外力后,不用截開求內力就可以直接畫出內力圖,從內力圖上非常直觀地讀出內力大小和方向,簡單易懂,可以節約做題時間且不易出錯。下面通過兩道例題介紹做內力圖的簡單方法:
如圖1等直桿由鑄鐵制成,其右端固定,所受外力如圖所示,試求出每段軸內的軸力,并畫出軸力圖。本題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固定端桿件的受力FR=3KN,方向向左。接下來介紹畫軸力圖的簡單方法:
建立坐標系,y軸表示軸力,x軸表示橫截面的位置。(1)從桿件左端的第一個力開始,F1=2KN,對桿件來說這個力是拉力,所以取+2KN,把這個力畫在(0,2)處,從這個點開始畫x軸的水平線,直到桿件上第二個力出現為止。(2)觀察第二個力,F2=3KN,正負號比較第一個力可知應為-3KN,那就從水平線的終點處往y軸負方向畫3KN到y=-1KN處,然后開始畫水平線,直到第三個力出現為止。(3)F3=2KN與第一個力比較得出正負號為-2KN,1KN的水平線從終點往y軸負方向畫2KN,線畫到y=-3KN處,然后開始畫水平線,直到最后一個力FR=3KN為止。(4)FR=3KN與第一個力方向相同,則取+3KN,水平線從終點處向y軸正方向畫3KN,線終點正好落在x軸上,軸力圖就畫好了,如圖2所示。
若要求出每段桿件內部的軸力,直接從圖上就可以讀出每段的軸力大小和方向:N1=2KN,N2=-1KN,N3=-3KN。
三 簡單作圖法需注意的問題
應用簡單作圖方法需要注意的問題:(1)從左端第一個力開始畫,拉力為正,壓力為負,正負號一定不能弄錯。(2)第一個力之外其他力的正負號,都要與第一個力比較,方向相同與第一個力同號,反之為異號。(3)力為正則圖往y軸正方向畫出力的大小,反之往y軸負方向畫出力的大小。(4)軸力圖一定是閉合的,也就是最后一個力畫完后,線的終點一定落在x軸上,否則圖一定畫錯了。
此方法相對于截面法來說,省去了截開截面受力分析的步驟,畫圖比較簡單,可以應用在求軸力和應力,特別是進行強度校核的題目,計算量比較大,應盡量縮短計算內力的步驟,那么這種簡單方法是很好的選擇。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