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滿天飛的留學中介行業,其實在整個留學產業鏈中占比不大。看看中國教育在線《2013年出國留學趨勢報告》就會發現:目前中國留學行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其中,留學生學費、生活費總數約可達到1500億元?2000億元,占留學行業市場的85%;而在國內,語言培訓所占份額較大,達到總市場份額的13%。
myOffer創始人郝斐說,目前各留學中介對留學中介服務費用的報價從1.5萬元到6萬元不等,雖然留學中介服務市場規模至少有50億,但是只占留學行業市場份額的不到2%。“也就是說,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消費市場的2000多億元,除去50億的留學市場,剩下近2000億元的留學生海外消費市場被忽視了。”
但是,盡管留學生海外消費市場巨大,國內卻沒有成型的機構成功切入這塊大蛋糕。
原因不難理解。中國留學生海外消費市場整合難度非常高,傳統留學中介的后續服務往往只包含到海外接機和住宿預訂,但由于資源、客戶分散,大部分機構缺乏國際化運營團隊、互聯網基因以及境外推廣能力,所以留學生活真正開始后的生活需求卻缺乏良好的跟進服務。

myOffer怎么拿下海外消費市場?
2014年底,郝斐創立myOffer,他曾在1999年留學英國。myOffer不僅通過網站和移動端整合全球大學信息、專業信息,還為學生提供留學后的保險、住宿、境外消費、職業規劃等留學生海外生活一站式服務。
例如myOffer和Master Card針對國際留學生合作推出的Gift Card,可以讓持卡留學生在全球6000多個商家和品牌店定期享受特價。myOffer還制作了2萬張taste card,持卡者在英國大部分餐廳都可以享受優惠折扣。未來,myOffer還打算切入并上線接機、保險(醫療保險、貴重物品保險)、住宿、生活服務等其他領域的服務。
痛點頗多的留學咨詢怎么破?
如果安心要切1900多億的消費市場蛋糕,為什么還想搶占留學入口?因為myOffer看中了痛點頗多的留學咨詢。由于留學咨詢涉及海量的大學及課程信息,工作很難標準化。即使留學中介擁有一支高質量的顧問隊伍,純人工的咨詢過程也無法實現數據累計,傳統留學顧問難以提供透明、完整的權威信息,高額的人力成本及客戶獲取成本也導致商業模式無法規模化。
對此,myOffer推出了智能搜索大學匹配功能。用戶在myOffer的APP或者網站輸入畢業院校、所讀專業、平均績點、雅思分數和留學意向國家、專業等參數,即可一鍵得出與其經歷或能力匹配的院校申請列表。為此,myOffer技術團隊打造了TBDT(Two-class Boosted Decision Tree)機器學習技術,通過數據的增加自動改善大學申請匹配的精準度。
聽似簡單便捷,而實現并不容易。首先,每個國家畢業生的水平、衡量標準等非常難以量化,算法體系很難構建。其次,這個算法需要背后龐大的學院和生源數據庫做支撐。這時,myOffer的母公司UVIC的資源就派上了用場。
沒錯,myOffer并不是憑空出現的一個創業團隊,郝斐早在12年前就在倫敦創立了UVIC-英國教育簽證中心,為世界各地前往英國留學的留學生提供留學簽證等服務。
“我們跟大學官方合作,直接從大學那里拿數據,包括那些大學不會在網站上去透明化的東西,比如對待中國學生211的和非211的有什么區別。”郝斐透露,UVIC在英國服務過超過100個國家的留學生,包括尼泊爾、毛里求斯和塞浦路斯等小國家,并且成為70所英國高校的官方招生機構,積累了大量關于海外高校和留學生的數據。
在過去的12年里,UVIC已經打通了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主要留學國家的服務資源,包括最大規模的留學生公寓、海外房產開發商、保險公司、私人銀行以及留學生消費品牌。
在未來兩三年內,myOffer的目標是覆蓋20個主要留學來源國以及10個最主要的留學目的地,并打通上線包含大學申請、留學金融、海外房產、境外實習、高端定制學游以及歸國求職等在內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