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阿里的菜鳥物流,京東的“京東到家”,58的“到家2.0”,抑或是夫妻店的“愛鮮蜂”,這些大大小小的企業近年都在致力于一件事,大力縮短商品到達用戶的時間。而就在這些企業在市場上攻城掠地之時,鄰趣以35分鐘左右的送達時間引起了業內關注。
鄰趣是生活急購平臺,做的是配送O2O,主要為用戶提供周邊三公里以內的外賣、水果、生鮮、便利店、藥品等多種有即時性需求品類的商品。它最大的特點在于眾包快遞員接到訂單后會前往附近商鋪拿貨,然后在指定時間內配送上門。這中間的過程僅僅只要35分鐘左右。
從鄰里社交到眾包配送

鄰趣創始人劉偉力從百姓網出來準備開始創業時,最先想到的是做鄰里社交:創建一個社區,讓用戶可以交流、發帖、交友甚至吐槽。但是,在經營的過程中他發現用戶對鄰里社交的需求并沒有那么大。“用戶有剛需的還是衣食住行。”
于是,他將目光放到了水果上。這是鄰趣的第一次轉型,做水果配送。由于配送是由商家負責,在訂單量加大的情況下,鄰趣團隊發現配送時間和服務態度等用戶體驗都無法保證。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劉偉力堅持鄰趣第二次轉型。他們招聘了一些兼職工作人員開發接單軟件,目的在于保證配送時間和服務態度的規范化。
從社區社交到水果配送,再到現在的眾包配送,劉偉力說鄰趣在短時間內經歷的兩次轉型也是他們模式的根基。“沒有一次次的經驗累積,我們就不會們摸索出最有效的商業模式。”
作為鄰趣的投資方之一,啟明創投在社區O2O上一直持較為謹慎的態度。而最終選擇鄰趣,啟明創投合伙人黃佩華向《創業邦》表示,最看好的還是鄰趣用眾包的方式做最后一公里配送,時間快、服務好。
何為眾包配送?
眾包模式是指一個公司或機構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眾網絡的模式。也就是說,在鄰趣,劉偉力把他們的配送工作眾包給了兼職人員。
既然外賣是由兼職人員配送,那劉偉力又是如何管理這些兼職人員,讓他們能夠在固定時間內送達商品同時保證服務質量的呢?劉偉力表示,這跟平臺的激勵機制有關。“鄰趣”的兼職配送員沒有保底工資,收入全由基本配送費、配送速度以及用戶好評這三個緯度來綜合決定。相比之下,全職配送員反而容易有“旱澇保收”的心態。“比如,滴滴專車的司機所提供的服務,一般都比租車公司司機的服務要好,因為他們的收入體系是不一樣的。”
鄰趣的這種商業模式和美國的DoorDash頗為類似,同樣是采用Uber+的“中心調度”模式讓配送員能夠均等得到配送機會,優化商品配送范圍。但是,劉偉力也坦言,盡管眾包配送讓他們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環節表現亮眼,可在執行和管理的過程中,他也發現了痛點和急需完善的地方。比如,由于采取的是激勵機制,所以有些用戶忘記好評之后,配送員會發短信給用戶,對于用戶來說容易造成不好的感受。針對這一痛點,未來他們會優化APP,增加評價的比例,更加清晰地提示用戶進行評價,從而減少配送員的焦慮和減少騷擾客戶的可能性。
盈利模式
劉偉力介紹,目前他們的盈利主要來源于用戶的配送費和商家的折扣。用戶配送費在6元左右,商家的折扣平均在15%。因為有商家合作這一塊,劉偉力說“合作商家這塊的訂單已經打平,但由于還有大量的非合作商,所以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他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把非合作商轉化為合作商家。這其中,轉換的勝算就是能給商家帶銷量,而且配送員采取的是現結方式,商家能沒有風險地把錢賺了。
目前鄰趣的融資主要用在團隊的建設以及配送服務的完善上。談起融資經歷,劉偉力說遇到啟明對于他們團隊來說是種幸運:“投資融資過程是很慎重的,所謂的五分鐘獲得融資的說法,我不是很認同。投資是雙方選擇的慎重過程,既然啟明選擇看好我們,那我們也不能辜負投資人的認可。”要做到這一點,鄰趣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實現盈利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