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后市場的痛點幾乎人人皆知:上門亂收費現象嚴重、師傅的服務品質參差不齊,中小商家無法覆蓋全國的售后服務體系,絕大多數維修師傅處于游離的狀態。維修人員的高度離散和維修服務的難以標準化,導致傳統維修的服務水平20年基本沒變過。
“師傅來了”(原上海師傅王家居用品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脫胎于第三方家電售后領域的企業。面對過度陳舊的家電維修市場,師傅來了幫助用戶和維修師傅溝通,創始人張怡子希望通過自己線上線下的整合能力為行業提供一種服務模式的范例。
目前,師傅來了的維修服務網點有2000多個,維修師傅近6000人,它又拓展服務范圍,從家電延伸到家居,現在已經簽約蘇寧易購等大型電子商務平臺。
行業的第一個痛點是服務流程待規范。師傅來了有多年的行業經驗,熟知各類家電產品的安裝維修工藝,并制定了完善的服務流程。
其次是透明化。在平臺上,用戶可根據故障描述找到維修項目,并能看到精確的價格。
第三是評價體系。系統自動提取師傅的響應時效、完工時間、接單率、完單率,并根據用戶評價(服務技能和服務態度)進行多維度評分,供用戶在選擇師傅時作參考。
最后是完善維修保障權益。對三個月內發生同一故障的情況,師傅來了將予以免費維修。
與大多數家電后市場O2O不一樣的是,師傅來了有豐富的B端客戶服務經驗,對行業的認知度較高,整合資源的能力更強。因為有B端的訂單基礎,不需要平臺自養師傅,其模式更輕,更利于做一家真正平臺化的O2O企業。
穩定的B端收益可以支撐平臺健康運作,而且,由于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師傅資源,通過多年的師傅的培訓和磨合,其運營模式有著更強的可復制性。未來,師傅來了將以上海市場為模板,進行全國范圍的快速擴張。

自去年10月上線全品類服務平臺,師傅來了的B端客戶現在有200多家。它希望到2015年年底收獲B端商家600戶,月訂單量超過2.5萬單,實現月收入350萬。8月,師傅來了針對C端的移動端APP和微信端也已同時上線,初期主推家電及家居用品的安裝與保養。